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mers' work is a huge social group generated by the social changes and accelerated social mobilit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y carry and witness the picture of China's social mobilit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the torrent of integration from traditional rural society to urban moder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embedding of the network in the social and public life field provides a new social access mechanism and platform for migrant workers. This book mainly provid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online use and social identity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of China,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ir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network social identity.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PSS19.0 and other software, this book strives to clarify a series of basic problems of network embedding and social identity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alyze the basic index dimensions and contingent models of their network social identity, test their network representation, network embedding and network identity, and provide systematic, forward-looking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o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paradigm framework and path selection of online social identity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AI翻译)
宋红岩:(著)
宋红岩,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媒介信息素养教育教席成员、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青年网络与文明建设研究会理事,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长期从事传播政治学、传播社会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相关研究成果。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赋权与道义:长三角青年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社会认同研究》、浙江省规划“社会重大舆情”课题《基于大数据的浙江政务微博传播影响力评估及优化治理研究》等的研究工作。2014年、2015年分别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清华大学、美国费城举办的全球媒介信息素养联盟(GAPMIL)暨跨文化交流(MILID)学术周会议,并做主题发言;2016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参加国际社会学大会,就中国农民工社会流动与社会认同等情况进行了主题发言与交流。
著作
Anderson,B,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1994.
Andersson,M,All Five Fingers Arenotthe Same:Identity Workamong Ethnic Minority Youth in an Urban Norwegian Context,Bergen:Centre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University of Bergen,2000.
Baltes PB and Baltes MM,Successful Aging: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Barbara Solomon,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p.96.
Berg M,Seldas Andra Bröllop[Selda’s Second Wedding],Göteborg:Etnologiska Foreningen i Västsverige,1994.
Borkert M,Cingolani P,Premazzi V,The State of the Art of Research in The EU on the Take Up and Use of ICT by Immigrants and Ethnic Minorities,Seville:Institute for Perspective Technological Studies.JRC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2009.
Bourdieu,P,Cultural Reproductionand Social Reproduction.in J.Karabel and A.H.Halsey(eds.).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p.494.
Bourdieu,P,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London:Routledge,1984,p.341.
Bourdieu,P,The Forms of Capital’.in J.G.Richardson(ed.).Handbo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p.159.
Bourdieu,P,Homo academicus,London:Polity Press,1988,p.213.
Bourdieu,Pierre,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ited by J.G.Richardson.New York:Greenwood,1985,p.248.
Bourdieu,Pierre,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Translated by G.Raymond and Adamson.Edited by J.B.Thomps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Castells M,The Space of Flows:A Theory of Space in the Informational Society,Conference of The New Urbanis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pp.131-140.
C.Nathan DeWall,The Oxford Handbook of Social Exclusion,M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p.293.
Cohen,R,Glob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230.
Couldry,N,Media,Society,World: Social Theory and Digital Media Practi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Dervin B,Frenette M,Sense-Making Methodology: Communicating Communicatively with Campaign Audiences[C]//Rice R E,Atkin C K.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2001,pp.69-87.
Dervin B,What Methodology Does to Theory:Sense-Making Methodology as Examplar[C]//Fisher KE,Erdelez.Theori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SIS&T Monograph Series.Medford:ASIS&T,2005,pp.25-30.
Doise,W,Levels of Explan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p.10-17.
Duckitt,J,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ejudice,New York: Praeger,1992.
Eide E,The Long Distance Runner and Discourses on Europe’s Others:Ethnic Minority Representation in Feature Stories.In Tufte T(ed.)Medierne,Minoriterne og det Multikulturelle Samfund: Skandinaviske Perspektiver. Göteborg:Nordicom,2003,pp.77-113.
Elias N,Coming Home:Media and Returning Diaspora in Israeland Ger-many,Albany:SUNY Press,2008.
Georgiou M,Diaspora,Identity and the Media:Diasporic Transnationalism and Mediated Spatialities,Cresskill,NJ:Hampton Press,2006a.
Georgiou M,Diasporic Communities Online:A Bottom-up Experience of Transnationalism,In Sarikakis K and Thussu D(eds)The Ideology of the Internet:Concepts,Policies,Uses.Cresskill,NJ: Hampton Press,2006b,pp.131-146.
Gillespie M,Television,Ethnicity and Cultural Change,London:Routledge,1995.
Gilroy,P,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Consciousness,Harvard,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Gullestad M,Imagined sameness:Shifting notions of“us”and“them”,In: Ytrehus LA(ed). Forestillinger om den Andre. Kristiansand:Høyskoleforlaget,2001,pp.32-57.
Hall S,Introduction:Who Needs“Identity”?In: Hall S.and Du Gay P(ed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1996,pp.1-17,5-6.
Hall S(ed.),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London:Sage,1997.
Holmes D(ed.),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London:Sag,1997.
Ingrid Volkner,The Handbook of Global Media Research,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12,p.365.
I to M,Mobilizing the Imagination in Everyday Play:The Case of Japanese Media Mixes.In Livingstone S and Drotner K(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hildren,Media and Culture.London:Sage,2008,pp.397-412.
Jennifer M.,Brinferhoff,Digit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 Jonathan Gray,Cornel Sandvoss,and.CLee Harrington,Fandom-Ident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a Mediated World,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7,pp.10-11.
Karen E.Dill,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dia Psych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pp.449-452.
Kate C.Mclean and Moin Syed,The Oxford Handbook of Identity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pp.508-520.
Lefebvre,H,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Blackwell,1994.
Leopoldina Fortunati,Raul Perlierra and Jane Vincent,Migrant,Diaspora,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lobal Societies,Routledge,New York,2012,p.108.
McCaughey M,Ayers MD,Cyberactivism:Online Activ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Routledge,2003.
Moscovici,S.Jovchelovitch,&B.Wagoner(Eds.),Development as a Social Process: Contributions of Gerard Duveen,London: Routlege,2013,pp.191-193.
Naficy,H,Home,Exile,Homeland:Film,Media,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New York:Routledge,1999.
Nakamura L,Cybertypes: Race,Ethnicity and Identity on the Internet,New York:Routledge,2002.
Nakamura L,Digitizing Race: Visual Cultures of the Internet,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8.
Nelson A and Tu T,Technicolor:Race,Technology and Everyday Life,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1.
Nicholas Negroponte,Being Digital,Knopf Publishing Group,1997,p.98.
Noelle-Neumann,E,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2nd 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Noelle-Neumann,E,Die Schweigespirale,Öffentliche Meinung-Unsere soziale Haut.München:Langen Müller,2001.
Parikh,T.S,Mobile Phones may be the Right Devices for Supporting Developing World Accessibility,but is the www the Right Delivery Model?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ross-Disciplinary Workshop on Web Accessibility(W4A): Building the Mobile Web: Discovering Accessibility? Edinburgh,Uk,2006.
