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SME Business Climate Index Research Report (2018)" is the latest annual report of China SME Business Climate Index research, the main content consists of four articles and 16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is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2017-2018 (including chapters 1 to 3), mainl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past year and the development dynamics and new highlights of China's region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systematically sorting out the latest policies of the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ince 2017 (including policies such as SME finance, tax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s and international suppor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evaluation of China's SME Prosperity Index in 2018 (including Chapters 4 to 7), which is the core part of this research report. Based on the latest cutting-edge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selects statistical data, financial data of list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of small, medium and micro enterprises prosperity monitoring questionnaire by establishing a business climate index evaluation method combining macro and micro statistics, official statistics and unofficial surveys, and calculates the comprehensive prosperity index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31 provinces, seven regions and 16 major cities in China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diffusion index method and synthetic index method. It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lates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regions. The third part i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rosperity index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including chapters 8 and 9), mainly based on the latest data of Zhejia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prosperity monitoring, calculates the prosperity index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11 cities and major industries in Zhejiang in 2017,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ain problem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hot topic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2018 (including chapters 10 to 16), mainly focusing on current hot issues and analyzing cases based on cases, includ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M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digital economy and SME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financing evaluation of China's SMEs, inclusive finance and SME development, inclusive finance and inclusive innovation industry, inclusive finance and consumer finance, SME standardization special research, etc. This research report is a series of work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Research Librar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hich is a phased achievement of a number of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major ke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in social sciences and natural sciences. This research report has scientific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reliable data support,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ase studie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latest prosperity and dynamic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has a clear practical pertinence, can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enterprise operation, and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and social application value.(AI翻译)
池仁勇:(著)
国家二级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现任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浙江省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组长,兼任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工业与技术研究组织协会(WAITRO)常务理事、中国科学与科学技术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研究领域为中小企业创业管理、创新网络,是中国最早从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的学者之一。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12&ZD199、17ZDA088),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应急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管理世界》《科研管理》、Small Enterprise Development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3年获得美国中小企业协会(USASBE)年度会议企业家和公共政策最佳论文奖。兼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执行副总编、《浙江省通志·乡镇企业卷》常务副主编等。
林汉川:(著)
国家二级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校特聘教授、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工业大学特聘教授等职。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通讯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其中作为首席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 项和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奖励25项,其中(均为第一排名)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项、北京市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著作奖1项、武汉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以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有3篇研究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王岐山、汪洋、王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批示,有4篇研究报告被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采用;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家权威期刊发表80多篇,国外发表学术论文8篇。
刘道学:(著)
经济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副教授,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中国中小企业景气动态监测研究所副所长,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实验室项目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创业与创新成长、区域产业经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30余篇(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8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3NDJC004Z)、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2012C25066)、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择优资助项目(QJC1302016)及浙江省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等7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
秦志辉:(著)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正局长级)、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秘书长。先后主编《中国中小企业年鉴》《中外企业案例解析》《中小企业研究热点》《中国中小企业大讲堂》等多部著作,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贸导刊》等报刊发表《小企业绝非责任“盲区”》 《中小企业怎样做品牌》《快、准、灵是企业成功的秘诀所在》等多篇论文。先后主持完成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项课题和规划。
[1][德]奥利弗·索姆、伊娃·柯娜尔:《德国制造业创新之谜:传统企业如何以非研发创新塑造持续竞争力》,工业4.0研究院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版。
[2][美]丹尼尔·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余锋、陶建刚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3][美]詹姆斯·P.沃麦克、[英]丹尼尔·T.琼斯、[美]亚力克·福奇(Alec Foege):《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陈劲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日]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陈晓丽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
[5]360doc个人图书馆:《九阳豆浆机:教会你什么》,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13/12/31258429_55024579,2018年4月2日。
[6]Abberger,K.,“Forecasting Quarter-on-Quarter Changes of German GDP with Monthly Business Tendency Survey Results”[J].Access &Download Statistics,2007.
[7]Asheim,B.T.,Isaksen,A.,“Localized knowledge,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innovation:between regional networks and global corporations”.In Vatne,E.and Taylor,M.(eds.)The Networked Firm in a Global world[M].Aldershot:Ashgate,2000.
[8]Audretsch,D.B.,Feldman,M.P.,“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3):630-640.
[9]Autio,E.,“Evaluation of RTD in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6(2):131-140.
[10]Bahovec,V., ,Mirjana,Kurnoga Živadinovic´ N.,Cluster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Business Survey Data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Europe[C].An Enterprise Odyssey:Tourism-Governance and Entrepreneurship.2008:1373-1384.
[11]Barska,M.,“Demand Forecast with Business Climate Index for a Steel and Iron Industry Representative”[J].Quantitative Methods in Economics,2014.
[12]Bittlingmayer,G.,“Business Climate Indexes:Which Work,Which Don’t,and What Can They Say about the Kansas Economy?”[J].Research Report,2005.
[13]Carree,M.A.and Thurik,A.R.,“Small Firm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J].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1998(26).
[14]Clavel,L.,Minodier,C.,“A Monthly Indicator of the French Business Climate”[J].Documents de Travail de la DESE-Working Papers of the DESE,2009.
[15]CNNIC:《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2018年3月5日。
[16]Cooke,P.,Uranga,M.G.,“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 Dimensions”[J].Research Policy,1992(26):156-171.
[17]Donald N.Steinnes,“Business Climate,Tax Incentives,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Growth and Change,2006.
[18]Dua,P.,Miller,S.M.,“Forecasting and Analyzing Economic Activity with Coincident and Leading Indexes:The case of Connecticut”,[J].Journal of Forecasting,1996,15(7):509-526.
[19]Engle,Robert F.and C.W.J.Granger,“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Estimation,and Testing”[J].Econometrica,1987,55:251-276.
[20]Feldman,M.P.,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M].Norwell: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4.
