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静、李谷成、冯中朝等:《油料作物主产区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函数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3年第7期。
2.陈秋红:《湖南省碳源与碳汇变化的时序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6期。
3.陈诗一:《中国的绿色工业革命》,《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4.陈艳华、林依标、黄贤金:《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16个县1436户入户调查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4期。
5.储荣、周芳:《森林碳汇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倒“U”形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
6.董锋、龙如银、周德群等:《环境规制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运筹与管理》2013年第1期。
7.董红敏、李玉娥、陶秀萍等:《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第10期。
8.董先安:《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基本事实与初步检验:1952—2002年》,见蔡昉、万广华主编《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董亚娟、孙敬水:《区域经济收入分布的动态演进分析—以浙江省为例》,《当代财经》2009年第3期。
10.段华平、张悦、赵建波等:《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碳足迹分析》,《水土保持学报》第25卷,2011年第1期。
11.范金、杨中卫、坂本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差距的动态演进及分类决定》,《管理评论》2012年第7期。
12.方福前、张艳丽:《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1—2008年Malmquist指数方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9期。
13.方精云、杨元合、马文红等:《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库及其变化》,《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年第7期。
14.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4期。
15.冯碧梅:《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16.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2期。
17.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8期。
18.高明、徐天祥、欧阳天治:《农户行为的逻辑及其政策含义分析》,《思想战线》2013年第1期。
19.高文玲、施盛高、徐丽等:《低碳农业的概念及其价值体系》,《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
20.高雪萍:《水稻种植大户应用低碳农业技术的行为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4期。
21.勾红洋:《低碳阴谋—中国与欧美的生死之战》,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页。
22.谷家川、查良松:《皖江城市带农作物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12期。
23.郭鸿鹏、马成林、杨印生:《美国低碳农业实践之借鉴》,《环境保护》2011年第21期。
24.郭辉、张术环:《政府在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中的角色探析》,《前沿》2011年第9期。
25.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5期。
26.郭兆迪、胡会峰、李品等:《1977~2008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汇的时空变化》,《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03年第5期。
27.韩海彬、赵丽芬:《环境约束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3期。
28.韩岳峰、张龙:《中国农业碳排放变化因素分解研究——基于能源消耗与贸易角度的LMDI分解法》,《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4期。
29.韩召迎、孟亚利、周治国等:《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案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0.何可、张俊飚、田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基于湖北省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资源科学》2013年第3期。
31.贺亚亚、田云、张俊飚:《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比较及驱动因素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32.黄玉祥、韩文霆、周龙等:《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第18期。
33.蒋磊、张俊飚:《农户木耳生产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黑龙江和吉林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34.李碧芳:《基于SBM-DEA模型的中国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
35.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8期。
36.李波、张俊飚:《基于投入视角的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研究》,《经济经纬》2012年第4期。
37.李波、张俊飚:《我国农作物碳汇的阶段特征与空间差异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5期。
38.李长青、苏美玲、杨新吉勒图:《内蒙古碳汇资源估算与碳汇产业发展潜力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5期。
39.李长生、肖向明、S.Frolking等:《中国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第5期。
40.李创新、马耀峰、张颖等:《1993~2008年区域入境旅游流优势度时空动态演进模式——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实证研究》,《地理研究》2012年第2期。
41.李谷成、陈宁陆、闵锐:《环境规制条件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
42.李谷成:《转型期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变迁与分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2期。
43.李谷成:《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4.李谷成:《中国农业的绿色生产率革命:1978—2008年》,《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1期。
45.李谷成:《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距与收敛性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46.李国志、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研究——基于LMDI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10期。
47.李虎、邱建军、王立刚等:《中国农田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第1期。
48.李俊杰:《民族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9期。
49.李胜利、金鑫、范学山等:《反刍动物生产与碳减排措施》,《动物营养学报》2010年第1期。
50.李涛、傅强:《中国省际碳排放效率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7期。
51.李迎春、林而达、甄晓林:《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方法研究最新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第10期。
52.刘恒新、李斯华、何进:《美国低碳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12年第6期。
53.刘华军、鲍振、杨骞:《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资源科学》2013年第5期。
54.刘华军、何礼伟、杨骞:《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1989~2011》,《人口研究》2014年第2期。
55.刘静暖、于畅、孙亚南:《低碳农业经济理论与实现模式探索》,《经济纵横》2012年第6期。
56.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57.刘清泉、江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来自广东的证据》,《农村经济》2014年第1期。