Silverstone,Roger,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London: Routledge,Media and Morality,Cambridge:Polity Press,2007,p.5.
Silverstone,Silverstone,Roger,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London:Routledge.Media and Morali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p.5.
Stevenson,N,Cultural Citizenship:Cosmopolitan Questions,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3.
Tajfel,H,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sity Press,1981,pp.14、23.
Tajfel,H,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London: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82,p.68.
Woodward,K.(ed.),Identity and Difference.London:SAGE,1997.
Wright,C,Mass Communicatio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New York:Random House,1986,p.125.
期刊
Abraham,R,Mobile Phon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the fishing Industry in India,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4,No.1,Febuary 2007.
Adi Kuntsman,Webs of Hate in Diasporic Cyberspaces:the Gaza Warin the Russian-language Blogosphere,Media,War&Conflict,No.3,Febuary 2010.
Ahmet Rustemli,In-group Favoritism among Native and Immigrant Turkish Cypriots: Trait Evaluation of Ingroup and Out-group Target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140,No.1,2000.
Albert Barque-Duran,Contemporary Morality: Moral Judgments in Digital Context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Vol.75,2017.
Alejandro Portes,The Two Meanings of Social Capital,Sociological Forum,March 2000.
Androutsopoulos JK,Multilingualism,Diaspora and the Internet: Codes and Identities on German-based Diaspora Websites,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No.10,2006.
Barbet Pearce W,Onputting Social Justice in the Discipline of Communication and Putting Enriched Concepts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and Practice,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No.2,1998.
Beate Schneider,Communicating Separation?Ethnic Media and Ethnic Journalists as Institutions of Integration in Germany,Journalism,No.2,2007.
Berg M,Seldas Andra Bröllop[Selda’s Second Wedding],Göteborg:Etnologiska Foreningen i Västsverige,1994.
Bergamim,Bagoaair P,Self-Categorization,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Group Self-Esteem as Distinct Aspects of Social Identity in the Organiz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39,No.4,2000.
Birgit Jentsch,Migrant Integration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New Settlement Countries: Thematic 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Vol.9,No.1,2007.
Blumenthet,M.M,Towardan Open-source Methodology:What Wecan Learn form the Blogospher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69,No.5,2005.
Borkert M,Cingolani P,Premazzi V,The State of the Art of Research in The EU on the Take Up and Use of ICT by Immigrants and Ethnic Minorities,Seville:Institute for Perspective Technological Studies.JRC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2009.
Bornewasser,Individual,Social Group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Some Conceptual Remarks on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87,Sep.1987.
Brah,Cartographies of Diaspora: Contesting Identities,London: Routledge,1996,p.208.
Brewer,M.B,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Ingroup Love or Outgroup Hat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55,No.3,1999.
Brown,Rupert,Intergroup Contact and Intergroup Attitudes:A Longitudinal Stud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Jul./Aug.2007.
Brune Y,Journalistikens Andra: Invandrare och Flyktingar i Nyheterna“Others”:Immigrants and refugees in the news.Nordicom-Information,No. 4,1997.
Caroline Barratt,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Shifting Identity and Migrant Youth In Uganda,the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Vol.50,No. 2,2013.
Chigona,W.,Beukes,D.,Vally,J.,&Tanner,M,Can Mobile In-ternet Help Alleviate Locial Exclusion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in Developing Countries,Vol.36,2009.
Christian Fuchs,Robert M.Bichler,Celina Raffl,Cyberethicsand Cooper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Sci Eng Ethics,Vol.15,2009.
3.R.McClure,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ies,Vol.13,No.2,1994.
Costarelli,Sandro,Call À,Cross-Dimension-Ambivalent In-Group Stereotypes:The Moderating Roles of Social Context of Stereotype Endorsement and In-Group Identification,Rose Mari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Oct.2007.
Cuddy,A.J.C.,Fiske,S.T.,Kwan,V.S.Y.,Glick,P.,Demoulin,S.,Leyens,J.-P.,..Ziegler,R,Stereotype Content Modelacross Cultures:Towards Universal Similarities and Some Differences.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48,No.1,2009.
Dan Caspi&Nelly Elias,Don’t Patronize Me:Media-byand Media-for Minorities,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No.1,2011.
David A.Wilder,Facilitation of Outgroup Stereotypes by Enhanced lngroup Identity,Jou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7,431-452 .Vol. 27,1991.
Deborah G.Johnson,Computer Systems:Moral Entities but not Moral Agents,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o.8,2006.
Deconchy,Jean-Pierre,Choppard-Lallee,Nathalie,Sife,Matthieu,Effects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Religious and National)Among Guinean Workers in France,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128,No.3,Jun.1988.
De Leeuw S and Rydin I,Migrant Children’s Digital Stories:Identity Formation and Self-representation through Media Produ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No.4,2007.
De Vreese,C.H.,&Boomgaarden,H.G,Media Message Flows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he Conditional Nature of Effectson Public Opin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Vol.33,No.1,2006.
Dewitte P,Homo Cybernatus.Migrants.com,Hommes&migrations1240:1,2002.
Diminescu D,The Connected Migrant: An Epistemological Manifesto,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No.4,2008.
Ding S,Digital Diaspora and National Image Building:A New Perspective on ChineseDiaspora Study in the Age of China’s Rise,Pacific Affairs,Vol.80,No.4,2007.
Domingo,D,Interactivity in the Daily Routines of Online Newsrooms:Dealin with an Testing The Spiral of Silence In The Virtual World,28 Uncomfortable Myth.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Vol.13,2008.
Duckitt,J,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Prejudice,New York: Praeger,1992.
Durante,Federica,Fiske,Susan T.,Kervyn,Nicolas,Cuddy,Amy J.C.,Akande,Adebowale,Nations’Income Inequality Predicts Ambivalence in Stereotype Content:How Societies Mindthe Gap,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Dec.,2013.
Elias Nand Lemish D,Spinning the Web of Identity:The Roles of the Internet in the Lives of Immigrant Adolescents,New Media&Society,Vol.11,No.4,2009.
Elias N and Shorer-Zeltser M,Immigrants of the World Unite?A Virtual Community of Russianspeaking Immigrants on the Web,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Vol.12,No.2,2006.
Eun-Ju Lee,Effects of Gendered Character Representation on Person Perception and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Vol.20,2004.
Everett A,Digital Diaspora: A Race for Cyberspace.Albany: SUNY Press,2009.
Figgou,L.,Sapountzis,A.,Bozatzis,N.,Gardikiotis,A.,&Pantazis,P,Constructing theStereotype of Immigrants’Criminality:Accounts of Fear and Risk Intalk about Immigration to Greece,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Vol.21,2011.
