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古文字学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aleography

冯时[著]

汉字 古文字学 概论

2016-03-01

978-7-5161-8016-7

794

53

扫码阅读

  • 内容简介
  • 书籍目录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批准于1978年建立的我国第一所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998年江泽民同志又题词强调要“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6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2个,是目前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一所研究生院。建院以来,她已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的已成长为国家高级干部,有的已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实践证明,办好研究生院,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文和社会科学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导师和老师队伍、丰富的图书报刊资料、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系统,而且要有高质量的教材。
20多年来,围绕研究生教学是否要有教材的问题,曾经有过争论。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迈上了规范化轨道,故而教材建设也随之提上议事日程。研究生院虽然一直重视教材建设,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研究生教材建设未能跟上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组织和实施具有研究生院特色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工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工程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先期研究、编写和出版100部左右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力争使全院教材达到“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国内同行认可、学生比较满意”、“国内最具权威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这一套研究生重点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将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分类相衔接,以二级学科为主,适当扩展到三级学科。其中,二级学科的教材主要面向硕士研究生,三级学科的教材主要面向博士研究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的研究与编写要站在学科前沿,综合本学科共同的学术研究成果,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强调原创性和前沿性,既坚持理论体系的稳定性又反映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既照顾研究生教材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又不恪守过于僵化的教材范式,坚决避免出现将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同科研论著相混淆,甚至用学术专著或论文代替教材的现象。教材的研究与编写要全面坚持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5月19日研究生院向中央常委汇报工作时对研究生院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出的要求,即“必须把握好两条: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老祖宗不能丢。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二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
为加强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工程的领导,院里专门成立了教材编审领导小组,负责统揽教材总体规划、立项与资助审批、教材编写成果验收等。教材编审领导小组下设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立项审核和组织与监管工作,并按规定特邀请国内2—3位同行专家,负责对每个立项申请进行严格审议和鉴定以及对已经批准立项的同一项目的最后成稿进行质量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是否同意送交出版社正式出版等鉴定意见。各所(系)要根据教材编审委员会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负责选好教材及其编写主持人,做好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工作。
为加强对教材编写与出版工作的管理与监督,领导小组专门制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工程实施和管理办法(暂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工程编写规范和体例》。《办法》和《编写规范和体例》既是各所(系)领导和教材研究与编写主持人的一个遵循,也是教材研究与编写质量的一个保证。整套教材,从内容、体例到语言文字,从案例选择和运用到逻辑结构和论证,从篇章划分到每章小结,从阅读参考书目到思考题的罗列等,均要符合这些办法和规范的要求。
最后,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大批量组织研究和编写这样一套研究生教材,在研究生院是第一次,可资借鉴的经验不多。这就决定了目前奉献给大家的这套研究生教材还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疏漏甚至错误。在此,我们既诚恳地希望得到广大研究生导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更热切地欢迎大家对我们的组织工作以及教材本身提出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提高。
38
2005年9月1日于北京

Feng Shi's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aleography (Key Textbook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s a general work of Chinese paleography that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basic theories, basic knowledge, main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paleography and puts forward many important insights, includ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 research, paleography theory and interpretation methods, phonology, hermeneutics, oracle bone science, Shang Zhou Jinwen, Jian Wei and other ancient text materials, as well as ancient artifacts and Shang Zhou history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many important insigh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reveals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the theory of the Six Books, and studies the text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especially the role of phonetics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aracters.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special value of paleotext as direc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discusses their significance for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research.(AI翻译)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