58.刘生龙、张捷:《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再检验—基于1985—2007年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9年第12期。
59.刘思华:《发展低碳经济与创新低碳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60.刘玉海、武鹏:《转型时期中国农业全要素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金融研究》2011年第7期。
61.刘月仙、刘娟、吴文良:《北京地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分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第7期。
62.刘再起、陈春:《全球视野下的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5期。
63.刘再起、陈春:《全球视野下的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64.刘占平、匡远配:《农户采用“两型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6期。
65.柳下再会:《以碳之名:低碳骗局幕后的全球博弈》,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
66.卢俊宇、黄贤金、戴靓等:《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2年第12期。
67.卢现祥、王宇:《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四大争议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
68.罗小锋、秦军:《农户对新品种和无公害生产技术的采用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统计研究》2010年第8期。
69.罗小锋:《农户采用节约耕地型与节约劳动型技术的差异》,《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4期。
70.吕劲文、乐群、王铮等:《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生态学报》2010年第8期。
71.吕新业、卢向虎:《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72.吕学都、王艳萍、黄超等:《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
73.马林静、王雅鹏、田云:《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第4期。
74.马伦姣:《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调研世界》2011年第2期。
75.马文红、韩梅、林鑫等:《内蒙古温带草地植被的碳储量》,《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5期。
76.马晓旭:《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5期。
77.马晓哲、王铮:《中国分省区森林碳汇量的一个估计》,《科学通报》2011年第6期。
78.闵继胜、胡浩:《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
79.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
80.彭代彦、吴翔:《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视角》,《经济学家》2013年第9期。
81.彭华、纪雄辉、刘昭兵等:《洞庭湖地区长期施肥条件下双季稻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效应及收益评估》,《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82.齐绍洲、云波、李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及机理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83.钱丽、肖仁桥、陈忠卫:《碳排放约束下中国省际农业生产效率极其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9期。
84.全炯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85.盛良学、黄道友、夏海鳖等:《稻田复种应用经济绿肥效应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第3期。
86.施丹:《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6年第12期。
87.石慧、吴方卫:《中国农业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3期。
88.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89.苏洋、马惠兰、颜璐:《新疆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及驱动机理研究》,《干旱区地理》2013年第6期。
90.谭秋成:《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挑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0期。
91.唐博文、罗小锋、秦军:《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区)2110户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
92.田伟、柳思维:《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12期。
93.田云、李波、张俊飚:《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94.田云、李波、张俊飚:《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5期。
95.田云、张俊飚:《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成因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1期。
96.田云、张俊飚:《中国农业生产净碳效应分异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第8期。
97.田云、张俊飚:《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98.田云、张俊飚:《中国省级区域农业碳排放公平性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
99.田云、张俊飚、李波:《基于投入角度的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6期。
100.田云、张俊飚、李波:《中国农业低碳竞争力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
101.田云、张俊飚、李波:《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资源科学》2012年第11期。
102.田云、张俊飚、李波:《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碳排强度估算及其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11期。
103.田云、张俊飚、罗小锋:《中国种植业净碳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性区域比较研究》,《经济地理》2014年第3期。
104.田云、张俊飚、尹朝静等:《中国农业碳排放分布动态与趋势演进——基于31个省(市、区)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
105.王兵、吴延瑞、颜鹏飞:《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106.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107.王才军、孔德亮、张凤太:《基于农业投入的重庆农业碳排放时序特征及减排措施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第5期。
108.王济川、郭志刚:《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运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109.王珏、宋文飞、韩先锋:《中国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1992~2007年省域空间面板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8期。
110.王梦夏:《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综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11.王奇、陈海丹、王会:《农户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和山东省250户农户的调查》,《农村经济》2012年第2期。
112.王奇、王会、陈海丹:《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研究:1992—2010年》,《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
113.王群伟、周德群、周鹏:《区域二氧化碳绩效及减排潜力研究——以我国主要工业省区为例》,《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14.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6期。