[21]Fischer,M.M.,Varga,A.,“Spati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University Research:Evidence from Austria”[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3,37(2):303-322.
[22]Freeman,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Pinter,1987.
[23]Furman,J.L.,Porter,M.E.,Stern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2,31(6):899-933.
[24]G.H.Moore and Shiskin,“Indicators of Business Expansions and Contractions”,NBER,New York,1967.
[25]Hamilton,J.D.,Time Series Analysi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26]Lselin,D.,Siliverstovs,B.,“Using Newspapers for Tracking the Business cycle:A Comparative Study for Germany and Switzerland”[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3,65(1):168-193.
[27]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浙江版“大禹治水”: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领导决策信息》2014年第13期。
[28]Jaffe,A.B.,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D:Evidence from Firms’Patents,Profits,and Market Value[C].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1986:984-1001.
[29]James H.Stock,Mark W.Watson,“Interpreting the evidence on money-income causality”[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9,40(1):161-181.
[30]Jel,C.C.,“German stock market behavior and the IFO business climate index:A copula-based Markov approach”[J].Mario Jovanovic,2011.
[31]Joseph,M.,“Business Perceptions Indicate Slow Recovery in Economic Conditions”[J].The Uganda Business Climate Index,2012.
[32]Krugman,P.,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M].Cambridge:MIT Press,1997.
[33]Kuhlmann,S.,“Future policy.governance of Innovation Policy in Europe-three Scenarios”[J].Research,2001(30):953,976.
[34]Lundvall,B.A.,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London:Pinter,1992.
[35]Lux,T.,“Collective Opinion Formation in a Business Climate Survey”,[J].Working Papers,2007,16(12):1311.
[36]Mitchell,W.C.,Business Cycles:The Problem and Its Setting.NBER,New York,1927.
[37]Moore,W.C.,Business Cycles,Inflation,and Forecasting[M].Cambridge:Ball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3.
[38]Moore,G.H.,Business Cycle Indicators,Volume I,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1961.
[39]Moore,G.H.,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Cyclical Revivals and Recessions,reprinted in GH,1950.
[40]Nilsson,R.,Guidetti,E.,“Current Period Performance of OECD Composite Leading Indicators(CLIs):Revision analysis of CLIs for OECD Member countries”[J].Oecd Papers,2007.
[41]Ortega-Argilés,R.,Moreno,R.,Caralt,J.S.,“Ownership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Is there a real link?”[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5,39(4):637-662.
[42]Ozyildirim,A.,Schaitkin,B.,Zarnowitz,V.,“Business Cycles in the euro area Defined with Coincident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Predicted with 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J].Journal of Forecasting,2010,29(1-2):6-28.
[43]Peter Fisher,“Grading Places:What Do the Business Climate Rankings Really Tell Us?”[J].Taxanalysts,2005.
[44]Porter,M.,The Competitive of Nations[M].London:Macmillan,1990.
[45]Riddei,M.,Schwer,R.K.,“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oy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J].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2003,33(1):73-84.
[46]Rosenberg,N.,Nelson,R.,The roles of universities in the advanc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M].In Rosen-bloom,R.S.,Spencer,W.J.(eds.).Boston:Engines of Innov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87-109.
[47]Rothwell,R.,“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90s”[J].R&D Management 1992(22):221-239.
[48]Samuelson,Paul A.,Science and Stocks,Newsweek,1966(19):92.
[49]Schmitt,Neal,Gleason,Sandra E.,Pigozzi,Bruce,Marcus,Philip M.,“Business climate attitudes and company relocation decis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72(4),Nov.1987,622-628.
[50]Seiler,C.,Heumann,C.,“Microdata imputations and macrodata implications:Evidence from the Ifo Business Survey”[J].Economic Modelling,2013,35(5):722-733.
[51]Simmie,J.,“Innovation and urban regions a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odes for the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knowledge”[J].Reg Stud,2003(6):607-620.
[52]Thomas R.Plaut and Joseph E.Pluta,“Business Climate,Taxes and Expenditures,and State Industrial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J].Southern Economic Association,1983.
[53]Turner,L.W.,Kulendran,N.,Fernando,H.,“Univariate modelling using periodic and non-periodic analysis:Inbound tourism to Japan,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compared”[J].Tourism Economics,1997,3(1):39-56.
[54]World Bank Group,Global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Survey,World Bank Official Websit,December,2017.