Filip Boen,Individual Versus Collective Responsesto Membership in a Low-Status Group:The Effects of Stability and Individual Ability,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Dec.2001.
Edna F.Einsiedel,GM Food Labeling the Interplay of Information,Social,and Institutional Trust,Science Communication,Vol.24,No.2,2002.
Fiske,S.T.,Cuddy,A.J.C.,&Glick,P,Univers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gnition: Warmth and compet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Vol. 11,No.2,2006.
Fiske,S.T.,Cuddy,A.J.C.,Glick,P.,& Xu,J,A Model of(often mixed)Stereotype Content: Competence and Warmth Respectively Follow from Perceived Status and Competi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82,No.6,2002.
Fiske,S.T.,Xu,J.,Cuddy,A.C.,&Glick,P,(Dis)respecting versus(Dis)liking: Status and Interdependence Predict Ambivalent Stereotypes of Competence and Warmth.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55,No. 3,1999.
Glynn,Carroll J,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the Internet:Selection of Online Content and the Percept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Climate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2012,pp.1-34.
Gray-Little,B.,&Hafdahl,A.R,Factors Influencing Racial Comparisons of Self-esteem: A Quantitative Review,Psychological Bulletin,Vol. 126,2000.
Hariz Halilovich,Bosnian Austrians:Accidental Migrantsin Trans-local and Cyber Spaces,Journal of Refugee Studies,Vol.26,No.4,2013.
Hartnett Stephen John,Communication,Social Justice,and Joyful Commitment,In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74,2010.
Hayes,A.F.,Uldall,B.,&Glynn,C.J,Validating the Willingness to Self-censor sale ⅱ:Inhibition of Option Expression in a Real Conversational Setting,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Measures,No.2,2010.
Henry Mainsah,“I could well have Said I was Norwegian but Nobody would Believe Me”:Ethnic Minority Youths’Eelf-representationon Social Network Sites,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No.2,2011.
Hofkirchner,W.,&Maier-Rabler,U,The Ethos of the Great Bifur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thics,No.2,2004.
Horton D.,Wohl R,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Observations on Intimacy at a Distance,Psychiatry,Vol.19,No.1,1956.
Ho,S.S.,&Mc Leod,D.M,Social-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n Opinion Expression in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Vol.35,No.2,2008.
Inga Jasinskaja-Lahti,Tuuli Anna Mahonen and Karmela Liebkind,Identity and Attitudinal Reactions to Perceptions of Inter-group Interactions among Ethnic Migrants:A Longitudinal Study,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51,2012.
Iqbal,T.,&Samarajiva,R,Who’s Got the Phone?Gender and the Use of the Telepho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New Media&Society,Vol.12,No.4,2010.
Jennifer M.Brinkerhoff,Digital Diasporas’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Power:the Case of Tibet Board,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38,2012.
Jong Hyuk Lee,Influence of Poll Results on the Advocates’Political Discourse:An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Analysis Debates to Online Messages in the 2002 KoreanPresidential Election,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 14,No.1,2004.
Kadianaki,I,The Transformative Effects of Stigma:Coping Strategies as Meaningmaking Efforts for Immigrants Living in Greece,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Vol.24,2014.
Katy E.Pearce1&Ronald E.Rice,Digital Divides From Access to Activities:Comparing mobile and Personal Computer Internet User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63,721-744.Vol.63,2013.
Kolko B,Nakamura L and Rodman G,Race in Cyberspace,New York:Routledge,2000.
Kwan Min,L,Effects of Internet Useon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Efficacy,Cyber Psychology&Behavior,Vol.9,No.4,2006.
Laguerre M,Homeland Political Crisis,the Virtual Diasporic Public Sphere and Diasporic Politics,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Anthropology,Vol. 10,No.1,2005.
Leach,C. W.,N. Ellemers,and M. Barreto,Group Virtue: The Importanc eof Morality(vs.Competence and Sociability)in the Positive Evaluation of In-Grou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ersonality,Vol.93,No. 2,2007.
Lemyre L.&Smith,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and Self-esteem in the Minimal Group Paradig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 49,1985.
Levitt P,De Wind J,Vertovec S(eds),Transnational Migr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37,No. 3,2003.
Lisa McEntee-Atalianis and Franco Zappettini,Networked Idetities Changing Representations of Europeanness,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No.4,2014.
Luciano Floridi and J.W.Sanders,Artificial Evil and the Foundation of Computer Ethics,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o.3,2001.
Lum,1996;Naficy,1999;Yin,2013;Lum,C.M.1996.In Search of a Voice: Karaok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Mackey A,A Social Actor Conception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Reputation,Businessand Society,Vol.41,No.4,2002.
Martin,B.L.,&Abbott,E,Mobile Phones and Rural Livelihoods:Diffusion,Uses,and Perceived Impacts among Farmersin Rural Uganda,Information 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7,No.4,2011.
Michael B.Aguilera and Douglas S.Massey,Social Capital and the Wages of Mexican Migrants:New Hypotheses and Tests,Social Forces,Dec.2003.
Mortensen M,Trenz HJ,Media Morality And Visual Icons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Alan Kurdi And the Emergence of an Impromptu Public of Moral Spectatorship,Avnost the Public,No.4,2016.
Muhtaseb,A,&Frey,L.R,Arab Americans’Motives for Using the Internet as a Functional Media Alternative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U.S.public Opinion,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Vol.13,No.3,2008.
Myra Macdonald,British Muslims,Memory and Identity:Representations in British Film and Television Documentary,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No.4,2011.
Myria Georgiou,Introduction:Gender,Migration and the Media,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No.5,2012.
Nicola Mai,The Albanian Diaspora-in-the-Making:Media,Migr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No.3,2005.
Noelle-Neumann,E,The Spiral of Silence: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24,1974.
Noelle-Neumann,E,Turbulences in the Climate of Opinion:Method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41,No.2,1977.
Noelle-Neumann,E,The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The Concept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Communication Yearbook,Vol.14,1991.
Osti,G,Mobilita Geografica e Sociale Delie Classi Agricole,Studi di Sociologia,Vol.29,1991.
Paasi,A,Deconstructing Regions:Notes on the Scales of Spatial Life,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Vol.23,1991.
Park,Hee Sun; Yun,Doshik; Choi,Hye Jeong,Lee,Hye Eun,Lee,Dong Wook,Ahn,Jiyoun,Social Identity,Attribution,and Emotion:Comparisons of Americans,Korean Americans and Korea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Oct.,2013.
Pittinsky,T.L.,Shih,M.,& Ambady,N,Identity Daptiveness:Affect Across Multiple Identities,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55,1999.
