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史料
[1]《学堂纪事》,《申报》1899年1月17日(第九千二百五十五号)。
[2]《北京电》,《申报》1920年12月16日第3版。
[3]《国立东南大学缘起》,《申报》1920年12月25日第2版。
[4]《东南大学组织大纲之议定》,《申报》1921年2月12日第3版。
[5]《国立东南大学大纲草案》,《申报》1921年3月25日第3版。
[6]《东南大学发展消息》(二),《申报》1921年10月29日。
[7]《北大设立大学院之先声》,《申报》1921年12月23日第2版。
[8]《东大农科蚕桑系进行近况》,《申报》1922年1月22日第2版。
[9]郭秉文:《东南大学农科改良全国棉作事业述要》,《申报》1922年1月22日(增刊)。
[10]《北大国学研究所之发展》,《申报》1922年2月25日第3版。
[11]《东大调查农事》,《申报》1922年3月6日第3版。
[12]《续纪北大之国学研究所》,《申报》1922年3月9日第3版。
[13]《东南大学进行近讯》,《申报》1922年3月12日第2版。
[14]《东南大学之新气象》,《申报》1922年10月1日第3版。
[15]《东大农科棉作展览会纪》,《申报》1922年10月23日第3版。
[16]《国立东南大学校董会志》,《申报》1922年12月11日第4版。
[17]《国立东南大学校董会志》(续),《申报》1922年12月22日第4版。
[18]《最近之国立法大》,《申报》1924年3月2日第3版。
[19]《北京工业学校改为大学》,《申报》1924年3月4日第2版。
[20]《清华之现在与将来》,《申报》1924年3月27日第3版。
[21]《国立大学联合会之发起》,《申报》1924年7月1日第3版。
[22]《广东大学五科之内容》,《申报》1924年7月15日第3版。
[23]《广东大学最新消息》,《申报》1924年9月29日第2版。
[24]《自治学院改称国立政治大学》,《申报》1925年10月4日第3版。
[25]《东大农科推广养蚕之进行》,《申报》1926年5月20日第3版。
[26]《东大农科概况之报告》,《申报》1926年5月20日第3版。
[27]《广大改办中山大学》,《申报》1926年6月26日第3版。
[28]《广大改办中山大学之进行》,《申报》1926年7月21日第3版。
[29]蔡元培:《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育之进步》,《申报》1926年10月10日第3版。
[30]《汉口专电》,《申报》1926年12月15日第2版。
[31]《粤中山大学研究科学之进行》,《申报》1926年12月24日第3版。
[32]《教部承认成都大学为国立》,《申报》1926年12月29日第2版。
[33]《清华教授王国维自尽记》,《申报》1927年6月12日第3版。
[34]《中央政会纪要》,《申报》1927年7月6日。
[35]《第四中山大学各部院长聘定》,《申报》1927年7月6日第2版。
[36]《北京电》,《申报》1927年7月21日。
[37]《中山大学将依省份改名》,《申报》1927年11月28日第2版。
[38]《大学分科设校之概要》,《申报》1928年9月13日第5版。
[39]《暨大修正各学院名称》,《申报》1928年9月27日第3版。
[40]《北平大学组织之一斑》,《申报》1928年11月39日第3版。
[41]《最近中央大学概况》,《申报》1929年1月1日第6版。
[42]《交大学生请求添办土木工程学院》,《申报》1929年6月18日第3版。
[43]《清华大学扩充研究院》,《申报》1929年8月29日第3版。
[44]《国私立大学之调查》,《申报》1930年1月8日第3版。
[45]《证书加载学士字样》,《申报》1930年1月19日第5版。
[46]《劳动大学改组》,《申报》1930年6月6日第2版。
[47]《交大将增设研究所》,《申报》1930年8月13日第2版。
[48]《交大自然科学院成立》,《申报》1930年9月4日增刊。
[49]《青岛大学近日开学》,《申报》1930年9月20日第3版。
[50]《暨大教育系参观黄渡乡师》,《申报》1930年12月3日第3版。
[51]《教部令整顿平大师大》,《申报》1931年2月12日第4版。
[52]《暨大各院添设研究室》,《申报》1931年2月23日第3版。
[53]《武汉大学筹设研究院》,《申报》1931年6月16日第3版。
[54]《中央与国府纪念周》,《申报》1931年9月1日第4版。
[55]《编制大学课程的意见》,《申报》1931年9月9日第3版。
[56]《教部函请各科专家起草大学课程及设备标准》,《申报》1931年10月16日第3版。
[57]《大学课程及设备标准起草时应注意之事项》,《申报》1931年10月16日第3版。
[58]《大学课程标准起草步骤》,《申报》1931年10月18日第3版。
[59]《教部令清华停办法律系》,《申报》1932年5月17日第2版。
[60]《院令解散中央大学》,《申报》1932年6月30日。
[61]《全国高等教育问题谈论会第一日》,《申报》1932年7月15日第3版。
[62]《朱家骅对政府整理大学办法之说明》,《申报》1932年7月25日第2版。
[63]《青大改为山东大学》,《申报》1932年7月27日第3版。
[64]《暨南大学之新发展》,《申报》1932年10月27日第3版。
[65]《暨南大学最近之发展》,《申报》1932年12月2日第4版。
[66]《国立暨南大学董事会》,《申报》1932年12月20日第4版。
[67]《教部训令平各大学不得添设文法学院》,《申报》1933年5月8日第3版。
[68]《暨大战后一年来概况》,《申报》1933年6月11日第4版。
[69]《暨大战后一年来概况》(三),《申报》1933年6月16日第4版。
[70]《教部第二次整顿平大令》,《申报》1933年7月6日第4版。
[71]《全国国立省立大学之沿革》,《申报》1934年2月19日第4版。
[72]《中央大学教育实验所工作近况》,《申报》1934年4月20日第4版。
[73]《教部将拨英美庚款》,《申报》1934年4月20日第4版。
[74]《山东大学设农学院》,《申报》1934年5月4日第4版。
[75]《教部令三大学增设研究所》,《申报》1934年5月20日第4版。
[76]《两年来之中央大学》,《申报》1934年6月23日第4版。
[77]《两年来之中央大学》(二),《申报》1934年6月25日第4版。
[78]《教部准中大南开办研究所》,《申报》1934年11月19日第3版。
[79]《中山大学设立乡村教育实验区》,《申报》1934年12月25日第4版。
[80]《教部着手编订大学课程纲目》,《申报》1935年2月13日第4版。
[81]《教部限制招收研究生》,《申报》1935年6月3日第4版。
[82]《清华大学积极在湘设校》,《申报》1936年4月2日第4版。
[83]《各大学招收新生教部通令限制》,《申报》1936年4月18日第4版。
[84]《中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近况》,《申报》1936年6月17日第4版。
[85]《浙大农学院改进》,《申报》1936年7月13日第4版。
[86]《最近五年度全国高教录取新生之科别》,《申报》1936年7月14日第4版。
[87]《全国高等教育趋势及历年毕业生人数》,《申报》1936年8月23日第4版。
[88]《各大学增设研究所学部》,《申报》1936年8月26日第4版。
[89]《中央大学之最近四年》,《申报》1936年9月7日第4版。
[90]《中央大学之最近四年》(六),《申报》1936年9月12日第4版。
[91]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第一卷),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2]北京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京师大学堂档案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3]吴相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一册》(民国六年廿周年纪念册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94]吴相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二册》(民国六年廿周年纪念册下),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95]吴相湘、刘绍唐:《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三册》(民国十八年卅一周年、国卅七年五十周年纪念刊),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96]萧超然、沙健孙、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97]《学府纪闻·国立北京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