115.王松良、Caldwell C.D.、祝文烽:《低碳农业:来源、原理和策略》,《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5期。
116.王修兰:《CO2、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出版社1996年版。
117.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中国农业信息》2008年第8期。
118.隗斌贤、李亚娟:《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演变与发展》,《统计与决策》2001年第1期。
119.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3期。
120.吴丽丽、郑炎成、李谷成:《碳排放约束下我国油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来自13个主产省的实证》,《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1期。
121.吴贤荣、张俊飚、田云等:《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与Tobit模型运用》,《资源科学》2014年第1期。
122.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从马克思的增长模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增长模型》,《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123.伍楠林:《黑龙江省发展森林碳汇贸易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7期。
124.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5期。
125.肖大伟:《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6期。
126.肖玲、赵先贵、徐华兴:《山东省碳源与碳汇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13年第2期。
127.谢高地、李士美、肖玉等:《碳汇价值的形成和评价》,《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第1期。
128.熊俊:《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看经济增长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129.许广月:《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研究》,《经济学家》2010年第10期。
130.杨凤林、陈金贤、杨晶玉:《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经济科学》1996年第1期。
131.杨刚、杨孟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效应——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11期。
132.杨钧:《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33.杨俊、陈怡:《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6期。
134.杨培源:《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选择》,《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
135.杨文进:《“低碳经济”实质的若干质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
136.杨小杰、杜受祜:《碳汇贸易的补偿机制研究——以川西草原碳汇项目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37.尹朝静、李谷成、卢毓:《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第3期。
138.应瑞瑶、朱娅:《农民现代性与农业生产率的互动——基于江苏省农户的问卷调研》,《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8期。
139.于金娜、姚顺波:《基于碳汇效益视角的最优退耕还林补贴标准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7期。
140.虞晓红:《经济增长理论演进与经济增长模型浅析》,《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2期。
141.袁鹏:《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基于自适应加权核密度的估计》,《当代财经》2008年第4期。
142.袁平红:《低碳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中国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8期。
143.曾大林、纪凡荣、李山峰:《中国省际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
144.曾国平、黄利、曹跃群:《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地区差距及收敛性》,《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145.曾以禹、陈卫洪、李小军:《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做法及其启示》,《世界农业》2010年第10期。
146.车维汉、杨荣:《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
147.张大东、张社梅、黄伟:《浙江省农业系统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年第5期。
148.张广胜、王珊珊:《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7期。
149.张建升:《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经济经纬》2011年第6期。
150.张君、宫渊波、王巧红:《土壤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四川林业科技》2005年第5期。
151.张可云、张理芃:《国外低碳经济理论争议和政策选择比较》,《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期。
152.张莉侠、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基础、挑战与对策》,《农业经济》2011年第4期。
153.张莉侠、曹黎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1期。
154.张志勇、王丽瑜:《西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新发展》,《东岳论丛》2009年第10期。
155.章上峰、许冰、胡祖光:《中国城乡收入分布动态演进及经验检验》,《统计研究》2009年第12期。
156.赵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动态》,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9年。
157.赵仅龙、董谦、许月明:《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机制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
158.赵蕾、杨向阳、王怀明:《改革以来中国省际农业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159.赵其国、黄国勤、钱海燕:《低碳农业》,《土壤》2011年第1期。
160.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第5期。
161.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环境保护》2010年第12期。
162.郑恒、李跃:《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探析》,《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6期。
163.郑立群:《我国各省区碳减排责任分担——基于公平与效率权衡模型的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164.郑远红:《国外低碳农业财税政策实践研究》,《世界农业》2014年第6期。
165.郑云:《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第5期。
166.郑云:《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经纬》2011年第2期。
167.智静、高吉喜:《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分析》,《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3期。
168.朱广芹、韩浩:《基于区域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169.朱立志、冯伟、邱君:《秸秆产业的国外经验与中国的发展路径》,《世界农业》2013年第3期。
170.朱丽娟、刘青:《气候变化背景下美国发展低碳农业的经验借鉴》,《世界农业》2012年第8期。
171.祝华军、田志宏:《低碳农业技术的尴尬:以水稻生产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72.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期。
173.祖立义、傅新红、李冬梅:《我国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农村经济》2008年第5期。
174.ACIL Tasman Pty Ltd,Agriculture and GHG Mitigation Poliey: Op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CPRS,August 2009.
