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于刃刚:《配第克拉克定理评述》,《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
宋群:《我国工业化加快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战略关系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24期。
周叔莲:《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保建云:《企业区位理论的古典基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述评》,《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葛本中:《中心地理论评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2期。
费景翰等:《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张红梅:《戴尔·乔根森及其经济理论》,《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5期。
[美]M.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辜胜阻:《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颐:《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美]阿尔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翰·梅勒:《农业经济发展学》,农村读物出版社1998年版。
刘斌、张兆刚:《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谭国雄:《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我国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六大关系》,《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1期。
胡鞍钢等:《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期。
顾焕章:《论面向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中国科技论坛》1997年第5期。
刘志澄等:《农村市场经济问题探索》,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版。
[美]K.J.巴顿:《城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黄群慧:《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曾宪初、张洁燕等:《湖北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经济纵横》2010年第10期。
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经济纵横》2010年第8期。
钱津:《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刘建铭:《关于农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考》,《经济经纬》2004年第2期。
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
蔡瑞坷:《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经济论坛》1997年第4期。
曹芳东、吴江等:《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12期。
陈爱娟、王小翠:《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发展》2009年第2期。
陈芳、龙志和:《中国县域经济差距的收敛性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4期。
许涤新:《生态经济学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赵琦、李沫萱:《中国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专访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科技中国》2004年第7期。
莱斯特·R.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 延续文明》,林自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许涤新主编:《生态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弗里德里希·亨特布尔格等:《生态经济政策:在生态专制和环境灾难之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许宪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王振堂、盛连喜:《中国环境变迁与人口压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委会秘书处:《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报告》,2002年4月。
国家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2005年6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5年5月25日发布。
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
刘宇辉、张翼飞:《中国区域生产可持续性计算与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2005年第4期。
徐长春、熊黑钢、秦珊、李新萍:《新疆近10年生态足迹及其分析》,《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新疆国土资源环境遥感综合调查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2000年。
马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经济日报》2005年12月19日。
林双川:《资源“瓶颈”敲响警钟 中南海倡建节约型社会》,《半月谈》2005年第14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司:《以科学的发展观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问题》,http://tzs.ndrc.gov.cn/tzyj/t2005 0804_38652.htm。
《国际油价突破每桶70美元再创新高》,新华网,2005年8月29日,www.XINHUANET.com。
张金萍:《铁矿石上涨困局需合力破解》,国土资源新闻网,2005年4月19日。
《减缓生物多样性流失速度刻不容缓》,联合国电台,2006年1月5日,http://www.un.org/chinese/radio/story.asp?NewsID=235。
丁元竹:《2010年:中国的三种可能前景——对98名政府和非政府专家的调查与咨询》,中国社会学网,2004年10月29日,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shfz/P020041029313791 096323.pdf。
卢琦、吴波:《中国荒漠化灾害评估及其经济价值核算》,《中国环境报》2002年6月7日。
厉以宁、Jeremy Warford 等:《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建超:《汉唐长安城地下水的污染与黄土地带国都的生态环境嬗变》,载史念海主编《汉唐长安城与黄土高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增刊。
朱俊风、朱震达等:《中国沙漠化防治》,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年版。
辛树帜等主编:《中国水土保持概论》,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腾月:《2004年地球生态报告:地球得病都是人贪惹的祸》,人民网,2004年12月27日。
[英]威廉·配第:《赋税论》,陈冬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概念框架工作组报告:《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摘要),世界资源研究所,2003年。
陈德昌主编:《生态经济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解焱主编:《恢复中国的天然植被》,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
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任文伟、郑师章编著:《人类生态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朝枝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教案),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曹明奎:《21世纪生态学面临的挑战及其使命》,载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三届现代生态学讲座论文摘要集,2005年6月。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刘宇辉、张翼飞:《中国区域生产可持续性计算与分析》,《中国可持续发展》2005年第4期。
曲格平:《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的发展道路》,2002年11月14日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演讲。中国环境资源网,曲格平环境思想文库。
邓芬:《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形式——桑基鱼塘》;黄启臣:《明清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之缘由》。2003年11月18—20日,中国生物学暨农学史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年11月29日发布。
马世俊:《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陈永福:《中国食物供求与预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陈六君、毛谭、刘为、方福康:《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刘宇辉、彭希哲:《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生态学报》2004年第10期。
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主编:《政治经济学》(上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郅振璞、吴坤胜:《让绿色家园更秀美——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纪实》,《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2日第1版。
陈俊愉:《重提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在〈城市大园林论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中国园林》2002年第3期。
周海林:《可持续发展原理》,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张雷:《现代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第4期。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Ammara Mahmood,“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East Asia:A Two Pronged Approach”,2008.