[55]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56]白万纲:《特色小镇往何处去》,《企业管理》2017年第7期。
[57]白涌如:《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26期。
[58]包慧:《杭州四要素:特色小镇组成的“天使之城”》,《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第3期。
[59]毕大川、刘树成:《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0]卞焜:《从政府政策景气指数分析南京市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策建议》,《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第2期。
[61]曹方超:《山东中小企业借道“互联网+”提质增效》,《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4月20日。
[62]曹继军、颜维琦:《上市互联网企业景气指数首发》,《光明日报》2015年3月25日第8版。
[63]曹淑敏:《推进“互联网+”加快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人民论坛》2015年第6期。
[64]曹爽、罗燕:《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11期。
[65]曹爽、叶欣梁、孙瑞红、罗娟:《我国邮轮经济景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年第8期。
[66]曹小艳、沈杰:《对当前钢铁企业经营状况及其对下游企业经营影响的调研分析——基于宏观数据、工业景气调查和实地调研》,《金融纵横》2018年第2期。
[67]曹晓昂、赵黎:《叶盛基:不断努力、强化工作打造ACI——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研究品牌》,《汽车纵横》2017年第3期。
[68]陈灿、曹磊、郭勤贵、黄璜:《“互联网+”:跨界与融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
[69]陈迪红、李华中、杨湘豫:《行业景气指数建立的方法选择及实证分析》,《系统工程》2003年第4期。
[70]陈刚:《制造业“机器换人”的浙江路径》,《浙江日报》2016年4月14日第15版。
[71]陈国政:《上市公司景气指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7年第12期。
[72]陈劲:《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73]陈乐一、粟壬波、李春风:《当前中国经济景气走势的合成指数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74]陈磊、孟勇刚、孙晨童:《2017年经济景气形势监测、分析与预测》,《科技促进发展》2017年第11期。
[75]陈磊、吴桂珍、高铁梅:《主成分分析与景气波动:对1993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第7期。
[76]陈磊:《企业景气状况与宏观经济运行》,《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77]陈敏:《滞后合成指数在区域经济中的预警作用分析》,《中国统计》2017年第4期。
[78]陈清:《营改增试点成效问题与对策》,《税务与经济》2015年第1期。
[79]陈裘逸、张保华:《资产证券化定义和模式的检讨——以真实出售为中心》,《金融研究》2013年第4期。
[80]陈文博、余国新、刘运超:《基于新疆红枣产业景气分析的抗风险研究》,《新疆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
[81]陈文玲、梅冠群:《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的趋势、变量与矛盾》,南京社科网,http://ass.nanjing.gov.cn/skw/26198/26199/201712/t20171219_5201648.htm,2017年12月19日。
[82]陈祥荣:《建设学习、服务、创新、效能、廉洁“五型工商”为我市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贡献》,《杭州》2013年第3期。
[83]陈晓红、彭佳、吴小瑾:《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11期。
[84]陈晓红、邹湘娟、佘坚:《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方法有效性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5期。
[85]陈玉川:《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江苏大学,2009年。
[86]陈越:《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景气指数研究——以南京中小企业为例》,《当代经济》2017年第25期。
[87]谌新民、葛国兴、李萍:《中国就业景气指数及其公共政策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88]程恩富、高建昆:《中国经济新常态重在提质增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9月17日第001版。
[89]池仁勇、林汉川、蓝庆新等:《中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与景气动态研究的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90]池仁勇、林汉川等:《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91]池仁勇、刘道学、林汉川、秦志辉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92]池仁勇、刘道学、林汉川、秦志辉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93]池仁勇、刘道学、林汉川、秦志辉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94]池仁勇、刘道学、林汉川、秦志辉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95]池仁勇、谢洪明、程聪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1)》,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96]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实证考察》,《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97]褚立波:《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际测度——基于浙江11地市的数据分析》,工作论文,浙江大学,2010年。
[98]从佩华:《浅谈企业的成长性及其财务评价方法》,《财会研究》1997年第9期。
[99]崔霞、李贝贝:《京房景气指数》,《数据》2013年第12期。
[100]崔宇丹、潘佳:《新产品开发风险与策略》,《职业圈》2007年第4期。
[101]戴静、张建华:《金融所有制歧视、所有制结构与创新产出——来自中国地区工业部门的证据》,《金融研究》2013年第5期。
[102]邓创、张甜、徐曼、赵珂:《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与宏观经济景气之间的关联动态研究》,《南方经济》2018年第5期。
[103]邓华、李光金:《互联网时代包容性创业企业商业模式构建机制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第6期。
[104]邓圩:《转型升级助推业绩增长中小企业活力不断增强》,《人民日报》2015年3月2日第1版。
[105]电商平台 eBay:《大中华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产业地图》,eBay网,http://www.ebay.com/,2014年4月1日。
[106]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107]丁勇、姜亚彬:《我国制造业PMI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关系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3期。
[108]董文泉、高铁梅、陈磊、吴桂珍:《Stock-Watson型景气指数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109]董文泉、高铁梅、陈磊:《Stock-Watson型景气指数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应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110]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陈雷:《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1]董文泉、郭庭选、高铁梅:《我国经济循环的测定,分析和预测(Ⅰ)——经济循环的存在和测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112]段曙东:《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印发关于宣传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的通知》,《中国质量报》2017年11月20日。
[113]冯明、刘淳:《基于互联网搜索量的先导景气指数、需求预测及消费者购前调研行为——以汽车行业为例》,《营销科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14]高骞、徐超、田昀、唐杰、张启立:《基于重点行业用电的江苏省宏观经济景气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54期。
[115]高铁梅、谷宇、王哲:《中国出口周期性波动及成因研究:基于主成分方法构建中国出口景气指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2期。
[116]高铁梅、孔宪丽、王金明:《国际经济景气分析研究进展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117]高铁梅、梁云芳:《中国工业景气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预测》2002年第4期。
[118]高鑫:《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所有制结构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第11期。
[119]耿林、毛宇飞:《中国就业景气指数的构建、预测及就业形势判断——基于网络招聘大数据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120]龚盈盈:《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21]辜胜阻、杨威:《“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战略思考》,《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
[122]辜胜阻:《为小微企业大幅减负刻不容缓》,《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3月28日。
[123]顾海兵、张帅:《“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安全水平预测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124]郭路、翟大伟、闫绍武:《区域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经济协同性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
[125]郭艳丽:《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考》,《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4月15日第007版。
[126]郭振纲:《降费,让企业轻装前行》,《工人日报》2017年3月29日第3版。
