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经济业分类》(GB/T4754—2002),2003年。
[2]H.钱纳里、卢宾逊·M.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2—87页。
[3]W.A.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6—92页。
[4]鲍丽香:《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评述》,《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第9期。
[5]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8—44页。
[6]陈劲、王方瑞:《中国企业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机制初探》,《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8期。
[7]陈景同、冉京:《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产业经济》2012年第11期。
[8]陈静、张文红:《城市房地产业生态系统安全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9期。
[9]陈前鹏、程琳:《房地产市场调控:经验借鉴与逻辑思考》,《北方经贸》2012年第12期。
[10]陈少英:《启示与借鉴——以发达国家和地区房地产保有阶段税收法律制度为视角》,《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1]陈晓红、解海涛:《基于“四主体动态模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8期。
[12]邓洪涛:《国外房地产税制的特点、经验及启示》,《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9期。
[13]董琦:《房地产业泡沫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防范》,《产业经济》2013年第5期。
[14]窦尔翔、何小锋:《国际经验借鉴及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优化的经济效应》,《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2期。
[15]杜兰英、陈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1期。
[16]杜莉、姚毓春:《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经济学悖论及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7]《房地产信托叫停,中小型房企面临危机考验》,http://money.163.com/11/0809/11/7B0T1BF700253B0H3.html.2011。
[18]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2页。
[19]H.哈肯:《协同学》,原子能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页。
[20]韩继云:《我国房地产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8期。
[21]何维达、宋胜洲等:《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22]何雄浪、马永坤:《中国房地产税改革及其优化发展探讨》,《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第9期。
[23]何泽源、靳晓婷:《新加坡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经济观察》2012年第1期。
[24]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曹征海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7—71页。
[25]洪鹏飞:《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税收政策变革》,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8年。
[26]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关系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
[27]胡挺:《房地产业的监管效益分析及其有效监管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8]霍夫曼:《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48—56页。
[29]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第8期。
[30]景玉琴:《产业安全概念探析》,《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31]科林·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华夏出版社1978年版,第136页。
[32]库兹涅茨等:《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27—132页。
[33]李建民、叶继涛:《德国科研机构布局体系研究及启示》,《科技政策与管理》2005年第11期。
[34]李琳:《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5]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36]李鹏、刘彦:《德国科研体系的发展及对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启示》,《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第2期。
[37]李玉杰、王庆石:《国外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东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8]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9]刘洪玉、郑思齐、许宪春:《房地产业所包含经济活动的分类体系和增加值估算》,《统计研究》2003年第8期。
[40]刘华:《欧盟科技政策对协同创新的启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
[41]刘力:《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42]刘秀萍:《房地产泡沫与泡沫经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9期。
[43]刘燕江、王淑香:《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经济视角》2003年第7期。
[44]刘阳:《国外典型财政政策分析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经济纵横》2004年第12期。
[45]龙英锋:《国外房地产立法制度和政策的介绍与借鉴》,《广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46]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2页。
[47]吕晨钟、秦洁:《房地产业波动和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商业时代》2013年第10期。
[48]吕华:《房地产估价理论与实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49]吕政:《自主创新与产业安全》,《中国国情国力》2006年第8期。
[50]孟履巅:《房地产业发展的回顾及思考》,《经济师》2005年第12期。
[51]孟晓苏:《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5页。
[52]欧阳强、李祝平:《我国房地产业现状与产业升级问题研究》,《建筑经济》2004年第12期。
[53]潘和平、吴正文:《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安徽建筑》2004年第1期。
[54]潘丽丽、韩继云:《大力借鉴国外经验发展我国房地产金融》,《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年第3期。
[55]潘艳:《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6]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期。
[57]乔晓刚、阮连法:《浅析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市场》2011年第9期。
[58]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86页。
[59]申盼、毛莹莹:《湖南省房地产业产业安全研究》,《时代经贸》2012年第24期。
[60]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61]苏长和:《从国家安全到世界安全——现实主义及其后》,《欧洲研究》1997年第1期。
[62]隋学深、李孟刚:《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成因及其影响》,《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第11期。
[63]孙骞、欧光军:《房地产业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科技创业》2012年第7期。
[64]孙启明、白丽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7期。
[65]唐茂华:《房地产业发展的制度约束与政府管理》,《建筑经济》2005年第7期。
[66]佟克克、蒋志敏:《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现状及成因》,《管理现代化》2007年第2期。
[67]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哀南宇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0—71页。
[68]王安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中国地质教育》2012年第4期。
[69]王发明、傅旭东:《国外产业安全理论研究:脉络、前沿与启示》,《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70]王国军、刘水杏:《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71]王进富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6期。