[98]王学珍等:《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9]王学珍、郭建荣:《北京大学史料第二卷(1912—1937)》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0]南京大学校庆校史资料编辑组、学报编辑部编辑:《南京大学校史资料选辑》,南京大学印刷厂1982年版(内部发行)。
[101]《国立中山大学现况(民国二十四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102]梁山、李坚、张克谟主编:《中山大学校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03]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4]王振乾、丘琴、姜克夫:《东北大学史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5]西北大学校史编写组:《西北大学校史稿》,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6]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7]《学府纪闻·国立清华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
[108]《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四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109]《学府纪闻·国立武汉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
[110]王玉芝、罗卫东主编:《浙江大学校史简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1]《学府纪闻·国立交通大学》,台北: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
[112]四川大学校史编写组:《四川大学史稿》,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3]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教育研究所:《本所研究事业十年》,1937年版,厦门大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http://210.34.4.53/zt/in-dex.jsp。
[114]黄宗实、郑文正选编:《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一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5]洪永宏编著:《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6]陈营、陈旭华编:《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五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7]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
[118]《一九三三年之上海教育》,上海新闻社1934年版。
[119]申报年鉴社:《第三次申报年鉴》,美华书馆1935年版。
[120]吴惠龄:《北京高等教育史料·第一集(近现代部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2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3]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124]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25]辛树织:《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册丙编教育概况上》(民国二十三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126]辛树织:《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四册丁编学校教育统计》(民国二十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
[12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2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2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30]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五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版。
[131]教育部法规委员会:《教育法规汇编》,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版。
[132]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133]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34]璩鑫奎、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35]汤志钧、陈祖恩、汤仁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戊戌时期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36]璩鑫奎、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37]孙常炜:《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8]顾明远:《中国教育大系·20世纪中国教育》(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9]唐钺、朱经农、高觉敷:《教育大辞书》,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40]胡行之:《外来语词典》,上海天马书店1936年版。
[141]《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42]《辞海·教育学·心理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143]《教育大辞典·第10卷: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4]《教育大辞典·第3卷: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5]陈旭麓、李华兴:《中华民国史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6]黄河清编著:《近现代辞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二 论著
[1]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2]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3]麻天祥:《中国近代学术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钱穆等:《中国学术史论集》(三),中华文化出版事业社1956年版。
[5]包遵彭、李定一、吴相湘:《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二册:中西文化交流》,台北:正中书局1956年版。
[6]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刘海峰、史静寰:《高等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8]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张亚群:《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0]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高奇:《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董宝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王李金:《中国近代大学创立和发展的路径——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的考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方增泉:《近代中国大学(1898—1937)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0][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下卷),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陈宝泉:《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北京文化学社1927年版。