[127]郭志刚、贾善和:《产业集群助推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商业研究》2006年第16期。
[128]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http://www.saic.gov.cn/xw/yw/zj/201403/t20140331_209839.html,2016年3月31日。
[129]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司和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组成的联合课题组:《成长性中小企业评价的方法体系》,《北京统计》2001年第5期。
[130]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等:《经济周期出现微波化“新常态”》,《上海证券报》2015年第5期。
[131]国家信息中心:《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七大产业、四大区域实现全面回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第41期。
[132]国家信息中心新兴产业研究组:《从“做大”向“做强”转变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全面回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年第9期。
[133]国家信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组:《2016年四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大幅上涨刷新年度最高值》,《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第13期。
[134]韩晓明、范德成:《区域创新环境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及促进对策》,《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第5期。
[135]韩兆芳主编:《现代工业企业标准化》,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年版。
[136]韩兆洲、任玉佩:《广东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指数研究》,《广东经济》2017年第4期。
[137]郝君超、张瑜:《国外众创空间现状及模式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18期。
[138]何江:《工业互联网架构实例分析——以 GE 公司 Predix 为例》,《信息通信》2017年第11期。
[139]何勇、张云杰:《海南省旅游景气指数构建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期。
[140]侯杰、胡乃联、李国清等:《基于商务智能的矿业集团运营决策系统解决方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年第1期。
[141]胡佳蔚:《经济景气预警研究发展评述》,《现代商业》2016年第34期。
[142]胡佳蔚:《经济景气指标筛选原理论述——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例》,《现代商业》2016年第33期。
[143]胡萌、孙继国:《经济景气评价》,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年版。
[144]胡培兆、朱惠莉:《需求结构波动的周期测定及与经济波动相关性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145]胡涛、王浩、邱文韬:《我国国房景气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联动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146]胡雯:《民建中央:建议加快营改增步伐减轻小微企业税负》,《网易财经》2013年2月28日。
[147]胡莹:《推动供给侧改革,各地政府积极“降成本”》,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http://www.sme.gov.cn/cms/news/100000/0000000 274/2016/6/22/9ffcd2d71e834e7aa9c86bb2418255c9.shtml,2016年6月22日。
[148]胡志坚、苏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中国科技论坛》1999年第6期。
[149]胡作华:《浙江对六类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服务》,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2年4月9日。
[150]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财政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湖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ubei.gov.cn/zwgk/zdlyxxgk/jsjf/ccjg/201703/t20170308_961654.shtml,2017年3月8日。
[151]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取消和降低88 项涉企收费为企业减负28亿元》,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http://fgw.hunan.gov.cn/tslm_77952/mtgz/201607/t20160708_3081133.html,2016年7月8日。
[152]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南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湖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unan.gov.cn/2015xxgk/fz/zfwj/szfbgtwj/201604/t20160420_3046611.html,2016年4月19日。
[153]黄隽:《解读艺术品景气指数》,《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4月6日第19版。
[154]黄玲:《基于会计信息的房地产景气指数及预警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江大学,2015年。
[155]黄薇、徐建炜、徐奇渊:《领先指数:对未来经济趋势的推测》,《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第6期。
[156]黄维成:《优序图法在评比中的应用》,《技术经济》1997年第3期。
[157]黄晓波、曹春嫚、朱鹏:《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景气指数研究——以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为例》,《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58]黄阳华:《德国“工业4.0”计划及其对中国产业创新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第2期。
[159]霍晨:《浅谈行业景气指数与企业信用评级——以商业企业财务信用评级为例》,《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2期。
[160]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我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调查研究》,《中国中小企业》2014年第4期。
[161]纪成君、陈迪:《“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的路径设计研究——基于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启示》,《当代经济管理》2016年第2期。
[162]贾帆联、林洁、易双云:《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政策瞭望》2013年第8期。
[163]交通银行:《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金融博览》(财富)2015年第6期。
[164]解维敏:《企业R&D投入的制度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9年。
[165]金高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想》,《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28期。
[166]康静:《我国PPI景气指数的构建研究》,《经贸实践》2017年第20期。
[167]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新趋势研究》,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http://www.chinatorch.gov.cn/kjb/llyj/201312/24b06c87bc2d45689f7eae2f6d9bbff4.shtml,2013年12月21日。
[168]孔杰:《怎样认识企业景气指数》,《中国统计》2007年第2期。
[169]孔宪丽、何光剑:《中国汽车工业景气指数的开发与应用》,《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3期。
[170]孔宪丽、梁宇云:《2016年中国工业经济景气态势及特点分析》,《科技促进发展》2016年第5期。
[171]赖福平:《工业企业景气指数研究与实证分析》,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172]雷英杰、陈婉:《首个环保产业景气指数报告发布》,《环境经济》2017年第4期。
[173]冷媛、孙俊歌、付蔷、梁振杰:《经济景气指数研究的比较与思考》,《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2期。
[174]李柏洲、孙立梅:《基于β调和系数法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75]李宝娟、柴蔚舒、王妍、刘来红、刘轶芳、刘倩、李娜娜、赖治存:《2016年环保产业景气分析》,《中国环保产业》2017年第6期。
[176]李春涛、宋敏:《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所有制和CEO激励的作用》,《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177]李春田:《标准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78]李庚寅、周显志:《中国发展中小企业支持系统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9]李兰:《企业家对宏观形势、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及对未来的预期——2017·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经济界》2017年第6期。
[180]李丽、叶渭川:《中小企业标准化管理的特点和任务》,《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3期。
[181]李丽辉:《营改增试点一年减税426.3亿 中小企业税负降40%》,《人民日报》2013年2月18日第10版。
[182]李玲:《“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的统计监测研究》,《知识经济》2016年第17期。
[183]李平:《嘉善百家企业“景气”》,《经贸实践》2015年第4期。
[184]李倩、王伟、虞立教:《营改增全面推开,2016年将为浙江省有关企业减负超300万元》,《浙江日报》2017年5月2日第2版。
[185]李思:《“微金融”发展大有可为》,《中国金融报》,上海金融新闻网,http://www.shfinancialnews.com/,2012年7月10日。
[186]李思:《中国经济景气指数呈现波动》,《上海金融报》2015年4月10日第10版。