175.Afroz R,Hanaki K,Hasegawa-KurisuK,“Willingness to Pay for Waste Management Improvement in Dhaka City”Bangladesh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Vol.90,No.3,January 2009.
176.Antle J M,Stoorvogel J J,Valdivia R.O,“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Carbon Sequestration: Terraces and Agroforestry in the Peruvian Andes”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Vol.122,No.4,December 2007.
177.Arevalo C,Bhatti J S,“Land Use Change Effects on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From Agricultural to Hybrid Poplar Plantation”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Vol.141,No.3-4,May 2011.
178.Baker J M,Griffis T J,“Examin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arbon Balance of Corn/soybean Agriculture Using Eddy Covariance and Mass Balance Techniques”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Vol.128,No.3-5,February 2005.
179.Bernath K,Roschewitz A M,“Explaining Landholders Decisions about Riparian Zone Management: The Role of Behavioral,N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Vol.89,No.1,October 2008.
180.Brucel,Ruce L,John P G,“Will either Cap and Trade or a Carbon Emissions Tax be Effective in Monetizing Carbon As an Ecosystem Service”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Vol.256,No.12,December 2008.
181.Champernowne D,“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the Theory of Capital: A Commen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21,No.2,February 1953.
182.Christine L G,Michael J A,Richard A B,et al.,“Forest Carbon Sinks in the Norehern Hemisphere”Ecological Applications,Vol.12,No.3,March 2002.
183.Coelli T J,Prasada R D S,“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griculture: A Malmquist Index Analysis of 93 Countries,1980-2000”,The Plenary Paper at the 2003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IAAE)Conference in Durban,August 2003.
184.Doran J W,Elliott E T,Paustian K,“Soil Microbial Actvity,Nitrogen Cycling,and Long-term Change Carbon Polls as Related to Fallow Tillage Management”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Vol.49,No.1,January 1998.
185.Erneto G E,Rodriguez L C,Walen V K et al.,“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Farm Income in West Africa: Identifying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Smallholder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Northern Ghana”Ecological Economics,Vol.67,No.3,October 2008.
186.Fare R,Grosskopf S,Pasurka C A,“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Energy,Vol.32,No.7,July 2007.
187.Fare R,Grosskopf S,Pasurka C A,“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 A Nonparametric Approach”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1,No.1,January 1989.
188.Franzluebbers,“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the Southeastern USA”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Vol.83,No.1,August 2005.
189.Greene W H,“On the Asymptotic Bias of the Ordinary Least Squares Estimator of the Tobit model”Econometrica,Vol.49,No.2,March 1981.
190.Hartman J,“UK report outlines policy for low-carbon economy”Civil Engineering,Vol.73,No.4,April 2003.
191.Hugh B,“Carbon Banking: Creating Flexibility for Forest Owners”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Vol.257,No.1,January 2009.
192.Hutchinson J J,Campbell C A,Desjardins R L,“Some Perspectives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Vol.142,No.2-4,February 2007.
193.Islam N,“What Have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gence Debate?A Review of the Convergence Literature”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Vol.17,No.5,December 2003.
194.Jari Liski,Daniel Perruchoud,Timo Karjalainen,“Increasing Carbon Stocks in the Forest Soils of Western Europe”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Vol.169,No.1,January 2002.
195.Johnson J M F,Franzluebbers A J,Weyers S L,et al.,“Agricultural Opportunities to Mitigat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Environments Pollution,Vol.150,No.6,November 2007.
196.Kindler R,Siemens J,“Dissolved Carbon Leaching from Soil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Net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Global Change Biology,Vol.17,No.2,February 2011.
197.Kinzig,Kammen,“National Trajectories of Carbon Emissions: Analysis of Proposals to Foster the Transition to Low-carbon Economi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Vol.8,No.3,March 1998.