[72]王述英、白雪洁、杜传忠:《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361页。
[73]王小迪等:《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观点综述》,《经济纵横》2013年第6期。
[74]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5页。
[75]卫青、浦晓天:《基于ESDA的中国省域房地产发展水平研究》,《现代经济》2008年第B07期。
[76]魏润卿:《中国房地产周期与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2008年第1期。
[77]吴国培、郑竑竑:《国外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若干经验》,《中国金融》2011年第18期。
[78]吴兆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浙江经济》1994年第11期。
[79]肖元真、吴红兵:《我国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和互动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住宅设施》2006年第5期。
[80]小岛清:《雁行型经济发展论——赤松原型》,《世界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81]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42页。
[82]辛冲:《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第2期。
[83]熊浩宇:《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预警系统建模及其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4]许铭:《中国产业安全问题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第86—90页。
[85]颜春梅、黄汉江:《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6]《央行遭遇调控尴尬:房地产业与银行成难兄难弟》,http://business.sohu.com/20051111/n240698253.shtml,2005,中国地产金融年会。
[87]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73页。
[88]易宪容:《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7期。
[89]于景元、钱学森:《关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5期。
[90]余凯:《论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的构建》,《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5期。
[91]喻汇:《基于技术联盟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4期。
[92]袁贤祯:《房地产业监测预警系统构想》,《房地产市场》1998年第4期。
[93]张碧琼:《国际资本扩张与经济安全》,《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5期。
[94]张建新:《国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2期。
[95]张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安全问题》,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2年。
[96]张农科:《中国房地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7]张琪、陈铭新:《国外房地产调控的经验与启示研究》,《环渤海经济瞭望》2012年第11期。
[98]张永岳:《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互动效应及其协调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99]张宇祥、曾赛星:《国外房地产市场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100]赵龙节、张辉、张吉法:《日本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科学》2007年第1期。
[101]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息部课题组:《房地产金融风险影响宏观经济安全的相关研究》,《金融论坛》2010年第3期。
[102]周景彤:《外部冲击与我国房地产政策调整》,《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期。
[103]周天勇:《产业安全的三个重大问题》,《财经界》2008年第1期。
[104]周霆:《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02年第7期。
[105]周霞、周晓静:《试论外资并购对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建筑经济》2007年第12期。
[106]周中元:《国外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借鉴与启示》,《特区经济》2007年第1期。
[107]朱敏:《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存在的五大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3期。
[108]朱之鑫主编:《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指标解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86—91页。
[109]Kiyotaki,N,Moore,J.,Credit Cycles,,1997,105(2):211-248.
[110]Drobetz,W.,Wanzenried G.,What Determines the Speed of Adjust-ment to the Target Capital Structure?,2006,16(13):941-958.
[111]Twigg,D.,Voss C.A.,Managing Integration:CAD/CAM and Simulation Engineering:A work- book,UK:Chapman & Hall,1991,26.
[112]Bhagat,S.,Bohon,B.,Corop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2008,14(3):257-273.
[113]Brandt,L.,Li,H. B.,Bank Discrimin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Ideology,Information,or Incentives?,,2003,31(3):387-413.
[114]Carhart,M.,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1997,52:57-82.
[115]Chava,S.,Purnanandam,A.,The Effect of Banking Crisis on Bank Dependent Borrowers,,2011,99:116-135.
[116]Coles,J. L.,Lemmon,M. L.,Meschke J F.,Structural Models and Endogeneity in Corporate Finance:The Link between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2012,103(1):149-168.
[117]Cook,D. O.,Tang,T.,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Capital Structure Adjustment Speed,,2010,16(1):73-87.
[118]Demsem,H.,Villalonga,B.,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2001,7(3):209-233.
[119]Fama,E. F.,French,K. R.,Common Risk Factors in the Returns on Bonds and Stocks,,1993,33:3-53.
[120]Faulkender,M.,Petemen,M. A.,Does the Source of Capital Affect Capital Structure?,,2006,19(1):45-79.
[121]Flannery,M. J.,Rangm,K. P.,Partial Adjustment toward Target Capital Structures,,2006,79(3):469-506.
[122]Freeman,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1991,20:499-514.
[123]Garber,P. M.,Famous First Bubbles,,Vol.4,No.2,1990:35-54.
[124]Ge,Y.,Qiu,J. P.,Financial Development,Bank Discrimination and Trade Credit,,2007,31(2):513-530.
[125]Grigsby,W.,,Philade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63:246-257.
[126]Holmstrom,B.,Timle,J.,Financial Intermediation,Loanable Funds,and the Real Sector,,1997,112(3):663-691.
[127]Hovakimian,A.,Hovakimian,G.,Tehranian,H.,Determinants of Target Capital Structure:The Case of Dual Debt and Equity Issues,,2004,71(3):517-540.
[128]Kahn,A.E.,,New York:Wiley:1970,155-167.
[129]Nivorozhkin,E.,The Dynamics of Capital Structure in Transition,,2004,37(1):25-45.
[130]Stephen,A.,Pyhrr,Stephen E. Roulac,Waldo L. Born,Real Estate Cycles and Their Strategic Implications for Investors and Portfolio Managers in the Global Economy,,1999,Volume18,Number1,7-68.
[131]Wikipedia,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http://en.wikipedia.org/wiki/Colla- 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