F. A. 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R. K.米什勒、S.雷维森片、吴柏均:《美国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有。
《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招聘公告》(2003年9月23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25/n2588350/c3775840/content.html。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013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312.html)。
《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者和内部竞争上岗工作的通知》(2005年3月1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sasac.gov.cn/n2588020/n2588072/n2591302/n2591304/c3728241/content.html。
《江泽民巧引前人诗句谈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2006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69115/69120/4938132.html)。
《劳动部关于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意见》(1993年2月2日),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016/22017/22043/2006/3/ga8091213519360021932-0.htm。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企业管理》1986年第11期。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国公务员》2000年第9期。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的通知》(2004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102565/182144/10994542.html)。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2/71386/4837883.html)。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106/5179/20010430/456592.html)。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2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test/2008-08/13/content_1071062.htm)。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16年12月23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20/n2588335/c4258423/content.html。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陈良璧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安费莎妮·纳哈雯蒂:《领导学》(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敖晓波:《不满电广传媒“以股抵债”方案,股民张卫星状告国资委》,《京华时报》2004年9月15日第B41版。
白青峰:《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用和激励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蔡长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特区展望》1994年第2期。
柴晓卓:《委托代理理论下的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陈怀桢:《建立国企经营者选用机制的适应性对策》,《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陈林、唐杨柳:《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基于早期国企产权改革大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14年第11期。
陈敏、杜才明:《委托代理理论述评》,《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陈平:《国企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重构的理性分析——一种新的管理学视角》,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3年。
陈剩勇、曾秋荷:《国有企业“双轨制”用工制度改革:目标与策略》,《学术界》2012年第1期。
陈天荣:《领导特质研究的综述》,载《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2012年。
陈文纬:《关于国有企业选拔任用管理干部的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12期。
陈新忠:《企业经营者行为及其需求分析》,《企业家研究》2002年第6期。
程新:《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选聘机制改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邓显勇:《领导者特征与团队类型的匹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9年。
丁鹏:《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方式研究与改进》,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杜金卿:《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任、激励和监督机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杜京平:《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任和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铁路采购与物流》2016年第9期。
杜君:《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杜玲玲:《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志丽:《以“双推双选”方式创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任机制》,《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5期。
樊纲、张曙光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范缤阳:《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市场化取向探讨》,《知识经济》2014年第3期。
范缤阳:《国有企业创新: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市场化取向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范春芳、徐衣显、王世文:《关于建立企业经营者市场选择机制的思考》,《经济论坛》2005年第11期。
方涌:《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市场化的现实约束及建议》,《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11期。
富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王宇、王文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寒:《就业视角下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导刊》2008年第5期。
高丽、刘昭郡:《混合所有制、资本结构与银行经营绩效》,《财会月刊》2015年第17期。
龚绎雪:《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现状及其对策》,《特区实践与理论》2016年第5期。
龚玉良:《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创新思路——以石家庄为例》,《经济论坛》2005年第17期。
郭爱民、谭章禄:《社会总成本控制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与监督》,《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郭婧:《国有企业公开选拔干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郭庆松、刘建洲、李婷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郭学斌:《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韩丽娟:《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方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
何析霖:《国有企业中层管理干部选拔及管理机制创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第35期。
贺凯歌:《我国国有企业经理层市场化选拔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贺伟跃、于广亮:《国资委定位的理论思考——以国资委要求部分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这一事件为视角》,《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洪柳:《教育与经济:从人力资本理论到筛选假设理论》,《教育评论》2012年第12期。
胡海涛:《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实现机制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胡一帆、宋敏、张俊喜:《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绩效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黄玲文、姚洋:《国有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来自11个城市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黄速建、金书娟:《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30年》,《经济管理》2009年第1期。
黄小彤、曾慧华:《当下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去行政化改革的路径建构——规范行政者行为还是解除公务员身份》,《理论探讨》2015年第2期。
黄志云:《论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有效选择机制》,《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33期。
金星火、李迪:《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职业化及选拔和培养机制》,《企业家天地》1998年第8期。
靳娟:《关于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探讨》,《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蒯建勋:《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选用制度》,《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赖荣:《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配置的模式探析》,《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第2期。
雷丁:《海外华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黎明:《广东省属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李春琦、黄群慧:《现代企业高层经理的选择与激励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李东升:《央企高管的选拔动机与实际操作:从国资委层面观察》,《改革》2009年第10期。
