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analyzes the origin, research paradigm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of S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expound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wo traditions of ST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the attempts and efforts on the road of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two traditions, and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pi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S. For STS research in Chin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urrent controversy in STS research in China is also caused by the refraction of the separation of two tradition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China. After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TS in China,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STS research in China, and attempts to propose a trend of STS research in China based on China's practical situation.(AI翻译)
陈佳:(著)
陈佳,1985年生,山东省安丘市人,哲学博士,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系副主任,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STS)比较研究;技术哲学与社会学研究。先后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几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其他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陈凡:(著)
陈凡,195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主任、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与STS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7项,其他省部级课题几十项,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几十项省部级奖励。
[1]Andrew Feenberg:Questioning Technoy,NewYork:Routledge,1999.
[2]Andrew Feenberg:Modernity and Technoy,Cambridge:MIT Press,2003.
[3]AlbertH.Teieh,BarryD.GoldandJuneM.Wiaz:“Graduate Edueation and Career Directions in Science,Engineering and Public Poliey” 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86.
[4]Andrew Pickering:From Science as Knowledge to Science as Practi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5]Andrew Webster,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New Direction,New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1.
[6]Barry Barnes:Kuhn and Social Science,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2.
[7]Bruce Bimber:“Three Faces of Technoical Determinism” Does Technoy Drive History?,Cambridge:MITPress,1994.
[8]Bruno Latour&SteveWooar:Laboratory Life: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Princeton,New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9]BijkerW,Hughes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ical systems,Cambridge:MIT Press,1987.
[10]BRIANSTIPAK:“Analysis of Policy Issues-Concerning Social Integration”Policy Sciences,No.12,1980.
[11]CHEN Fan.“On Technoy,Time,Culture’s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Nationality”,Twelfth Bienni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y,Nature and Technoy,University of Aberdeen,Aberdeen,Sland,July9-11,2001.见《工程、技术、哲学-2001年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2]Christine Macleod:Heroes of Invention:Technoy,Liberalism and British Identity,1750-1914,Cambridge,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3]Carl Mitcham:“In Search of a New Relation between Science,Technoy,andSociety”Technoy in Society,No.4,1989.
[14]Collins·HarryM.:“In the Empirical Program of Relativism”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No.6,1981.
[15]Collins and Robert Evans:“The Third Wave of Science Studies:Studies of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Social Studiesof Science,No.2,2002.
[16]David Bloor:Knowledge and its Social Imagery,London and Chicago:RutledgePress,1976.
[17]David Bloor:Wittgenstein:A social Theory of Knowledge,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18]David Bloor,Barrry Barnes and John Henry:Scientific Knowledge:A Socioical Analysi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19]Don Ihde:“Philosophy of Technoy 1975-1995”Society for Philosophy&Technoy,No.1,1995.
[20]Deborah Johnson,Jameson Wetmore:Technoy and Society Building our Sociotechnical Future,Cambridge:MITPress.2009.
[21]Donald MacKenzie And Judy Wajcman: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y,Berkshire:Open University,1999.
[22]Edward J Hackett,Oa Amsterdamska,Michael Lynch,JudyWajcman: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y Studies 3rdedition,Cambridge:TheMITPress,2007.
[23]EdleyN:“Unravell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Theory&Psychoy,No.3,2001.
[24]FranzA.Foltz:Origin of an Academic Field:the 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 Paradigm Shift,Lanham:AltaMiraPress,1988.
[25]Goldman,Alvinl:Pathways to Knowledge:Private and Public,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6]Garfinkeletal:“Respecifying the Natural Sceince as Discovering Sciences of Practical Action”in the Conference at Caary University,1993.
[27]G.Willson.“Science as a Cultural Construct”Nature,No.6,1997.
[28]Harry Collins:Changing Order:Replication and induction in scientific practice,London&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85.
[29]Hideto Nakajima:“Differences in East Asian STS:European Origin or American Origin?”East Asian 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No.2,2007.
[30]Jose′A.Lo′pezCerezo,CarlosVerdadero:“Introduction: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 studies-from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north to theLatin American south”Technoy in Society,No.25,2003.
[31]John Dewey:“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Pragmatism”Philosophy and Civilization,NewYork,1968.
[32]Jacques Ellul:The Technoical System,NewYork:Continuum,1980.
[33]Juan.Ilerbaig:“The Two STS Subculture and the Socioical Revolution”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No.90,1992.
[34]Jan Kyrre Berg Olsen: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y,Willey:Blackwell,2009.
[35]John Solomon,Teaching 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Berkshire:Open University Press,1993.