[23]乐嗣炳:《近代中国教育实况》,世界书局1935年版。
[24]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5]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6]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7]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同:中国近代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30]昌家立:《关于知识的本体论研究:本质、结构、形态》,巴蜀书社2004年版。
[31][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2][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刘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3][英]比彻、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4][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 学科 学科互涉》,姜智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李家永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6]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庞青山:《大学学科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9]宣勇:《大学变革的逻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0]陈燮君:《学科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41]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陶本一:《学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3]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45]丘为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6]丁雅娴主编:《学科分类研究与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年版。
[47]茹宁:《大学的政治逻辑——大学与国家关系的哲学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9]张建伟:《近代化细节》,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0]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1]王家通:《日本教育制度——现况趋势与特征》,高雄: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
[52]王杰、韩云芳:《百年教育思想与人物》,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3]孙宏安:《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史》,辽宁出版社2006年版。
[54][美]小摩里斯·N.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张小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三 论文
[1]樊洪业:《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年第1期。
[2]樊洪业:《北京大学生物系正式成立于1926年》,《中国科技史料》1999年第2期。
[3]周川:《高等学校建制的组织学诠释》,《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4]周川:《中国近代大学建制发展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5]罗志田:《西学冲击下近代中国学术分科的演变》,《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6]潘懋元、刘海峰:《高教历史与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7]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特点》,《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
[8]张亚群:《废科举与学术转型——论清末科学教育的发展》,《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9]张亚群:《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0]张亚群:《文化视域中的高等教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模式再认识》,《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1]张亚群:《“同归而殊途 一致而百虑”——郭秉文与林文庆办学理念之比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2]张亚群、虞宁宁:《会通中西教泽群贤——陈垣高等教育思想特色辨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3]肖朗:《中国近代大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转型》,《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14]肖朗、项建英:《近代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15]肖朗、项建英:《近代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以北高南师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6]肖朗:《明清之际西方大学学科体系的传入及其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7]肖朗、项建英:《学术史视野中的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9期。
[18]刘剑虹:《蔡元培的大学学科建设理论及特点》,《师资培训研究》2001年第3期。
[19]刘剑虹:《梅贻琦的大学学科建设思想初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20]苟德敏:《竺可桢大学学科建设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报》2010年第1期。
[21]邓岳敏,张亚群:《探析民国时期大学设置标准的演变》,《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