Athukorala,Prema-chandra,“Agricultural Trade Policy Reform in Asian”,2000,11:169-193.
Bailey R.G.,“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Ecoregions map of the Continents”,1989,16(4):307-310.
Bateman I.J.et al.,“Economic Valuation with State Preference Technique:A Manual”,2004.
Blakely.E.J.,“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2001,2346-2351.
Bromley,D.W.,,New York and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9.
Byrd,William and Qingsong Li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Charnes A.,“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Additive Model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1990,48(3):332-341.
Chin Chen Chang,Yir-Hueih Lah,“Efficiency Change and the Growth in Productivity:The Asian Growth Experience”,2000.
Cova,P.,Pisani,M.,Batini,N.,Rebucci,Alessandro,“Productivity and Global Imbalances:The Role of Nontaxabl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Advanced Economies”,IMF Staff Papers,2008.
Ellison,Glenn,Glaeser,“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Dots Natru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1999,89(2):311-316.
Emad Roghanian,Amin Foroughi,“An Empirical Study of Iranian Regional Airports Using Robust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2010.
Fuentes,R.,Larraín,M.,Schmidt-Hebbel,K.,“Sources of Growth and Behavior of TPF in Chile”,2006.
Fujita M.,Krugman,P.,and J.Venables,,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9.
Gery L.Gaile,Cort J Wellmott,,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1989,351-365、632-635.
Groenewold N.,Lee G.,Chen A.,“Inter-regional Spillovers in China:The Importance of Common Shocks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s”,2008.
Groenewold,N.,Lee,G.,and Chen,A.,“Regional Output Spilloverin China:Estimatefroma VAR Model”,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7.
G.M.Hodgson,“The Approach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es”,1998,36(1):166-192.
Hallam,D.,“More on Macroeconomics and Agriculture: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and Agricultural Trade”,1991,42:4l-44.
Hauser P.M.and L.Schnore,,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65.
Hayter R.and Barnes.T.J.,“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Flexibility and Recession:A British Colombian Case Study”,1982,(10):333-353.
Ismail,Rahmah,“Technical Efficiency,Technical Change and Demand for Skills in Malaysian Food-Based Industry”,2009.
J.D.Von Pischk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3.
Kay Cao,Rod Forbes,“Productivity in the New Zealand Primary and Downstream Sector”,2007.
Krugman,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1999,3:483-499.
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1991,99(3):483-499.
Lester R.Brown,W.W.Norton & Co.,New York,1995.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1954,5:201-214.
Lin Shoufu,Zhao Dingtao,Grey Relevancy Analysis about 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y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2007.
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1938,44:1-24.
Mahadzir Ismail,Hasni Abdul Rahim,“Impact of Merger 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in Malaysian Commercial Banks”,2009.
North D.C.,“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Wdrld Development,1989,17(9):1319-1332.
Potter,Clive,Burney,Jonathan,“Agricultural Multifunctionality in the WTO-legitimate Non-trade Concern or Disguised Protectionism”,1985,18:35-47.
Prebisch,,New York: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Rosenstein-Rodan,“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1943,53:202-211.
Stanley Fischer,Ratna Sahay & Carlos A.Vegh,“Economies in Transition:The Beginnings of Growth”,1996,86(2):229-233.
Todaro Michael P.,,New York and London:Longman,1985.
Uhlin,Hans-Erik,“Energy Productivity of Technological Agriculture-lessons from the Transition of Swedish Agriculture”,1999,73(1):63-81.
Vemon Henderson,“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So-what Question”,2003,3:47-71.
Ward 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Yasusada,Murata,“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2002,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