李福安:《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化选拔机制》,《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0月28日第002版。
李敏、张彤:《西方劳资关系冲突管理研究综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李萍:《运用市场机制选聘国有企业经营者》,《上海企业》2012年第3期。
李庆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理论与当代》2001年第3期。
李绍明:《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李卫红:《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体系及激励效果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1年。
李远勤、张祥建:《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绩效对比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李媛媛:《群体意识形态的功能分析》,《实事求是》2013年第3期。
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
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中的难题及解决思路》,《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余永定、徐寿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梁云:《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选用机制改革初探》,《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廖红伟、丁方:《产权多元化对国企经济社会绩效的综合影响——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6期。
廖红伟、梁鑫、周海金:《产权视角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江汉论坛》2015年第6期。
廖红伟、杨良平:《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深化改革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第1期。
廖红伟、张楠:《论新型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转型——基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的视角》,《江汉论坛》2016年第3期。
刘春、孙亮:《政策性负担、市场化改革与国企部分民营化后的业绩滑坡》,《财经研究》2013年第1期。
刘建林:《基于国有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及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期。
刘戒骄:《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刘女丽:《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管理模式与机制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第1期。
刘向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化选择机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刘小玄、李利英:《改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3期。
刘银国、杨善林、李敏:《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探讨》,《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4期。
刘有贵、蒋年云:《委托代理理论述评》,《学术界》2006年第1期。
刘贞元:《公开招聘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实践与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5期。
柳学信:《国有资本的公司化运营及其监管体系催生》,《改革》2015年第2期。
路明、陈玉领:《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经济界》2000年第1期。
罗昌平、张伯玲、欧阳洪亮、张冰:《通钢改制之殇》,《财经》2009年第17期。
罗建钢:《委托代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罗曰镁:《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经济师》2004年第8期。
马宏亮:《企业非正式群体的特点和作用》,《现代企业》2006年第6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马颖:《国有垄断企业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2年。
毛程连:《国有企业的性质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孟倩倩:《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制度体系研究》,《新丝路(下旬)》2016年第4期。
慕明刚:《国有企业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难点问题研究》,《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年第9期。
年志远、邓瑀伽:《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冲突的传染性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年志远、刘斌:《资产专用性与国有企业用工制度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年志远、王新乐:《国有企业员工招聘制度与解聘制度匹配性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2018年第2期。
年志远、王一棠:《企业个体劳资关系研究——兼论国有垄断企业个体劳资关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
年志远、夏元琦:《完善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2016年第4期。
年志远、许家瞻:《国有企业经营者需求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2017年第1期。
年志远、袁野:《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形成过程及其政策意义——基于产权视角》,《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年志远:《论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方式选择》,《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5期。
年志远:《企业理论与经济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年志远:《企业委托代理劳资关系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年志远等:《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治理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欧阳丽宇:《新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潘胜文:《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状况分析及规制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彭金开:《浅谈国有企业市场化用工改革》,《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3期。
彭尚平:《国有企业经营者现行选拔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及改革的思路》,《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7期。
彭尚平:《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中的识别风险及其规避》,《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彭泗清、李兰、潘建成、郝大海、韩践:《中国企业家成长20年:能力、责任与精神——201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20年调查综合报告》,《管理世界》2014年第6期。
戚聿东、徐炜:《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祁玉梅:《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的创新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6期。
祁玉梅:《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的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荣兆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期。
申东臣:《强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任的几点思考》,《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5期。
申喜连:《试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市场化和职业化》,《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盛丹:《国有企业改制、竞争程度与社会福利——基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考察》,《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4期。
史月兰:《北京市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引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宋立刚、姚洋:《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孙伯良:《国企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经营者选拔的市场化》,《学术月刊》2000年第8期。
孙岩利:《企业家的选择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孙永胜:《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谭浩俊:《如何选聘经营者是国企改革最棘手难题》,《中国中小企业》2013年第12期。
陶敏:《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经营者选拔机制创新思考》,《北方经贸》2015年第7期。
田驰:《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田利辉:《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U型曲线和政府股东两手论》,《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田小平、张国旺:《国有企业家选择机制研究》,《农场经济管理》2006年第2期。
田小平、张国旺:《国有企业企业家选择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29期。
田中景:《国企改革之鉴——日本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同勤学:《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王彬:《国有企业人才选拔机制创新思考》,《中外企业家》2016年第5期。