[187]李维安:《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模式探析》,工作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188]李文溥、尚琳琳、林新:《地区经济景气指数的构建与景气分析初探》,《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189]李小丽、马剑雄、李萍等:《3D打印技术及应用趋势》,《自动化仪表》2014年第1期。
[190]李晓芳、高铁梅:《应用HP滤波方法构造我国增长循环的合成指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8期。
[191]李晓佳:《马桶盖背后——经济循环二元分裂与中国制造困境》,财新网,http://opinion.caixin.com/2015-04-15/100800364.html,2015年4月15日。
[192]李晓梅、李健、张辉:《卷烟市场景气指数编制探索与实践——以广西卷烟市场为例》,《中国烟草学报》2017年第4期。
[193]李扬:《小微金融发展迎来新起点》,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2012年5月15日。
[194]李园、刘宁、姜早龙:《辽宁省建筑业景气指数波动分析与对策建议》,《工程管理学报》2017年第2期。
[195]李贞、杨金祥、袁婷婷:《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反思与启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96]廖蓁、王明宇:《跨境电商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电子商务》2014年第2期。
[197]林汉川、池仁勇、秦志辉等:《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
[198]林汉川、管鸿禧:《中国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学》2005年第3期。
[199]林汉川、汤临佳:《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全局战略分析——各国智能制造发展动向概览》,《学术前沿》2015年第6期。
[200]林汉川等:《中小企业的界定与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7期。
[201]林火灿:《降成本初见效,提效益有空间》,《经济日报》2016年12月5日第5版。
[202]林洁:《九大重点工程闪亮登场》,《浙江日报》2016年第10期。
[203]林巧婷:《总理力督,国务院开出减税降费清单》,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08/01/content_5096526.htm,2016年8月1日。
[204]刘存信:《2015年一季度我国安防行业经济“低调”开局,类似去年同期》,《中国安防》2015年第8期。
[205]刘道学、池仁勇等:《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2)》,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6]刘方:《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2期。
[207]刘凤朝、冯婷婷:《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科研管理》2011年第32期。
[208]刘改、李亚茹、吴朝阳:《区域旅游业景气指数实证分析——以山西省为例》,《经济问题》2017年第10期。
[209]刘洪涛、王应洛、贾理群:《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中国的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0]刘娟:《中小企业国际化与电子商务应用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11]刘萍萍、钟秋波:《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212]刘素坤:《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交通大学,2009年。
[213]刘宪银:《九阳的标准化之道——访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润》,《中国标准化》2015年第5期。
[214]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215]刘艳:《中小企业资金管理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
[216]刘奕、夏杰撰:《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4期。
[217]刘莹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08年。
[218]刘永芳:《江苏省属高校本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对接现状及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19]刘玉红:《当前经济景气波动特点及走势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第14期。
[220]刘元鹏:《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模式选择》,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21]刘芸:《建好“三个茶淀”提升幸福指数》,《滨海时报》2017年第7期。
[222]柳卸林、高太山:《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
[223]卢俊、罗能生:《所有制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224]陆静丹、张雅文、洪伟芳、陈健、陈俊梁:《就业景气指数实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第3期。
[225]罗蓉、王昌林、沈竹林、霍福鹏、刘国艳、曾红颖、吴有红、蒋同明:《双创景气指数显示:2016年创新创业发展呈现量增质优特征》,《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16期。
[226]罗淑君:《浙江省移动商务发展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27]吕东兴:《首个破壁行业标准公布——九阳Y20破壁机新品发布》,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32885285_114822,2017年4月9日。
[228]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学术前沿》2015年第6期。
[229]吕香亭:《综合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3期。
[230]马骏:《提升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科学发展》2017年第4期。
[231]马云飞:《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32]孟安燕:《消费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浙江金融》2018年第1期。
[233]苗帅、陈健明、张秋声、柯胜根:《从破壁标准案例谈标准化改革下的企业标准创新之路》,《中国标准化》2017年第6期。
[234]莫欣达:《1月份中色铝冶炼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报告》,《中国金属通报》2016年第2期。
[235]倪明:《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236]钮军:《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37]欧阳琪:《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重启的背景与对策》,《新金融》2016年第5期。
[238]潘峰、田雄:《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研究》,《当代经济》2006年第3期。
[239]庞淑娟:《钢铁行业景气周期预测方法研究》,《中国物价》2015年第6期。
[240]彭龙、张晨昊:《中国电商市场发展报告》,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
[241]彭森:《基于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的工业企业经济景气指数智能预测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42]彭十一:《中国中小企业界定标准的历史回顾及评价》,《商业时代》2009年第32期。
[243]彭向升:《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44]彭瑜:《中小型企业如何迈向智能制造》,《智慧工厂》2016年第5期。
[245]彭元正:《我国一季度石油产业景气指数分析——石油产业步入新常态深化改革成为关键点》,《中国石油企业》2015年第4期。
[246]戚少成:《景气指数的概念、种类和数值表示方法》,《中国统计》2000年第11期。
[247]乔冒玲:《构建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初探》,《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48]谯薇、邬维唯:《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效率提升路径》,《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2期。
[249]卿倩、赵一飞:《全球干散货航运市场景气指数的建立与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50]屈魁等:《完善工业企业景气监测动态调整机制》,《金融时报》2015年1月19日第11版。
[251]瞿麦生:《论层次分析法的经济逻辑基础:兼论经济思维层次性原则》,《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52]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中小企业标准和标准化意义》,http://www.tc339.com/tea.asp?info_kind=004001002,2018年3月7日。
[253]任保平、李梦欣:《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的理论与方法》,《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第5期。
[254]任桂萍、李思明:《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16年第2期。
[255]任胜刚、王伟:《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与比较研究》,《求索》2008年第1期。
[256]任胜钢、彭建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系统工程》2007年第25期。
[257]任兴磊、谢军占、沈亚桂:《分析与展望——中国中小微企业生产发展报告(2016—2017)》,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年版。
[258]任旭东:《解读大数据反映大趋势——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意义重大》,《中国有色金属》2015年第1期。
[259]任迎伟、黄刚:《涵盖关键创业要素的包容性创业体制构建——来自政府视角的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11期。
[260]荣启涵:《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我国产品国际标准采标率超过80%》,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3/09/c_1122512394.htm,2018年3月9日。
[261]如婳:《北京旅游市场景气指数编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262]阮俊豪:《BDI指数风险测度及其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关系的实证研究》,《经济视野》2013年第8期。