198.Vleeshouwers L M,Verhagen A,“Carbon Emission and Sequestration by Agricultural Land Use: a Model Study for Europe”Global Change Biology,V ol.8,No.6,June 2002.
199.Lal R,“Carbon Emission from Farm Ooperations”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Vol.30,No.7,September 2004.
200.Lambert D,Parker E,“Productivity in Chinese Provincial Agricultur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49,No.3,March 1998.
201.Lin,Justin Yifu,“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2,No.1,January 1992.
202.Locatelli B,Pedroni L,“Accounting Methods for Carbon Credits: Impacts on the Minimum Area of Forestry Projects under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limate Policy,Vol.4,No.2,February 2004.
203.Mao W,Koo W,“Productivity Growth,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fter Rural Economic Economic Reforms: A DEA Approach”China Economic Review,Vol.8,No.2,February 1997.
204.Marland G,Mccarl B A,Schneider U,“Soil Carbon: Policy and Economics”Climatic Change,Vol.51,No.1,January 2001.
205.McMillan J,Whalley J,Zhu L,“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7,No.4,April 1989.
206.Norse D,“Low Carbon Agriculture: Objectives and Policy Pathways”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Vol.1,No.1,January 2012.
207.Rainer Baritz,Guenther Seufert,Luca Montanarella,et al.,“Carbon Concentrations and Stocks in Forest Soils of Europe”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Vol.260,No.3,June 2010.
208.Ree W E,“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Leaves Out”Environment and Unbanization,Vol.4,No.2,February 1992.
209.Richards K R,“A Brief Overview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Environmental Management,Vol.33,No.4,April 2004.
210.Romer P M,“Are Nonconvexitie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0,No.2,February 1990.
211.Romer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No.5,September 1986.
212.Ruben N,Lubowski,Andrew J,Plantinga,“Land-use Change and Carbon Sinks: Econometric Estimation of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Supply Func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51,No.2,March 2006.
213.Sebastiaan L,Detlef S,Annett B,“Old-growth Forests as Global Carbon Sinks”Nature,Vol.455,No.7210,September 2008.
214.Shaikh S L,Sun L L,Kooten G C,“Are Agricultural Values a Reliable Guide in Determining Landowners' Decisions to Create Forest Carbon Sinks?”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55,No.1,January 2007.
215.Solow 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No.1,January 1956.
216.Solow R,“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39,No.3,March 1957.
217.Susan Charnley,David Diaz,Hannah Gosnell,“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through Small-scale Forestry in the US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Small-Scale Forestry,Vol.9,No.4,December 2010.
218.Susan S,“Agricultural Soil Carbon Accumulation in North America: Consideration for Climate Policy”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Vol.10,No.3,March 2000.
219.Tian Y,Zhang J B,He Y Y,“Research on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 of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Vol.13,No.6,June 2014.
220.Tone K,“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 ysis”European Journal of Perational Research,Vol.130,No.3,2001.
221.Vleeshouwers L M,Verhagen A,“Carbon Emission and Sequestration by Agricultural Land Use: a Model Study for Europe”Global Change Biology,Vol.8,No.6,June 2002.
222.Wackemagel M,Ree W E,“Perceptual and Structure H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Ecological Economics,Vol.20,No.1,January 1997.
223.Wan N F,Ji X Y,Jiang j ∣X,et al,“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Assess the Combined Reduction of Chemical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for Low-carbon Agriculture”Ecological Indicators,Vol.24,No.1,January 2013.
224.Wen G,“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s Farming Sector:1952-1989”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42,No.1,January 1993.
225.West.T O,Marland G,“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 Emissions,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 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Vol.91,No.1-3,March 2002.
226.Woomer P L,Tieszen L L,“Land use change and terrestrial carbon stocks in Senegal”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Vol.59,No.3,November 2004.
227.Wu S X,David W,Stephen D,et al,“Productivity Ggrowth and Its Components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fter Reform”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5,No.3,March 2001.
228.Y Chung,R Färe,S Grosskopf,“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Environmental Management,Vol.51,No.3,March 1995.
229.Yang X K,Borland J,“A Microeconomic Mechanism for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March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