王兵:《国有企业中层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探讨》,《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第24期。
王丹:《回顾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企业管理》2008年第9期。
王方:《国有企业经营者市场选择机制初探》,《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期。
王方华:《现代企业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福荣:《大型国企总部初级管理者公开招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王惠卿:《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及其波动的影响研究》,《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王丽娜、朱向红:《总经理继任者来源的影响因素:739家上市公司样本》,《改革》2007年第3期。
王丽娜:《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及其改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书坚、尤建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的探讨》,《人类工效学》2002年第3期。
王喜团:《探索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法制博览》2016年第5期。
王晓文、魏建:《中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制的原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基于委托人“不平等厌恶”模型》,《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王新:《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约束分析及完善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年。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魏静芳:《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任用制度法律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吴东晓:《社会胜任力理论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4年第11期。
吴江等:《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以广东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吴能全、曾楚宏:《国企经营者选拔机制如何突破“锁定”状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4期。
吴伟升、李月霞:《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才选拔机制的历史变迁、问题及其对策》,《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27期。
吴震华:《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制度研究》,《理论探讨》2005年第3期。
武常岐、张林:《国企改革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及企业绩效》,《北京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肖林:《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选拔与任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谢岚:《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的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研究》2014年第10期。
谢守祥、王雅芬:《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的若干问题探讨》,《决策借鉴》1999年第1期。
辛清泉、林斌、王彦超:《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徐世君:《论企业非正式群体管理》,《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第6期。
徐学文:《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机制的完善——基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2期。
闫威、杨金兰:《锦标赛理论研究综述》,《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8期。
杨昌辉、梁昌勇:《基于改进多属性群决策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研究》,《财贸研究》2010年第5期。
杨昌辉:《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杨春学:《国有企业“企业家”选拔方式的经济学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杨典、秦秀平、仲平:《如何选拔、激励和约束国有企业经营者》,《经济师》1997年第5期。
杨其静:《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监控》,《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3期。
杨睿:《基于需求分析的国企经营者全方位激励机制的构建》,《经济论丛》2011年第4期。
杨善星:《国有企业领导选拔任用方式的经济学思考》,《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5期。
杨晓猛:《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控制权的制度安排》,《理论探讨》2003年第4期。
杨振山、邓辉:《对国企经营者选拔和激励机制的反思》,《经济参考报》2002年6月26日第6版。
杨正喜、唐鸣:《转型时期劳资冲突的政府治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姚涛:《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若干问题及对策》,《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一代钢铁工人变迁沉浮:再没有国企倒不了的想法了》,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031/14973167_0.shtml。
易国锋:《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7期。
易晓芳、章发旺:《有效管理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策略分析》,《现代交际》2010年第5期。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张炳雷、秦海林:《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及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第12期。
张炳雷:《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政府规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张彩玲:《对国有企业选拔任用管理干部的思考》,《山西科技》2008年第1期。
张长温:《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机制》,《山东经济》2003年第3期。
张东红、石金涛:《领导者胜任力理论综述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9期。
张东明:《中央企业年薪制存在的两个重大误区》,《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4期。
张冬梅:《经营者核心人力资本:企业治理中的核心资本》,《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张昉、黄晓红:《高管薪酬管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上海金融》2012年第5期。
张光伟:《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对内公开选拔中层管理干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6年。
张华:《论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的分类改革》,《经济体制改革》2001年第4期。
张宁:《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4年。
张仁一:《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10期。
张素华:《论国资委法律地位的再定位》,《求索》2009年第11期。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伟:《国资委法律地位的困惑及其对策探析》,《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张相林:《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任机制及其改进》,《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3期。
张歆华:《探索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营者生成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S1期。
张英宣、杨康、王娜:《基于需求理论视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精神激励机制》,《价值工程》2012年第23期。
张治栋、樊继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张宗浩、胡伟清、王丽辉:《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的制度冲突与对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赵洪辰:《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作用与企业权力结构》,《学术交流》2003年第8期。
赵履宽:《劳动科学大辞典》,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赵纳:《企业经营者非物质激励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赵威、王永江:《浅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激励约束机制》,《北方经贸》2006年第2期。
赵伟芳:《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黄群慧、黄速建:《论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重大任务》,《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9期。
周丽霞、罗明:《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机制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周燕红:《论市场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者配置中的作用》,《管理观察》2015年第1期。
朱宾梅:《尽快完善国企经营者的培养选拔健全激励监督约束机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朱红军:《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经营业绩》,《经济科学》2004年第4期。
朱永扬:《试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用制度》,《法学家》2000年第2期。
Ada Demb,Franz-freidrich Neubauer,,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Allgood S.,Farrell K.A.,“The Match between CEO and Firm”,,Vol.76,No.2,2003.