Postmes,T.,Spears,R.,& Lea,M,Breaching or Building Social Boundaries. Side - effects of Computer - 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Vol.25,1998.
Postmes,T.,Spears,R.,& Lea,M,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Effects of Depersonalization,Group Dynamics,No.6,2002.
Portes,Alejandro,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Annual Sociology,Vol.24,1998.
Press Wire,Radio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2012 Report Provides an In Depth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 Particular Segment of the Media and Telecoms Industry,M2PressWIRE,Jan.2013.
Ringdal,K,Migration and Status Attainment Among Norwegian Men,Acta Sociologica,Apr.1993.
Robinson.J,DiMaggio.P,and Hargittai,E,New Social Survey Perspectives on the Digital Divide,IT&Society,Vol.5,No.1,2003.
Rubin A M,Perse E M,Audience Activity and Soap Opera Involvement:A Uses and Effects Investig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No. 2,1987.
Rusi Jaspal&Marco Cinnirella,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British Muslims and Hybridised Threats to Identity,Contemporary Islam,No.4,2010.
Sarah Todd and Rob Lawson,Lifestyle Segmentation and Museum/Gallery Visiting Behaviou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Vol.6,No.3,2001.
Sari Pietik¨ainen and Jaana Hujanen,At the Crossroads of Ethnicity,Place and Identity:Representations of Northern Peopleand Regions in Finnish News Discourse,Media,Culture&Society,Vol.25,2003.
Sellers,R.M.,Rowley,S.A.J.,Chavous,T.M.,Shelton,J.N.,&Smith,M.A,Multidimensional Inventory of Black Identity: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Reliability and Construct Valid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73,1998.
Singer,B.J,The Socially Responsible Existentialist: A Normative Emphasis for Journalists in a New Media Environment,Journalism Studies,Vol.7,No.1,2006.
Steven D.Brown,Peter lunt,A Genealogy of the Social Identity Tradition:Deleuze and Guattari and Social Psychology,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Mar.2002.
Stockdale,E,Rural Out-Migration:Community Consequences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s,Sociologia Ruralis,Mar.2004.
Suarez Villegas,Juan Carlos,ICT and Journalistic Deontology: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Native Media,Profesional Dela Informacion,No.4,2015.
Susan Broadhurst and Josephine Machon,Identity Performance and Technology Practices of Empowerment,Embodiment and Technicity,Palgrave Mac-millan,2012.
Tajfei,H,Cognitive aspects of prejudice,Journal of Social Issues,Vol. 25,1969.
Tafel.H,Cognitive and Affective Aspects of Children’s National Attitudes,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Jun.1971.
Tafel.H,“Social categorization”,English manuscript of“lacatégroisation social”.ins.Moscvici(ed.)Introduction à la psychologie sociale,Vol.1,972a.Pairs:Larousse.
Tajfel,H,Intergroup Behavior,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Change,Katz-Newcomb Lectures,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1974.
Tajfel,H,The Exit of Social Mobility and the Voice of Social Change:Notes on the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Vol.14,No.2,1975.
Teresa Graziano,The Tunisian Diaspora: Between“Digital Riots”and Web Activism,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No.4,2012.
Tubau Stu.Ner Douglas B.Holt,Dominated Consumer Acculturation: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or Migransut Women’s Consumer Identity Projects in a Turkish Squatter,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Inc.Vol.34,June2007.
Turner,J.C,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Identity:Some Prospects for Intergroup Behavio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No.5,1975.
Ustuner,Tuba; Holt,Douglas B,Dominated Consumer Acculturation: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or Migrant Women’s Consumer Identity Projects in a Turkish Squatter,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Jun.2007.
Ward,I.,and Cahill,I,Old and New Media:Blog in the Third Age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Austral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34,No. 3,2007.
Wendy van Rijswijki,Nick Hopkinsi and Hannah Johnston,The Role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dentity Threat in the Perception of Migrants,Journal 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Vol.19,2009.
Wiborg,A,En Ambivalent Reise I Etflertydig Landskap:Ungefra Distriktene I Hoyere Utdannelse,Tromso:Institutt for Sosialantropologi,2003.
Witschge,T,Representation and Inclusion in the Online Debate:The Is-sue of Honor Killings,Europe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Education Association,Vol.7,No.3,2007.
Yang,C,The Use of the Internet among Academic Gay Communities in Taiwan:AnExploratory Study,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Vol. 3,No.2,2000.
Yang G,the Internet and the Rise of a Transnational Chinese Cultural Sphere,Media,Culture&Society,Vol.25,2003.
Zainudeen,A.,&Ratnadiwakara,D,Are the Poor Stuck in Voice?Conditions forAdoption of More-than-voice Mobile Services,Information 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7,No.3,2011.
Zillien.N and Hargittai.E,Digital Distinction:Status-specific Types of Internet Usage,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ol.90,No.2,2009.
其他
Boyd D and Ellison NNB,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 and Scholarship.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Availableat:http://jcmc.indiana.edu/vol13/issue1/boyd.ellison.html.
Cuddy,A.J.C.,Fiske,S.T.,&Glick,P,The BIAS map:Behaviors from Intergroup Affect and Stereotyp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94,No.4,2007.doi:10.1037/0022-3514.92.4.631.
Dervin B.An overview of sense-makingresearch:concepts,methods and results to date[EB/OL].http://faculty.washington.edu/wpratt/MEBI598/Methods/An%20Overview%20of%20Sense-Making%20Research%201983a.htm,2014-06-20.
Leffingwell,Social Sciences Commentary:Partisans View Media Coverageas“Biased”,Even When Neutral,20,2001,http://www.researchandmarkets.com/research/l7tbmn/radio_industry_in Miller H and Mather R,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WWW Home Pag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IRSS 98 Conference,1998.Available at:www.sosig.ac.uk/iriss/papers/paper21.htm.
Norris,Pippa,The Digital Divide,Cambridge:Cambridge Press,October,2001,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4331863.stm.
Rainie,L,The Sate of Blogging.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 Pew Research center.Retrieved March,20,2009,from http://www.pewinternet.org/.
Zurawski N,Ethnicity and the Internet in a Global Society,Available at:www.uni-muenster.de/PeaCon/zurawski/inet96.html,1996.
