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慰(著): 暂无简介
[1][冰]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德]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美]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陈昕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4][美]阿尔斯通:《制度经济学的经验研究:一个概述》,载诺思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罗仲伟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美]埃里克·弗鲁博顿、[德]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的分析范式》,吴水荣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姚海鑫、邢源源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美]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美]戴维斯、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载《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陈郁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9][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陈昕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美]科斯著:《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美]迈克尔·茨威尔:《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王申英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3][美]诺思:《对制度的理解》,载科斯等《制度、契约与组织》,刘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15][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诺思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罗仲伟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美]威廉姆森:《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姚海鑫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8][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蒋琳持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0][日]植草益:《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锁箭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21][英]特伦斯·W.哈奇森:《新旧制度主义经济学》,载菲吕博顿等编《新制度经济学》,孙经炜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Aghion,P.and Howitt,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Vol.60,No.2,1992,pp.323-351.
[23]Blomstrom,M.,“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Efficiency:The Case of Mexico”. ,Vol.35,Issue1,1986,pp.97-110.
[24]Caves,R.E.,“Multinational Firms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Host Country Markets”. ,Vol.41,Issue162,1974,pp.176-93.
[25]Chamberlin Edward H,.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3,pp.305-311.
[26]Douglass North,“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Vol.31,No.1,1971,pp.118-125.
[27]Globerman,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Efficiency Benefits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Vol.12,Issue1,1979,pp.42-56.
[28]H.Singer,“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Vol.40,No.2,1950,pp.473-485.
[29]Mintzberg,H. et al.,Strategy Safari,.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8,p.345.
[30]Penrose,E.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99-110.
[31]Prahalad,C. K.,Hamel,Gary,“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Vol.68,Issue3,1990,pp.79-91.
[32]Schultz,Theodore W.,.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p.1114.
[33]Thráinn Eggertsson,“The 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Avoiding the Open-Field Syndrome and the Perils of Path Dependence”. ,July1993.36,pp.223-237.
[34]А.П.Александров,Академик Иоффе и советская наука.,1980.9,pp.1-10.
[35]А.С.Сонин,Черные дни Академик Иоффе.,1994.5,pp.448-452.
[36]Б.Н.Малиновский,. Москва:ПЕР СЭ,2002,p.39.
[37]Д.А.Усанов,Школа Иоффе как пример единсва науки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2007.1,pp.59-62.
[38]И.К.Походня,Борис Евгеньевич Патон.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осварки им. Е.О. Патона НАН Украины,2011-5-4,http://www. nbuv. gov. ua/people/paton_rus_90.pdf.
[39]Караван+Я,Борис Евгеньевич Патон. К90-летию Великого Ученого,2011-5-9,http://www.etver.ru/lenta/index.php?newsid=38996.
[40]Л.А.Арцимович,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об Иоффе,,1990.8,pp.23-26.
[41]安玉兴、田华、耿乃国:《产权制度改革与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6期。
[42]安玉兴等:《产权制度改革与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6期。
[4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豁免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历史欠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67号,2006年12月6日。
[44]《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53号,2004年9月20日。
[45]蔡昉:《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46]常丽:《辽宁装备制造业“先进性”建设是关键》,《辽宁日报》2009年4月21日第6版。
[47]陈爱贞、刘志彪:《决定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基于各细分行业投入产出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4期。
[48]陈劲、王毅、许庆瑞:《国外核心能力研究述评》,《科研管理》1999年第5期。
[49]陈玉罡、李善民:《并购中主并公司的可预测性》,《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50]陈郁编著:《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51]陈政高:《在全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辽宁日报》2009年6月5日第1版。
[52]褚超美、钱向阳:《世界汽车产业“整零”关系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分析》,《上海汽车》2008年第7期。
[53]崔仑:《辽宁中部城市群发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鞍山政协网,2009-8-10,http://www. aszx.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0。
[54]单东:《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2期。
[55]杜兵、李小宇、毛辉:《乌克兰巴顿电焊研究所在焊接工艺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焊接》2007年第10期。
[56]杜珊:《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企业并购融资路径新探》,《现代财经》2009年第10期。
[57]杜云月、蔡香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2年第3期。
[58]樊纲:《论竞争力——关于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思考》,《管理世界》1998年第3期。
[59]干春晖、李素荣:《国际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厂商协作关系及我国汽车业发展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2期。