[263]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景气指数创历史新低》,《中国水运报》2016年5月9日第6版。
[264]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干散货海运企业将迎史上最难季》,《中国远洋航务》(观察看点版)2016年第1期。
[265]沈璇:《“先导智能车间综合管理系统”:引领中小企业步入“工业4.0”时代》,《中国信息安全》2016年第10期。
[266]史亚楠:《基于扩散指数的中国经济景气预测》,《财经界》2014年第11期。
[267]史珍珍:《劳动力市场景气对企业岗位空缺持续时间的影响——基于网络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268]世界银行、中国银行:《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普惠金融:实践、经验与挑战》,世界银行官网,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bitstream/handle/10986/29336/FinancialInclusionChinaCH.pdf?sequ ence=7&isAllowed=y,2018年2月14日。
[269]宋河发、穆荣平、彭茂祥:《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基于熵变计算的建设政策研究》,《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30期。
[270]宋煊懿:《中小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经济纵横》2016年第5期。
[271]宋长征:《让企业轻装上阵——我省如何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三湘都市报》2016年5月12日。
[272]宋周莺、刘卫东:《中国工业中小企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地理研究》2013年第32期。
[273]孙柏林:《中国“智能制造”发展之路——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解读》,《电气时代》2017年第5期。
[274]孙赫、王晨光:《山东省旅游景区景气指数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275]孙凌云:《聊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18期。
[276]孙延芳、胡振:《中国建筑业景气指数的合成与预测》,《统计与决策》2015年第11期。
[277]孙阳、贾兴鹏、夏晓伦:《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之四做好“减法”做优“加法”,打赢降成本这场“硬仗”》,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0805/c1004-28614684.html,2016年8月5日。
[278]孙颖:《物流业景气指数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关系的检验》,《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12期。
[279]孙早、王文:《产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11年第8期。
[280]孙泽厚、黄箐:《市场预测的景气问卷模糊预测法》,《工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2期。
[281]孙智强:《苏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特区经济》2016年第3期。
[282]唐步龙:《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路径》,《人民论坛》2017年第31期。
[283]唐福勇:《长三角小微企业景气度好转》,《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2月12日第1版。
[284]唐佳驹、刘书庆、程幼名:《质量管理学》,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年版。
[285]田俊荣:《中小企业税费调查:实际税负为何比大企业还高》,《人民日报》2013年4月16日第10版。
[286]万春霞:《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年。
[287]汪建江:《金义科创廊道该如何建》,《浙江经济》2017年第9期。[288]汪倩:《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障碍及对策》,《现代情报期刊》2004年第2期。
[289]汪向东、梁春晓:《“新三农”与电子商务》,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版。
[290]汪勇婷、谢印成:《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挖掘与中小企业应用对策探讨》,《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9期。
[291]王安琪:《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292]王呈斌:《基于问卷调查的民营企业景气状况及其特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293]王恩德、梁云芳、孔宪丽、高铁梅:《中国中小工业企业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开发与应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94]王尔德:《“中国制造2025”应与“一带一路”无缝对接》,《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5月21日第7版。
[295]王桂虎:《“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波动、企业家信心和失业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296]王红云、李正辉:《虚拟经济运行景气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4期。
[297]王晖、陈丽、陈垦、薛漫清、梁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98]王晖:《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99]王辉:《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博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00]王继承:《中小企业2013年度报告》,《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2期。
[301]王金明:《利差能否预警我国经济周期的阶段转换?——基于MSTVTP模型的实证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1期。
[302]王磊、马冬:《全球知识产权新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jsa-sme.org/html/2017-05/168497.shtml,2015年5月18日。
[303]王磊:《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江苏省中小外贸企业景气指数及变动分析》,《贵州商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304]王明鹏:《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因素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05]王鹏、赵捷:《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创新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2002—2008年的省际数据》,《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306]王鹏飞、石林芬:《基于因子分析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28期。
[307]王茜:《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12年。
[308]王三兴、熊凌:《FDI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省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9期。
[309]王彤彤:《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中国股市收益的相互影响——基于VAR模型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4期。
[310]王潼、张元生、李凯、宫维可、刘欲:《景气问卷模糊预测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预测》1991年第4期。
[311]王伟明:《BDI指数对我国上市航运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亚太经济》2016年第2期。
[312]王杏芬:《R&D、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体系》,《科研管理》2010年第S1期。
[313]王亚南:《湖北20年文化消费需求景气状况测评——基于内生动力的文化发展民生成效视角》,《江汉学术》2013年第4期。
[314]王燕茹、王凯凯:《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在企业景气指数预测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3期。
[315]王益谊:《2013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年版。
[316]王影、冷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现存问题及发展思路》,《经济纵横》2015年第1期。
[317]王媛:《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走弱》,《上海证券报》2016年2月6日第2版。
[318]王志刚、向祎:《经济向好态势仍需进一步巩固——2017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分析及展望》,《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6期。
[319]王祖强:《探索建立“五水共治”的长效机制》,《浙江经济》2014年第23期。
[320]魏江、申军:《传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模式——以温州低压电器业集群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1期。
[321]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9期。
[322]翁晋阳、Mark、管鹏、文丹枫:《再战跨境电商》,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版。
[323]邬关荣、刘婷、唐琼:《浙江省广告业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分析》,《江苏商论》2014年第12期。
[324]吴春青:《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
[325]吴凤菊:《江苏省中小企业政策景气指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当代经济》2016年第1期。
[326]吴凤菊:《南京市中小企业的政府融资支持指数研究——基于2014—2016年对南京市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当代经济》2017年第31期。
[327]吴家曦、李华燊:《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328]吴健辉、洪旺元、郝朝晖:《中部六省企业景气指数与GDP增长率的相关关系分析》,《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第20期。