中文著作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陈志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荷]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卡尔·波拉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澳]迈克尔·A.豪格、[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于海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葡]菲利佩·卡雷拉·达·席尔瓦:《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论符号权力》,吴飞、贺照田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管健、高文珺、俞容龄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邵培仁等:《媒介理论前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刘东主编,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年版。
[比利时]威谦·杜瓦斯:《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赵蜜、刘保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约瑟夫·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中文期刊
包敦安:《虚拟交易社区浏览者与发帖者类社会互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13年第1期。
柴民权、管健:《代际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管理基于刻板印象威胁应对策略的视角》,《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柴民权、管健:《群际关系的社会结构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管理策略》,《心理学探新》2015年第4期。
操家齐:《合力赋权:富士康后危机时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动力来源的一个解释框架》,《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
曹茸、刘家益:《传播学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探析——以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典型地区为例》,《前沿》2013年第15期。
曹维斯:《上海中产阶层的媒介认同与阶层身份自我认同》,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车晨、成颖、柯青:《意义建构理论研究综述》,《情报科学》2016年第6期。
陈铎、张继明、沈丽莉、廖振华:《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社交焦虑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2期。
陈芳:《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探讨》,《中国报业》2012年第4期。
陈福平:《信息区隔与网络赋权——从互联网使用差异到在线公民参与》“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2012年12月14日。
陈刚:《“不确定性”的沟通:“转基因论争”传播的议题竞争、话语秩序与媒介的知识再生产》,《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7期。
陈浩:《新媒体事件中网络社群的自我赋权——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例》,《新闻前哨》2008年第12期。
陈浩然、刘敏华:《社会弱势群体网络化利益表达:风险与应对》,《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
陈婧:《农民工:加速“梯度赋权”化解“逆城市化”》,《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1月11日第010版。
陈静静:《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的建构——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为例》,《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2期。
陈开举:《话语权的文化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明珠:《媒体再现与认同政治》,《中国传媒报告》2003年第4期。
陈奇佳:《大众媒介与现代主体的镜像化再生产》,《文艺研究》2004年第56期。
陈强、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反沉默螺旋研究——以“中华女事件”为例》,《情报杂志》2010年第8期。
陈思曼:《网络空间的自我赋权》,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5年。
陈食霖:《“道义论”抑或“功利论”:生态伦理学的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陈锐:《20世纪国外道义逻辑研究进展》,《哲学动态》2001年第2期。
陈韵博:《新一代农民工使用QQ建立的社会网络分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8期。
陈韵博:《新媒体赋权:新生代农民工对QQ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8期。
程婕婷、管健、汪新建:《共识性歧视与刻板印象:以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群体为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4期。
崔娇娇:《新媒介赋权与连接性行动:公益众筹的网络动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6年。
崔丽霞:《“推拉理论”视阈下我国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动因探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崔岩:《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邓玮:《话语赋权: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新路径》,《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3期。
邓欣媚、林佳、曹敏莹、黄玄凤:《内群偏私:自我锚定还是社会认同?》,《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第5期。
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丁未、田阡:《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1期。
丁倩、魏华、张永欣、周宗奎:《自我隐瞒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2期。
丁卓菁、沈勤:《城市老年群体的新媒体使用与角色认知》,《当代传播》2013年第6期。
董晨晨、方骏:《微博中的“粉都”:一个准社会交往的视角——“学习粉丝团”个案分析》,“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2013年12月19日。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董雪:《从讨薪看农民工的维权行为——以越轨行为为视角》,《城市地理》2014年第14期。
董延芳:《不同情境下的农民工维权行动偏好》,《农业技术经济》2016年第6期。
邓鹏:《建构身份认同:论网络语言符号的社会区隔功能》,《新闻世界》2015年第8期。
杜立婷、刘晶晶:《构建网络和谐———网络赋权现象的传播学分析》,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天津,2013年。
段瑞群:《“微博信访”:利益表达新渠道》,《人民法院报》2011年8月11日第002版。
寇浩宁、李平菊:《二元劳动力市场、社会排斥与户籍分层——对进城农民工的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
范鼓、余奇敏:《电视民生新闻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基于湖北电视〈经视直播〉 的个案分析》,《南方论刊》2016年第1期。
范叶超:《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惰距》,《黑河学刊》2011年第2期。
范莹滢:《浅析社交媒体环境下农民工群体的环境认知模式》,《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0期。
方建移:《受众准社会交往的心理学解读》,《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4期。
方建移、葛进平:《老年人的媒介接触与准社会交往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方建移、葛进平、章洁:《缺陷范式抑或通用范式——准社会交往研究述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方启雄:《新闻传媒与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冯红霞:《成人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研究综述》,《职教论坛》2015年第6期。
冯敏良:《重残人士准社会交往研究》,《长白学刊》2015年第4期。
冯雪梅:《网络用户信息检索焦虑研究》,《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4期。
符平:《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高涵:《媒介使用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构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高海燕:《我国农民工自我归类模式的理论研究——基于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合过程分析》,《南方人口》2005年第2期。
高明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修正与发展——源于大学生群体样本的调查结果》,《社会》2010年第5期。
高婷、纪琳、高玉真:《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关系的调查研究》,《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高宪春:《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9日第A08版。
高宪春:《新媒介传播语境下的网络社群“正义观”及影响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高亚东、曹成刚、刘瑞、岳彩:《新生代农民工农民身份认同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1期。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高中建:《“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现状研究——以河南8个城市的调查数据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9期。
甘韵矶:《新媒介赋权下媒体人微信公号的价值》,《青年记者》2015年第23期。
甘智钢:《大众传媒塑造、凝聚的中产阶层》,《出版发行研究》2015年第7期。
葛进平、方建移:《受众准社会交往量表编制与检验》,《新闻界》2010年第6期。
管健:《信息过剩时代,“网络焦虑”求解》,《人民论坛》2009年第3期。
管健:《社会认同复杂性与认同管理策略探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管健、柴民权:《外来务工女性刻板印象威胁的应对策略与认同管理》,《心理科学》2013年第4期。
管雷:《网络时代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的换代与转型》,《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
龚俊朋:《论社会流动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需求》,《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郭彩霞:《大众媒介与转型期的社会认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郭菲、张展新:《农民工新政下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来自中国四大城市的证据》,《人口研究》2013年第3期。
郭科、陈倩:《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状况的实证研究——以西安市为例》,《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郭鹏:《弱势群体网络利益表达的困境及其消解》,《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9期。