[22]方增泉:《略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学的学科调整——从大学教育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的角度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3][法]巴斯蒂:《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24]王天根:《严复与近代学科》,《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5]田正平、刘保兄:《教会大学中国籍教师与中国近代大学的学科建设——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个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6]周谷平、赵师红:《农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高等农学学科的发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27]项建英:《民国时期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论略——以中央大学、北京大学为个案》,《高教探索》2006年第5期。
[28]项建英:《近代中国私立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高教探索》2007年第2期。
[29]项建英:《论近代学制与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江苏高教》2007年第3期。
[30]项建英:《论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设置模式嬗变》,《江苏高教》2009年第3期。
[31]项建英:《教育“科学化”运动与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5期。
[32]侯怀银、李艳莉:《民国时期教育系科的分布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
[33]胡延峰:《学科规训视野中近代中国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以中央大学心理学系为例》,《心理学探新》2009年第5期。
[34]尚小明:《民国时期大学哲学科系的“热”与“冷”》,《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3期。
[35]张绍磊:《黄炎培与国立暨南学校规复初期的学科建设(1917—1923)——以商科建设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6]徐曼:《留美生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学术论坛》2005年第4期。
[37]刘正伟:《国立东南大学与江苏教育近代化》,《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8]张雪蓉:《国立东南大学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的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39]易汉文:《国民政府是何时下令改国立广东大学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广东史志》1999年第2期。
[40]周兴樑、胡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开拓者——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研究所(1927—1949)探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1]刘小强:《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模式”的反思》,《高教探索》2011年第5期。
[42]陈学东:《近代学科规训制度的中国本土化》,《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3]潘云鹤、顾建民:《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44]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2期。
[45]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46]庞青山、薛天祥:《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特征及其启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第12期。
[47]庞青山、王乐:《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组织特征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
[48]庞青山、薛天祥:《大学学科结构的演进及其特点》,《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49]李化树:《论大学学科建设》,《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50]宣勇、凌健:《“学科”考辨》,《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51]宣勇:《大学学科组织化研究:多学科的审视》,《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5期。
[52]宣勇、凌健:《大学学科组织化建设:价值与路径》,《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53]钱颖一:《谈大学学科布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54]王建华:《学科、学科制度、学科建制与学科建设》,《江苏高教》2003年第3期。
[55]翟亚军、王战军:《理念与模式——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解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56][芬兰]塔皮奥·瓦瑞斯:《知识社会中的全球大学》,冯典译,《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57]杨素萍:《大学学科的演变:认识论的视角》,《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6期。
[58]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59]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60]赵灵芝:《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的引入——以张之洞的“八科分学”为例》,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1]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1949—1954中国大学课程政策与学科建制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62]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63]廖益:《大学学科专业评价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64]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65]贾莉莉:《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66]王东杰:《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1939)》,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67]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取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国立东南大学为个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68]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以国家、政党与社会为视角的考察(1919—1937)》,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69]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一种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