[329]吴君、吴业明:《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基于消费者景气指数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年第3期。
[330]吴立涛:《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7年2月20日第7版。
[331]吴伟军:《区域企业结构差异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上海金融》2009年第3期。
[332]吴小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33]吴燕:《盐城市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研究》,《时代金融》2017年第14期。
[334]吴瑛:《温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与对策研究》,《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335]吴勇毅:《微时代电商Style》,《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3年第5期。
[336]吴智慧:《工业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思维与新模式》,《家具》2015年第1期。
[337]武鹏、胡海峰:《中国金融风险指数FRI的构建及经济预测的检验》,《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2期。
[338]项宣、杨瑾淑:《台湾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24期。
[339]肖欢明、苏为华、陈骥:《产业链视角下的纺织业景气评价与预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财经论丛》2014年第1期。
[340]肖欢明:《行业景气与行业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纺织服饰行业为例》,《金融经济》2015年第10期。
[341]肖加其、苏文希:《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现状及投融资机制的探讨》,《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5月下旬刊。
[342]肖岚、高长春:《“众包”改变企业创新模式》,《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343]肖阳阳:《中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8年。
[344]谢海燕:《各地陆续启动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将改善融资服务》,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http://www.sme.gov.cn/,2013年4月8日。
[345]邢伟:《对浙江家族企业问题的几点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8期。
[346]邢丹:《两化融合开启中国制造新时代》,《中国船检》2015年第3期。
[347]邢小强、周江华、仝允桓:《包容性创新:研究综述及政策建议》,《科研管理》2015年第9期。
[348]邢小强、周江华、仝允桓:《面向金字塔底层的包容性创新系统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1期。
[349]熊义杰、郝思羽:《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5期。
[350]徐广军、张腊梅:《基于企业景气状况的财务预测研究——以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年第22期。
[351]徐国祥、郑雯:《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的构建及预测能力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第8期。
[352]徐小平:《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实现中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8期。
[353]许慧楠、吴兰德、顾姝姝:《南通市中小企业景气调研分析——以纺织业为例》,《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
[354]许谏:《把握经济周期看准“钟点”投资》,《现代物流报》2013年4月28日第A19版。
[355]许雪:《陕西省投资经济景气监测》,《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2期。
[356]许亚岚:《产业景气指数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经济》2018年第1期。
[357]许阳千:《基于景气指数理论框架的广西区域壁经济预警系统构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58]许益波、汪斌、杨琴:《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特色小镇培育与建设研究》,《经济师》2016年第8期。
[359]许洲:《景气分析之物价水平波动》,《投资与合作》2013年第8期。
[360]学习时报:《百度中小企业景气指数2015年一季度报告》,《学习时报》2015年4月20日第4版。
[361]学习中国:《习近平:标准引领时代进步》,http://www.zgg.org.cn/xxzg/201609/t20160918_601986.html,2018年3月27日。
[362]闫绍武、王筝:《基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多维景气指数系统的构建》,《统计与咨询》2017年第2期。
[363]闫玮胜、陈越、陈涛:《我国房地产景气指数与银行业景气指数关系的实证分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6年第6期。
[364]闫文秀、张倩:《浙江省传统经典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与经验借鉴》,《上海城市管理》2017年第6期。
[365]杨海成:《云制造: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中国工业评论》2016年第21期。
[366]杨辉:《关于中小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有关问题的探讨》,《电子标准化与技术经济》2008年第3期。
[367]杨帅:《共享经济类型、要素与影响:文献研究的视角》,《产业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
[368]杨婷:《两大指数双双回落工业生产形势严峻——2015年四季度盐城市亭湖区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报告》,《新经济》2016年第12期。
[369]杨婷:《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4年。
[370]杨武、杨淼:《企业科技创新景气问卷调查研究——以深圳市企业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第5期。
[371]杨武、杨淼:《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短周期测度研究——基于景气状态视角》,《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8期。
[372]杨晓光、鲍勤:《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转型——在阵痛中稳步前行》,《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年第3期。
[373]杨英杰、闫书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经济结构性失衡》,学习时报网,http://www.studytimes.cn/zydx/GCFT/2017-03-08/8612.html,2017年3月8日。
[374]姚凤阁、齐丹丹、路少朋:《基于景气测度的黑龙江省旅游业景气指数研究》,《商业研究》2017年第9期。
[375]姚燕清:《造纸企业再次提价行业高景气将延续》,《上海证券报》2016年12月16日第10版。
[376]叶成雷:《区域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和实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77]叶华:《浅谈中国外贸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13年第11期。
[378]叶伟锋:《佛山市工业企业景气波动预警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379]叶晓露:《“互联网+”技术对中小型服装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中国商论》2016年第10期。
[380]伊军令:《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L型走势可望延续》,《汽车纵横》2017年第2期。
[381]殷克东、高文晶、徐华林:《我国海洋经济景气指数及波动特征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13年第4期。
[382]于德泉:《影响经济波动的国际因素分析》,《中国物价》2016年第4期。
[383]余思成、周桂荣:《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年第4期。
[384]余韵、陈甲斌、冯丹丹、张艳:《基于合成指数模型的中国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研究》,《资源科学》2015年第5期。
[385]袁成英:《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24期。
[386]袁华明:《打出稳健发展“组合拳”》,《浙江日报》2015年7月1日。
[387]袁宁:《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时代金融》2016年第26期。
[388]湛泳、王恬:《中国经济转型背景的包容性创新》,《改革》2015年第11期。
[389]张洪国:《智能制造生态链: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互联网经济》2015年第5期。
[390]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世界经济》2002年第9期。
[391]张金如:《2017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92]张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该如何破题》,《科技日报》2014年10月19日第2版。
[393]张凌云、庞世明、刘波:《旅游景气指数研究回顾与展望》,《旅游科学》2009年第5期。
[394]张明、邹晓梅、高蓓:《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上海金融》2013年第11期。
[395]张宁:《谁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企业观察报》,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503/16/t20150316_4832452.shtml,2005年3月16日。
[396]张平:《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冲突及其协调——基于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差异》,《管理世界》2007年第7期。
[397]张蕊:《推动国际化标准制定,九阳先行——访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料理电器事业部总工程师魏云杰》,《家电科技》2014年第9期。
[398]张曙:《工业4.0和智能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4年第8期。