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郭星华、李飞:《漂迫与寻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二重性》,《人口研究》2009年第6期。
韩鸿:《参与式影像与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参与式影像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韩啸、涂文琴、谭婧:《国内外准社会交往研究现状与格局: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东南传播》2016年第5期。
何亭:《身份认同的建构:网络媒介生态下艺术社会关系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何晓红:《变迁与分化——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差异与社会流动探析——基于H省一个农民工家庭流动的实证调研》,《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和树俊:《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情报工程》2016年第12期。
胡存明、李长瑾:《大学生网络行为与抑郁焦虑的关系》,《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11期。
胡宏伟、曹杨、吕伟、叶玲:《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胡宏伟、李冰水、曹杨、吕伟:《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联动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胡建敏:《意义的归宿——基于罗兰巴特符号学、文本思想的探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胡晓红:《社会记忆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以S村若干新生代农民工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9期。
胡旭:《利益表达内涵、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利益表达文献综述》,《中国市场》2011年第1期。
黄斌欢:《双重脱嵌与新生代农民工的阶级形成》,《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2期。
黄海蓉:《论弱势群体的构成与暴力性利益表达的相关性》《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4期。
黄晗:《网络赋权与公民环境行动——以PM2.5公民环境异议为例》,《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4期。
黄京华、常宁:《新媒体环境下沉默螺旋理论的复杂表现》,《现代传播》2014年第6期。
黄建新:《社会流动视角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黄岩:《农民工赋权与跨国网络的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组织调查》,《调研世界》2008年第5期。
黄月琴:《“弱者”与新媒介赋权研究——基于关系维度的述评》,《新闻记者》2015年第7期。
黄振辉、王金红:《捍卫底线正义:农民工维权抗争行动的道义政治学解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侯斐斐:《探索网络舆论中的沉默螺旋现象——以天涯论坛为例》,《学理论》2013年第5期。
茄学萍、糟艳丽:《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焦虑水平的调查研究》,《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蒋建国:《网络族群:自我认同、身份区隔与亚文化传播》,《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季孝龙:《“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的身份研究》,《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季文等:《农民工流动、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焦德武:《网络议程设置与网民自我赋权》,《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金萍:《农民工与“城里人”群际心理关系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金萍:《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保障》,《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
金晓彤、崔宏静:《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建构与炫耀性消费的悖反性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4期。
姜典航:《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姜永志、王海霞、白晓丽:《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关系: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的中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期。
靖鸣、臧诚:《媒介融合时代信息流动模式、分众化传播及媒体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
景星维、吴满意:《试论网络认同的基本内涵、生成过程与价值》,《天府新论》2014年第5期。
康红梅:《社会排斥视域下底层群体生存困境的形塑机制研究——以环卫农民工为例》,《人口与发展》2015年第3期。
兰玉娟、佐斌:《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2期。
郎晓波、俞云峰:《农民工融入当地社区的壁垒及实践策略研究——基于对农民工与社区居民群际关系的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李爱晖:《媒介认同概念的界定、来源与辨析》,《当代传播》2015年第1期。
李超、吴宇恒、覃飙:《中国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变迁:2003—2013年》,《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第1期。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基于深圳市龙岗区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
李慧中、陈琴玲:《经济转型、职业分层与中国农民工社会态度》,《学海》2012年第4期。
李娟:《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在新闻媒体中的表达》,《传媒》2015年第7期上。
李俊俊:《赋权与增能: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的根本途径》,《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李锦:《刻板印象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嬗变》,《青年记者》2008年11月中。
李鲤:《媒介庆典中的身份生产与社会认同——兼谈“影响中国”年度人物的价值观呈现》,《今传媒》2015年第2期。
李路路:《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中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2期。
李巧群:《准社会互动视角下微博意见领袖与粉丝关系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5年第3期。
李盼君:《赛博空间:反思“第二媒介时代”的身份认同》,《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强:《中国亟待开放农民工步入社会中间阶层的通道》,《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第2期。
李强、龙文进:《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2期。
李尚旗:《农民工利益表达的行动选择分析》,《理论导刊》2012年第2期。
李椒清、孙郁美、莫书亮:《大学生病理性网络使用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等的关系》,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2009-11-05。
李晚莲:《社会变迁与职业代际流动差异:社会分层的视角》,《求索》2010年第6期。
李伟、田建安:《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与工作状况探析——基于山西省6座城市的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7期。
李霞:《论当今媒体道义担当之迫切性——由干露露事件想到的》,《学理论》2013年第10期。
李欣、詹小路:《利益表达中的大众媒介之困境与优势》,《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李学孟:《媒介正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5年。
李学孟:《媒介正义:自由与秩序的张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李艳红:《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李玉玲、曹锦丹:《信息焦虑的概念界定》,《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第2期。
李远福、傅钢善:《大学生网络学习焦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网络学习者特征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
李桢:《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年。
廖伟、施春华:《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行为的关系》,《医学研究杂志》2016年第1期。
梁辉:《信息社会进程中农民工的人际传播网络与城市融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期。
梁伟军:《转型期农民工与受雇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85位农民工的调查》,《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第4期。
梁德友:《论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结构与社会学分类》,《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3期。
林纲:《网络新闻语篇中价值观偏移的社会刻板印象及其生成机制》,《新闻界》2012年第11期。
林莺:《中国当前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与维护——基于话语权角度的分析》,《东南学术》2011年第3期。
刘春明:《新媒体时代农民工维权现状研究——评自媒体时代农民工维权表达研究》,《新闻战线》2016年第2期。
刘大毅:《沈阳市总工会用“互联网+”做服务农民工大文章:2万余名农民工手机刷卡能维权》,《辽宁日报》2016年4月26日第002版。
刘芳:《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认同、社会表征与符号再生产——以“南京义工联”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8期。
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刘辉:《转型期农民工工作满意度问题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9期。
柳季埼:《大学生政治信任、媒介接触与网络群体事件参与行为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刘晶晶:《公共传播视野下我国网络赋权的传播特征》,《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第2期。
刘林平、孙中伟:《劳动权益:珠三角农民工状况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刘培森、尹希果:《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社会》2016年第4期。
刘威:《“朝向底层”与“深度在场”——转型社会的社会学立场及其底层关怀》,《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刘晓慧:《从偶像到明星——媒介角色与大学生虚拟社会化》,《传媒观察》2012年第9期。
刘湘萍:《市场区隔动因与媒介的“阶层塑成”功能——以城市报纸房地产广告为例》,《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第4期。
刘燕:《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新闻记者》2009年第3期。
刘兆延、张淑华:《农民工城市心理体验对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龙慧君:《“数字知沟”环境下廉价智能手机的生存优势》,《新闻世界》2013年第4期。