[60]龚晓允:《制度效率与经济效率比较分析》,《延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61]谷任、邝国良:《产业集群、金融发展与产业竞争力》,《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6期。
[62]郭熙保、胡汉昌:《论制度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3]郭晓丹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额外行为与研发活动变动》,《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64]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5月12日。
[65]韩伯棠、连浩、王奋:《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制度分析与路径依赖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6期。
[66]韩晶:《基于模块化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12期。
[67]何德旭、郑联盛:《金融危机:演进、冲击与政府应对》,《世界经济》2009年第9期。
[68]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69]侯汉坡:《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及实施方式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6期。
[70]胡登峰、王丽萍:《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软科学》2010年第2期。
[71]胡曙光、陈启杰:《制度效率与交易制度比较研究》,《财经研究》2002年第10期。
[72]花蕾:《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中的政府管理创新》,《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
[73]霍春辉、刘力钢:《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战略》,《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74]贾柱:《五年磨一剑创新模式成就北方重工盾构机崛起》,《中国工业报》2009年3月25日第5版。
[75]江积海:《后发企业知识传导与新产品开发的路径及其机制——比亚迪汽车公司的案例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4期。
[76]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77]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8]李怀、高磊:《产权福利安排、产权替代效率的理论比较和制度启示——基于马克思产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9]李怀、邵慰:《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制度的层级理论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7期。
[80]李怀、邵慰:《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解析》,《经济纵横》2009年第3期。
[81]李怀、王松:《古代中西方创新制度比较研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2]李怀、吴练达:《制度、自由与创新的内在机理——基于经济学的视角》,《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12期。
[83]李怀:《“东北现象”:问题的实质与根源》,《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84]李怀:《从创造与创新的理论分野谈起》,《光明日报》2000年8月11日第6版。
[85]李怀:《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效率递减——一个从制度经济学文献中读出来的故事》,《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86]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87]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研究与实证》,《管理世界》2004年第12期。
[88]李志强:《制度配置状态: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经济师》2002年第4期。
[89]林国建:《企业文化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2005年第5期。
[90]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陈昕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91]刘春芝、聂颖:《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状况的统计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92]刘春芝:《集群式创新: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路径探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93]刘和旺:《诺思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新发展》,《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
[94]刘世锦:《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概念》,《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2期。
[95]刘小铁、欧阳康:《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当代财经》2003年第11期。
[96]刘秀玲:《跨国技术并购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7]刘秀玲:《以跨国技术并购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8期。
[98]刘岩:《辽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的理论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
[99]刘志迎、王砚:《美国汽车产业“整零”关系演变及对中国启示》,《上海汽车》2009年第8期。
[100]刘钻石:《世界经济失衡的今昔对比研究》,《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第2期。
[101]娄成武、刘丹:《技术哲学视角下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政策研究》,《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第6期。
[10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3]吕朋、巩顺龙:《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可行模式探析》,《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104]罗仲伟、冯健:《企业网络创新中的知识共享机制——丰田汽车的案例》,《经济管理》2007年第6期。
[105]牟仁艳、胡树华:《美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研究》,《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第11期。
[106]牟绍波等:《开放式创新视角下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第1期。
[107]诺思访谈:《诺思的“制度富国论”》,《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4月8日第7版。
[108]裴长洪、彭磊、郑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验与理论分析——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种总结》,《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09]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10]钱方明、陈娟:《浙江加工制造业结构转型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9年第5期。
[111]秦嗣毅:《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与国家竞争力》,《求是学刊》2008年第9期。
[112]邱林:《中国制造存在被人替代的后顾之忧》,2009年8月13日,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601。
[113]任净、车贵堂:《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4]邵慰、李怀:《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4期。
[115]邵慰、李杰义:《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海外并购与技术进步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5期。
[116]邵慰、陶晓丽:《基于知识管理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管理观察》2009年第2期。
[117]邵慰、陶晓丽:《基于制度创新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中》,《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6期。
[118]邵慰、陶晓丽:《金融危机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出口的双重影响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第3期。
[119]邵慰、王焕杰:《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SWOT分析》,《特区经济》2009年第2期。
[120]邵慰:《巴顿与乌克兰科学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10期。
[121]邵慰:《物理学家越费与前苏联装备制造业》,《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12期。
