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期间中国高校累计获7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TEC-c/1087137.htm)。
2.《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人数稳步增长》,中国教育在线(http://gaokao.eol.cn/news/201604/t20160415_1387607.shtml)。
3.Adam· S.Posen,Think Tanks:“Hot Economists and Hot Topics”,,Fall 2002.
4.Caplan,Nathan,The Two-Communities Theory and Knowledge Utilization,i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9,Vol.22.No.3.
5.Cunningham,Ward(November 1,2003).“Correspondence on the Etymology of Wiki”.WikiWikiWeb.Retrieved March 9,2007.
6.D.B.Truman,The Govermental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Reprint edition,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81.
7.Dahl,Robert 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8.James Simon,The idea brokers:The impact of think tanks on British government[M].Public Administration,1993:8.
9.Julia Olmos-Penuela,Elena Castro-Martínez,Liney Adriana Manjarrés-Henríquez.Knowledge Transfer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Groups:The Relevance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J].INGENIO(CSIC-UPV)Working Papers.2010.
10.Leuf & Cunningham 2001.“The Wiki Way:Quick Collaboration on the Web”[EB/OL].Ward Cunningham's site http://c2.com/cgi/wiki?WikiDesignPrinciples.
11.McGann,James G,,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5.
12.Michael Dolny,“The Think Tank Spectrum:For the media,some thinker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May/June 1996,http://fair.org/extra-online articles/.
13.Milan Zeleny,Management upport Systems:Towards Integrated Knowledge Management[J].Human Systems Management.1987,7(1):59-70.
14.Mills·C.Wrigh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15.Nicolas Ruble,“Who's Hot & Who's Not - An Assessment of Think Tanks’Influence on US Economic Policymaking”,,September 2000.
16.Peter T.Leeson,Matt E.Ryan and Claudia R.Williamson,Think Tank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40,2012.pp.62-77.
17.Ricci,David 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18.Rich,Andrew,,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9.Russell L.Ackoff.From Data to Wisdom[J].Journal of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1989(16):3-9.
20.Steelman,Aaron,Do Think Tanks Matte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ublic Policy Institutes,in Cato Journal,2003,Vol.23,No.1.
21.Stone,Diane,,London:Frank Cass,1996.
22.Susanne Trimbath,“Think Tanks:Who's Hot and Who's Not”,,Summer 2005.
23.Weiss,Carol H.Policy Research as Advocacy:Pro and Con,in Knowledge & Polly,1991,Vol.4,No.I.
24.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5.[美]安德鲁·里奇:《智库、公共政策和专家治策的政治学》,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26.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6年版。
27.曾满超等:《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北大教育评论》2009年第4期;丁玲:《从联邦政府的行动透视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28.陈国营、许琼:《互联网时代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研究:网络话语权的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9.陈国营、鲍健强、钟伟军、陈明:《中国大学智库评价研究:维度与指标》,《高教评估与发展》2016年第5期。
30.陈国营、张杰、陈明:《中国高校智库网络活跃度与影响力研究:基于百度检索指数的分析》,《智库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期。
31.陈升、孟漫:《智库影响力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基于39个中国智库样本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9期。
32.陈衍泰等:《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工作论文》2015年1月。
33.陈英霞、刘昊:《美国一流高校智库人员配置与管理模式研究——以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为例》,《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34.崔玉军:《国外智库评价: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11期。
35.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范东君:《坚持“五个结合”,建设新型智库评价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3日。
37.房宁:《以专业化研究影响和改变社会——现代智库的运作与评价》,《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8期。
38.顾岩峰:《我国高校智库建设路径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9.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新亮点新态势新思考——2015中国智库年度发展报告》,《光明日报》2016年1月13日。
40.国家发改委:《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10% 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参考报》2015年3月29日。
41.郝玉凤:《全球性大学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及其启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年第2期。
42.何华兵、万玲:《西方政策过程理论的最新进展、趋势与启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4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4月25日(2)。
44.金芳等:《西方学者论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4章和第5章。
45.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46.孔放、李刚:《国外智库评价的主要模式》,《新华日报》2015年7月10日(14)。
47.李安方等:《中国智库竞争力建设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48.李立国:《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49.李卫红:《大学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人民日报》2014年2月16日(5)。
50.李燕萍、吴绍棠:《人才强国战略与中国特色的人才资源开发》,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1.刘宁:《智库的历史演进、基本特征及走向》,《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52.梅新林:《大学智库建设的战略意义与相应对策、走向世界的中国学术》,《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3.帕瑞克·克勒纳:《智库概念界定和评价排名:亟待探求的命题》,《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5期。
54.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55.秦惠民、解水青:《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4期。
56.邱均平、任全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进展》,《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第4期。
57.唐景莉:《大学加油国家需要你的智慧——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谈高校智库建设计划》,《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24日(9)。
58.唐纳德·E.埃布尔森:《智库能发挥作用吗? 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影响力之评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版。
59.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里根年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60.王莉丽:《论美国思想库的舆论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61.王莉丽:《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61.王莉丽:《最高智库应成为经济决策的外脑》,《华夏日报》2009年7月31日。
63.徐晓林、黄艳:《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趋势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6期。
64.薛澜,朱旭峰:《“中国思想库”:含义、分类与研究展望》,《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3期。
65.燕玉叶:《如何建设中国高校智库——美国加州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光磊主任访谈与启示》,《高校教育管理》2015年第2期。
66.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及其指标体系》,《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67.杨玉良:《推动大学智库成为国家创新来源》,《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31日(2)。
68.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69.袁安府、陈大柔、范柏乃:《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5期。
70.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詹姆士·麦甘(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编):《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73.詹姆士·G.麦甘:《2015年全球智库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
74.詹姆士·麦甘、理查德·萨巴蒂尔:《全球智库政策网络与治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5.张东刚:《发挥高校优势打造新型智库》,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talk/ftjb/201403/t20140324_575221.html)。
76.章仁彪:《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期。
77.赵刚、朱旭峰、王志清:《中国软科学研究机构评价指标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1期。
78.渐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课题组:《浙江省大学智库网络活跃度评价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2期。
79.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
80.《中国高等教育水平与美国还有多大差距?》,侨报纽约网(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6/0407/1060208.shtml)。
81.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4年统计数据摘要》(http://www.sinoss.net/tongji/2014zhaiyao/,2016-8-3)。
8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年。
83.朱宏亮、蒋艳:《中国高校智库发展现状与未来策略思考》,《高校教育管理》2016年第2期。
84.朱旭峰、苏钰:《西方思想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基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分析框架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
85.朱旭峰:《“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