卢海阳、梁海兵:《“城市人”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身份经济学视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卢艳香:《媒体该如何守住“铁肩担道义”的风骨》,《人民论坛》2017年第2期。
鲁曼:《丑闻之后:名人形象修复的准社会互动关系考察——以“文章出轨门”为例》,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安徽合肥,2015年12月。
陆旻旸:《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缺失现象的传播学解读——以农民工为例》,《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4期。
陆益龙:《社会需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均衡点分析》,《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新闻大学》2010年第2期。
罗天莹、连静燕:《农民工利益表达中NGO的作用机制及局限性——基于赋权理论和“珠三角”的考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罗永雄:《新媒介文化影响下的图像霸权症候与自我认同的变迁》,《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马燕:《“准社会交往”视阈下虚拟社交的传播效果分析——基于微博用户的调查》,《东南传播》2014年第11期。
马忠国:《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路径研究》,《特区经济》2009年第12期。
麦尚文、王昕:《媒介情感力生产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 社会传播机制及效应调查分析》,《电视研究》2009年第6期。
毛良斌:《基于微博的准社会交往:理论基础及研究模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
孟威:《新媒体语境下对“反沉默螺旋”现象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8期。
潘琼、田波澜:《媒介话语与社会认同》,《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
秦海霞:《从社会认同到自我认同——农民工主体意识变化研究》,《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11期。
滕朋:《建构与赋权:城市主流媒体中的农民工镜像》,《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邱鸿博、赵卫华:《社会分层视角下对农民工落户城镇意愿的分析》,《南方农村》2013年第6期。
姚进忠、巨东红:《立体赋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12期。
任美葳:《农民工与城市人内隐身份认同、自我污名和攻击性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邵培仁、范红霞:《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
邵书龙:《国家、教育分层与农民工子女社会流动:contain机制下的阶层再生产》,《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石坤:《“弱者”的反抗——媒介赋权视角下的魏则西事件》,《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3期。
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石义彬、熊慧、彭彪:《文化身份认同演变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
师曾志、杨睿:《从“马航失联事件”恐惧奇观看新媒介赋权下的情感话语实践与互联网治理》,《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2014年第1期。
师曾志、杨睿:《新媒介赋权下的情感话语实践与互联网治理——以“马航失联事件”引发的恐惧奇观为例》,《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期。
宋辰婷、王小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关系与自我认同》,《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宋红岩:《农民工新媒介参与和利益表达调研与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6期。
宋红岩:《网络权力的生成、冲突与道义》,《江淮论坛》2013年第3期。
宋红岩:《“数字知沟”抑或“信息赋权”?——基于长三角农民工手机使用的调研研究》,《现代传播》2016年第6期。
宋晓晴、赵杨:《网络消费情境下品牌产品感官感知实证研究——基于具身认知视角》,《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20期。
宋晓晴、赵杨、孙习祥:《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网络消费触觉弥补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5年第4期。
孙琼如、侯志阳:《新媒体赋权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发展》,《东岳论丛》2016年第7期。
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秋季号。
孙秀娟:《农民工上向社会流动空间分析》,《人口学刊》2007年第4期。
孙玉娟、潘文华:《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透视及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和重构》,《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1期。
孙永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实证介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孙中伟:《从“个体赋权”迈向“集体赋权”与“个体赋能”:21世纪以来中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路径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谭文若:《“蚁族”群体在网络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构建》,《新闻界》2013年第23期。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陶峰、勇晏萍:《大学生网络信息焦虑的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第6期上。
涂兵兰:《阐释者:在道义和功利之间》,《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涂敏霞:《从“生存”到“发展”——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粉》,《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8期。
王曌:《媒介功能与社会认同》,《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8期。
王爱民:《论网络媒介受众认同问题》,《求索》2005年第1期。
王爱玲:《媒介技术:赋权与重新赋权》,《文化学刊》2011年第3期。
王成林、徐华:《认知能力、互联网鸿沟对农民工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基于CFPS2010数据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3年第4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春枝、高娃、孙淑清:《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测度——呼和浩特市的调查》,《现代营销》(学院版)2013年第7期。
王单:《利益与道义的博弈——聚焦媒体话语霸权》,《广告大观》2005年第3期。
王立洲:《农民工媒介表达失语现象的经济学透视》,《当代经济》2008年第9期。
王高贺:《沉与浮: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困境及其突破》,《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2010年7月。
王桂新:《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王宏昌:《“沉默的螺旋”与弱势群体媒体话语权的关联辨析》,《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王金红、黄振辉:《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的实证分析》,《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王莉、邹泓:《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网络成瘾与日常问题行为的关系》,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年11月5日。
王立皓、童辉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交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第2期。
王力平:《关系与身份: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与动机》,《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王静:《25—54岁受众媒体接触的群体特征与需求》,《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1期上。
王全权、陈相雨:《网络赋权与环境抗争》,《江海学刊》2013年第4期。
王瑞乐、杨琪、胡志海:《网络新闻对网民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黄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王圣贺、李彬:《浅谈新生代农民工网络素养的发展变化》,《新闻传播》2013年第6期。
王士军、彭忠良:《论移动新媒体破解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饥渴的机遇与挑战》,《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王淑华:《媒介“减权”·网络恐惧·自我区隔——杭州家政女性的媒介接触和使用实践分析》,《浙江传媒学院》2016年第1期。
王文娟:《新媒体与农民工的维权表达》,《理论界》2014年第10期。
王小红:《教育社会分层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9期。
王锡苓、汪舒、苑婧:《农民工的自我赋权与影响:以北京朝阳区皮村为个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
王逊:《难以跨越的“数字知沟”——新生代农民工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前沿》2013年第4期。
王永菁、段俐敏:《网络具身文化与网络人—机交互系统安全探析》,《科技传播》2014年第6期下。
王真:《从街头到网络:赋权理论视角下的女性权利倡导——以“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女性行动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汪新建、柴民权:《从社会结构到主体建构: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的路径转向与融合期待》,《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文远竹:《微博维权与底层抗争》,《青年记者》2013年第34期。
吴鼎铭:《流动空间:媒介技术与社会重组关系研究的关键概念》,《东南传播》2013年第6期。
吴建平、风笑天:《身体、焦虑与网络》,《社会》2003年第6期。
吴君:《网络传播对中国大学生对日刻板印象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1年。
吴麟:《主体性表达缺失: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话语权》,《青年研究》2013年第4期。
吴祁:《社会分层对进城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初探》,《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吴薇:《社会支配倾向与阶层刻板印象的关系研究》,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南京,2013年11月1日。
肖凤良:《从康德到罗尔斯——道义论的历史进路及其理论局限》,《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邢虹文:《文化的区隔:电视文化与社会分化》,《社会》2004年第8期。
邢虹文:《受众的社会分化与社会认同的重构——基于上海电视媒介的现实路径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11年。
邢虹文、王琴琴:《电视媒介、阶层意识及其认同的塑造——基于上海市民调查的分析》,《当代传播》2012年第5期。
徐鸣:《道义论视域中的商业广告伦理构建》,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12年。