[122]邵慰:《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耦合机制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4期。
[123]邵慰:《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行业测度研究——来自2003—2011年面板数据的证据》,《经济学家》2015年第1期。
[124]邵慰:《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2期。
[125]施振荣:《再造宏基》,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126]孙萍、刘丹:《以科学发展观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
[127]孙圣民:《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28]孙晓华、原毅军:《业主风险厌恶、自主创新的市场失灵与第三方介入——以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为例》,《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第12期。
[129]孙早等:《后危机时代的大国产业战略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经济学家》2010年第9期。
[130]唐成选:《辽宁装备制造业实现由量变到质变飞跃》,《辽宁日报》2007年12月29日。
[131]唐晓华、李绍东:《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1期。
[132]田伯平:《美国次贷危机与全球经济新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6期。
[133]王秉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的探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34]王道平、范小云:《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否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原因》,《世界经济》2011年第1期。
[135]王道平、何海燕:《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对策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8期。
[136]王福君:《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兼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10期。
[137]王家斌、邵慰:《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商业研究》2008年第11期。
[138]王青、刘美泽:《辽宁装备制造业与国内同行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
[139]王清剑、李金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政策支撑研究》,《财经论丛》2013年第9期。
[140]王守武:《纪念:A. Ф.约飞院士》,《物理学报》1961年第6期。
[141]王小映:《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142]王星琪:《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建议》,《决策咨询通讯》2003年第5期。
[143]王延惠:《制度功能、演化与有效制度标准:市场过程理论的理解》,《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144]王仲辉、党晓磊:《制定跨国并购战略应注意的问题》,《经济纵横》2008年第3期。
[145]向平、孔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式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现状分析与风险管理》,《经济管理》2008年第2期。
[146]谢作诗、李善杰:《中国经济的增长结构:原因及含义——兼论经济的增长性质及金融危机之下的增长前景》,《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
[147]谢作诗、邵慰:《局限转变、结构调整与中国增长前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7期。
[148]徐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战略》,《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49]徐华:《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及其产业政策》,《中国经济问题》2010年第6期。
[150]徐建平、夏国平:《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第10期。
[151]徐阳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前瞻》,《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11期。
[152]徐竹青:《浙江加工制造业升级转向与制约因素分析》,《浙江学刊》2010年第2期。
[153]阳立高、刘建江、杨沿平:《基于开征研发税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工程》,《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154]杨瑞龙、冯健:《企业间网络的存在性:一个比较制度分析框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55]杨沿平、唐杰、周俊:《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3期。
[156]杨砚峰、李宇:《技术创新的企业规模效应与规模结构研究——以辽宁装备制造业为例》,《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2期。
[157]姚晓芳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合肥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和对策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9期。
[158]姚洋:《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159]于开乐、王铁民:《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管理世界》2008年第4期。
[160]余祖德、陈俊芳:《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综述及评述》,《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161]原毅军、耿殿贺:《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3期。
[162]袁健红、张亮:《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8期。
[163]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64]袁庆明:《制度效率的决定与制度效率递减》,《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65]岳玉珠、张彦彬:《中卫型集群结构的运行绩效及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启示》,《辽宁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66]曾业辉:《华晨危局》,《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6月10日第8版。
[167]张保胜:《基于微观技术制度的技术创新问题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1996年第12期。
[168]张兰霞、王静、杨海君:《沈阳装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69]张米尔、田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东北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演进——以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10期。
[170]张明:《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演进及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
[171]赵波、冉宏伟:《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比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72]赵树宽、赵鹏飞:《中国汽车业技术供应链技术效率评价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0期。
[173]赵英:《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174]赵忠华、邵武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技术追赶效应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
[175]浙江省统计局:《2010年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http://www. zj. stats.gov.cn/art/2011/3/16/art_281_44687. html,2011年9月19日。
[17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2003年10月5日。
[17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2006年3月14日。
[178]周叔莲、裴叔平:《试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经济研究》1984年第5期。
[179]朱春奎:《国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期。
[180]朱礼龙、周德群:《自主创新: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之路——以安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发展为例》,《企业经济》2006年第3期。
[181]左建军:《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江论坛》2000年第5期。2,10,24,27,42,49,50,54,65,71,130,121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