[399]张婷、卢颖:《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境及完善路径》,《金融与经济》2016年第11期。
[400]张同斌:《中央企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基于景气合成指数和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15年第3期。
[401]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402]张伟斌、葛立成:《2013年浙江发展报告》,杭州出版社 2013年版。
[403]张炜、方辉、刘信:《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景气指数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4期。
[404]张言伟:《经济景气循环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分析》,《经营管理者》2017年第9期。
[405]张彦、魏钦恭、李汉林:《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概念、量表与指数构建》,《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406]张艳芳、江飞涛、谭运嘉:《中国工业景气指数构建与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407]张扬:《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408]张洋:《企业景气指数与宏观经济波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工商大学,2005年。
[409]张永军:《经济景气计量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410]张宇青、周应恒、易中懿:《经济预警指数、国房景气指数与CPI指数波动溢出实证分析——基于三元 VAR-GARCH-BEKK 模型》,《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第3期。
[411]张煜:《营改增累计减税近两千亿元》,《解放日报》2017年3月30日第1版。
[412]赵陈诗卉、祝继常:《铁路货运市场景气指数构建与应用》,《中国铁路》2016年第2期。
[413]赵程程、杨萌:《国际智能制造演化路径及热点领域研究》,《现代情报》2015年第35期。
[414]赵丹:《让标准化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2015-02/12/c_133989513.htm,2018年3月21日。
[415]赵光娟:《企业景气指数的干预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16]赵军利:《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总体回升——2015年一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报告》,《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5年第4期。
[417]赵倩晨:《“营改增”对现在服务企业的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5年。
[418]赵升吨、贾先:《智能制造及其核心信息设备的研究进展及趋势》,《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年第1期。
[419]赵斯惠:《基于O2O视角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研究——汽车共享为例》,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20]赵武等:《包容性创新: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6期。
[421]赵晓晖:《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燕山大学,2013年。
[422]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浙江政府服务网,http://www.zjzwfw.gov.cn/art/2015/12/15/art_923930_261002.html,2018年3月21日。
[42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浙江制造”标准标识解读》,浙江在线新闻网,http://mpnews.zjol.com.cn/system/2016/12/15/02139 9767.shtml,2018年3月27日。
[424]支树平:《建设质量强国的基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质量问题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16年2月16日第7版。
[425]支小军、王伟国、王太祥:《我国棉花价格景气指数构建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期。
[426]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5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年版。
[427]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专题调查组:《“十问”书业景气指数》,《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年1月16日第1版。
[428]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编制办公室:《产出回缩销售上涨景气指数微升》,《中国纺织报》2015年6月3日第4版。
[429]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持续探底进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2015—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第1期。
[430]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530027/index.html,2018年4月28日。
[431]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钢铁及煤炭行业景气将延续下行态势》,《资源导刊》2016年第1期。
[43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5年11月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2%》,《现代物流报》2015年12月4日第A02版。
[433]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网宿科技:《国内首个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发布》,《中国信息化》2016年第12期。
[434]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美欧日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镜鉴》,《中国银行业》2016年第4期。
[43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中小企业形势分析课题组:《2014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展望》,赛迪网,2013年12月16日。
[43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制造2025〉 解读文章》,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网站,2015年5月22日。
[43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综述》,《中国中小企业》2014年第5期。
[4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4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4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
[4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课题组:《“机器换人”对台州制造业的影响》,《浙江经济》2016年第24期。
[4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6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http://www.sipo.gov.cn/gk/zscqbps/201704/t20170425_1310328.html,2017年4月25日。
[443]中信建投:《造纸:文化纸景气提升 太阳等龙头受益》,《股市动态分析》2017年第6期。
[444]中债资信:《2017年水泥行业景气度解析》,《中国水泥》2017年第3期。
[445]周程程:《8月三大投资数据回暖明显 经济企稳信号强》,《每日经济新闻》2016年9月14日第1版。
[446]周德全、真虹:《中国干散货海运景气监测及预警指标与模型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年第5期。
[447]周德全:《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水运管理》2013年第7期。
[448]周东峰、马政:《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初探》,《青海科技》2009年第2期。
[449]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第17期。
[450]周科:《我国中小企业指数综述和评析》,《国际金融》2017年第2期。
[451]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
[452]周媛、陈冬梅:《产品检测与产品质量的关系研究》,《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5期。
[453]周跃锋、李英博:《工业4.0 背景下中小企业未来之路的探讨》,《科技和产业》2014年第11期。
[454]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科研管理》2004年第3期。
[455]朱军、王长胜:《经济景气分析预警系统的理论方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版。
[456]朱顺泉:《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上市公司绩效综合评价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457]朱晓霞:《中小企业与区域创新系统(RIS)的绩效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7期。
[458]朱云英:《浅论统计指标和景气指数对工业经济的预测意义》,《中国外资》2013年第5期。
[459]庄幼绯、卢为民、毛鹰翱、李毅:《土地市场景气指数编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土地市场为例》,《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第1期。
[460]卓勇良:《积极应对第五个景气时期》,《决策咨询》2018年第2期。
[461]邹洪伟:《投资景气指数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方工业大学,2002年。
[462]邹磊、徐策:《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提质增效升级》,《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6期。
[463]邹秀萍、徐增让、宋玉平:《区域包容性创新能力的测度与评价研究》,《科研管理》2013年第S1期。
[464]左世全:《美国推进智能制造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国情国力》2016年第6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