徐盈艳、黄晓星:《网络与阶层的双重区隔——内地优才在港融入网络的差异》,《南方人口》2010年第5期。
徐玉文:《媒介传播中的新兴词汇探究——以社会认同模式下的“女汉子”为例》,《西部广播电视》2014年第5期。
许永:《论媒介在中国社会阶层流动中的作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严励、邱理:《从网络传播的阶层分化到自媒体时代的文化壁垒——数字知沟发展形态的演变与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6期。
谢垚凡、申鹏:《基于内部分化视角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闫超:《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2年。
杨华:《网络言论的赋权与侵权》,《前沿》2012年第22期。
杨嫚:《媒介与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认同》,《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杨忠厚:《从抗震救灾报道看媒体道义担当》,《新闻传播》2009年第8期。
叶伏华:《江西农村不同受众群体接触媒介状况调查报告》,《声屏世界》2001年第11期。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
叶艳芳、杨丹:《社会分层背景下的新闻媒介信息倾斜及其对策》,《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
叶育登、胡记芳:《民工社会认同形成机制探析——基于群际传播视角》,《西北人口》2008年第4期。
阴军莉、陈东霞:《受众与媒介人物准社会关系的研究进展——我国受众心理研究新视阈》,《新闻界》2011年第8期。
俞晶晶、孔雷:《“80后”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现代视听》2012年第7期。
余阳、刘瑞超:《担社会道义展媒体风采:关于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求学的调查”》,《中华新闻报》2004年3月17日第T00版。
员立亭:《秉赋特征差异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图书馆》2016年第4期。
袁瑾:《媒介转型与当代认同性的变迁》,《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云晴、吴秀玲:《网络时代的认识焦虑和真相探究》,《大众心理学》2015年第5期。
于建嵘:《利益表达、法定秩序与社会习惯——对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行为取向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6期。
于建嵘:《转型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领导者》2008年第2期。
岳志颖:《新媒体背景下的准社会交往现象简析》,《新闻传播》2015年第1期。
赵禄:《从年中国网络热点事件中看社会道义的传播》,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张波:《新媒介赋权及其关联效应》,《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张春霞:《电视媒介与认同建构——以西北边疆多民族地区为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张晗、卢嘉杰:《从媒介消费到社交联系:跨媒介环境下澳大利亚华人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新取向》,《文化与传播》2014年第1期。
张金海、周丽玲、李博:《沉默的螺旋与意见表达——以抵制“家乐福”事件为例》,《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
张洁:《“富二代”“官二代”媒介话语建构的共振与差异(2004—2012)》,《现代传播》2013年第3期。
张婕:《赋权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表达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6年。
章洁、方建移:《从偏执追星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浙江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当代传播》2007年第5期。
张丽琴:《底层抗争策略的确立与变换诱因分析——对一个维权组织的持续性观察》,《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张伦、祝建华:《瓶颈效应还是马太效应——数字知沟指数演化的跨国比较分析》,《科学与社会》2013年第3期。
张青、李宝艳:《网络媒体影响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张平、裴晓军:《准社会关系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价值、意义与方法》,《东南传播》2014年第7期。
张胜志:《表达阙如与黑夜政治——利益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2期。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1期。
张卫东:《意指:意义及意义的产生机制——罗兰·巴特语言哲学思想述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张伟涛:《当代道义论权利理论评析》,《人民论坛》2014年第11期。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张文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2年。
张雪筠:《“群体性排斥与部分的接纳”——市民与农民工群际关系的实证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张秀玉:《济南市农民工媒介素养调查》,《青年记者》2013年第2期。
翟丹阳:《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网络恶搞”的媒介认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曾一果:《身份的标识:大众媒介与都市空间的再生产》,“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2012年12月14日。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不能被赋权的群体》,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4年。
郑素侠:《传媒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的角色与责任——基于中层组织理论的视角》,《新闻爱好者》2012年12月(下半月)。
郑欣、衣旭峰:《风险适应与媒介赋权: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充电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郑欣、王悦:《新媒体赋权: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研究》,《当代传播》2014年第2期。
字秀春:《指尖上的道义——从四个报道看网络媒体的职业道德失范》,《中国报业》2012年第8期(下)。
朱珉旭:《网络交往环境下的个人态度与意见表达——沉默的螺旋理论之检视与修正》,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2年。
朱秀凌:《未成年人的电视使用与准社会交往》,《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3期。
朱秀凌:《未成年人的依恋类型——电视观看与准社会交往》,《新闻界》2014年第4期。
朱逸、李秀玫、郑雯:《网络赋权的双重性:形式化增能与实质性缺失——基于对社会底层群体的观察》,《天府新论》2015年第5期。
郑傲:《网络事件的形成与刻板印象——以天涯社区“六大家族”网络事件为例》,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年。
郑显亮:《乐观人格、焦虑、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关系的结构模型》,《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11期。
周葆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周葆华、吕舒宁:《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周根红:《网络文化的价值转型与认同焦虑》,《学理审视》2010年第7期。
周根红:《亚运会媒介事件与城市文化认同》,《现代视听》2011年第3期。
周根红:《网络参与的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中国教育报》2016年4月28日第005版。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社会》2004年第5期。
周建达:《道义救助危机的过程叙事、实践反思及制度重构——基于延伸个案的分析进路》,《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周丽蓉:《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认同批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2013年。
周芸:《山寨手机与青年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身份建构——来自文化视角的分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1期。
钟世潋、樊逾:《全媒体背景下农民工媒介素养提升策略浅析》,《科技视界》2013年第5期。
褚荣伟、熊易寒、邹怡:《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社会》2014年第4期。
曾寿梅:《新常态下农民工维权事件新闻报道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4期。
徐放:《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职业技能教育》2016年第7期。
许传新、许若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5期。
许德友:《中国农民工现阶段的社会流动——基于社会流动渠道的理论解释》,《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严征、彭安辉、张丽荣、刘丰丰:《流动经历对城市农民工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9期。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于建嵘:《中国阶层分裂源于格式化的排斥性体制》,《中国经营报》2010年5月21日第10版。
赵莹莹:《身份·空间·关系——对城市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人际传播视角解读》,《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13期。
赵晔琴、孟兆敏:《流动人口的社会分层与居住质量——基于上海市长宁区“六普”数据的分析》,《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5期。
赵永萍、张进辅:《群体关系对不同效价的刻板印象信息传递的影响:系列再生法的证据》,《心理科学》2013年第3期。
赵潞:《刻板印象研究综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赵志鸿:《论影响城市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四个维度》,《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第8期。
赵智晶、吴秀敏、陈科宇、杨易:《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实证分析——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张金霞:《浅谈农民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2008年。
张静:《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张力、孙鹏:《城乡差距、社会分层与农民工流动问题》,《财贸研究》2013年第6期。
张璐、黄溪、惠源:《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张永丽、郭天龙:《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第3期。
张咏梅、李文武:《农民工身份的自我认同——以兰州市为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张展新:《农民工市民化取向:放松城镇落户还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郑耀抚:《青年农民工的城市生活体验与身份认同》,《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朱志仙、张广胜:《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民工职业分层》,《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左鹏、吴岚:《内卷化: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生态特征和自我认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