Arwiphawee Srithongrung,“The Impacts of State Capital Management Programs on State Economic Performance”,,Vol.28,No.3,2008.
Berle,A.,Means,G.,,New York:Macmillan,1932.
Cannella,A.A.,Lubatkin,M.,“Succession as a Sociopolitical Process:Internal Diments to Outsider Selection”,,No.36,1993.
Cannella,A.A.,Shen,W.,“So Close and Yet So Far:Promotion Versus Exit for CEO Heirs Apparent”,,No.44,2001.
Coase,R.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Vol.3,1960.
Conyon,M.J.,He,L.,“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Vol.17,No.4,2011.
Core,J.E.,Guay,W.,Larcker,D.F.,“The Power of the Pen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Vol.88,No.1,2008.
Fama Eugene E.,“Agency Problem s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Vol.88,No.2,1980.
Franz Traxler,“The state in industrial relations: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and Socioeconomic Effects”,,Vol.36,No.1,1999.
Freeman,R.Edwar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Grinstein,Y.,“CEO 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Evidence From M&A Bonuses”,,Vol.73,No.1,2004.
Harris D.,Helfat C.E.,“Specificity of CEO Human Capital and Compensation”,,Vol.18,No.11,1997.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 in Enterprise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State-owned Monopnly Enterprises.
Lazear,E.P.,and Rosen,S.,“Rank-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al Labor Contract(1981)”,,Vol.89,No.5,2004.
Miller D.,Shamsie J.,“Learning Across the Life Cycle:Experimentation and Performance Among the Hollywood Studio Heads”,,Vol.22,No.8,2001.
M.Grubisic,M.Nusinovic,Gorana Roje,“Towards Efficient Public Sector Asset Management”,,Vol.33,No.3,2009.
M.Jensen,W.Meckling,“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Organizational and Structure”,,Vol.8,No.2,1996.
N.Robert,,Young Fourth Edition,2002.
Ozkan,N.,“Do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 Influence CEO Compens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UK Companies”,,Vol.17,No.5,2007.
Palia,D.,“The Endogeneity of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in Firm Valuation:A Solution”,,Vol.13,No.3,2001.
Qian Y.,“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Agency Problems and Political Control”,,Vol.4,No.2,1996.
Rajan,R.G.,Wulf,J.,“Are Perks Purely Managerial Excess?”,,Vol.79,No.1,2006.
Sappington D.,“Incentives in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s”,,No.5,1991.
Shleifer A.,Vishny R.W.,“Politicians and Firms”,,Vol.109,No.4,1994.
Sigler,K.J.,“CEO Compens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e”,,Vol.31,2011.
Solinger & Dorothy J.,,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Steve Williams,“The Nature of Some Recent Trade Union Modernization Policies in The UK”,,Vol.35,No.4,1997.
Susan F.L.,David D.,“Profiting From Gaizhi:Management Buyouts During China’s Privatization”,,Vol.41,No.2,2013.
S.Ross,“The Economic Theory of Agency:The Principal’s Problem”,,Vol.63,No.2,1973.
Watanabe,Shigeru and Isao Yamamoto,“Corporate Governance in Japan:Ways to Improve Low Profitability”,,Vol.1,No.4,1993.
Weisbach,Michael,“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Turnover”,No.20,1988.
Wiener,“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s:A Normative View”,,No.7,1982.
Williamson,Oliver E.,“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Vol.22,No.2,1979.
Williamson,O.E.,“Organization of Work: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Vol.1,No.1,1980.
Zajac E.J.,“CEO Selection,Succession,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No.11,1990.
Zhang Yan,Nandini Rajagopalan,“When the Known Devil is Better than An Unknown God: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Relay CEO Succession”,,Vol.47,No.4,2004.
Zhang Y.,Rajagopalan N.,“Once an Outsider,Always an Outsider? CEO Origin,Strategic Change and Firm Performance”,,Vol.31,No.3,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