[36]Knorr-Cetina and Steven Mulkay:Science Observed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London&BeverlyHills:SAGE Publications,1983.
[37]Karin Knorr Cetina:The Couch,the Cathedral,and Laboratory: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ment and Laboratory in Science,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2.
[38]L.Fuglsang:“Information and Credibility Problems of STS and Technoy Assessment”Bulletin of 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1989.
[39]Lewis Mumford:The Myth of Machine:Technics and Human Development Vol1),NewYork:MarinerBooks.1971.
[40]Leonard Waks:“STS as an Academic Field and a Social Movement”Science,Technoy and Society,Working Paper,No.3.1994.
[41]Langdon Winner:“On Criticizing Technoy”PublicPolicy,No.4,1972.
[42]Langdon Winner:The Whale And The Reacto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43]Langdon Winner:“Upon Opening the Black Box and Finding it Empty: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y”,PittJ,LugoE.:The Technoy of Discovery and the Discovery of Technoy,Blacksburg,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y,1991.
[44]Langdon Winner:Autonomous Technoy:Technics-out-of-Control as a Theme in Political Thought,Cambridge:MIT Press,1997.
[45]Michel Callon,BrunoLatour:“Don’t 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School!A Reply to Collins and Yearley”In AndrewPickering(Ed)·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2.
[46]Michael Lynch:Scientific Practice and Ordinary Action:Ethnomethodoy an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47]M.Mulkay:Socioy of Science,Blooming: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1.
[48]M.R.SmithandL.Max:“The Dilemma of Technoical Determinism”,Does Technoy Drive History?,Cambridge:MIT Press,1994.
[49]Michael Thad Allen,Gabrielle Hecht:Technoies of Power,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1.
[50]OliverKelly:Ethics,Politics And Difference In Julia Kristeva’s Writing,NewYork:Routledge,1993.
[51]Ogburn.WilliamF,Nimkoff.MeyerF:Handbook of Socioy,London:Kegan Paul Trench,Trubner Co.LTD,1947.
[52]Ogburn,WilliamF:On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Selected Paper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53]Pickering,A.: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54]PaulT.Durbin:“Technoy Stud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iza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Technoy in Society,No.11,1989.
[55]Ropohl:“Philosophy of Sociotechnical System”,Techne,No.3,1999.
[56]Rosemary Chalk,Science,Technoy,and Society:Emerging Relationships,Washington DC: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88.
[57]Rouse Joseph:Engaging science:How to undersd Its practices philosophicall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58]Robert Kiran:“Technoical Momentum and the Ethics of Metropoli Growth”Ethics,Place and Environment,No.3,2004.
[59]Rustum Roy and LeonardJ.Waks:“The Science,Technoy and Soeiety”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85.
[60]Steve Fuller:Social Epistemo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61]Steve Fuller,Philosophy,Rhetoric,and the End of Knowledge:The Com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y Studies,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 Press,1993.
[62]S.Gilfillan:The Socioy of Invention:an Essay in the Social Cause of Technic Invention and Some of Its Social Results:Especially as Demonstrat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Ship,Chicago:Follett Publishing Cmpany,1935.
[63]StephenH.Cutcliffe,The Emergence of STS as an Academic Field.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y:Ethics and Techny,Greenwich:JAI Press Inc,1989.
[64]StephenH.Cutcliffe,“The Warp and woof of Science and Technoy Studies in the UnitedStaes”.Science Technoy and Society,NO.3,1994.
[65]StephenH.Cutliffe:Ideas,Machines,andValues: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Technoy,andSociety Studies,Boston: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0.
[66]StephenH.Cutcliffe,CarlMitcham:Visions of STS,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2001.
[67]Sergio Sismondo:Science without Myth-On Constructions,Reality,andSocial Knowledge,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1996.
[68]Sergio Sismondo: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y Studies,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4.
[69]Steve.Wooar:“The Turn to Technoy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Science&Human Values,No.1,1991.
[70]ThomasP.Hughes:Networks of Power:Electrification in Western Society,1880-1930,Baltimore:The Johns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3.
[71]ThomasP.Hughes:American Genesis:A century of invention and technoical enthusiasm 1870-1970,NewYork:Viking Penguin,1989.
[72]Thomas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Second Edi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73]Vivien Burr:Social Constructionism-Socialpsychoy,Culturalrelativism,Subjectivity,Discourse analysis,Social interaction,Socia lproblems,NewYork:Taylor&Francis Routledge,2003.
[74]W.Bijker,T.Hughes,T.Pinch.: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ical systems: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y and history of technoy,Cambridge:MIT Press,1987.
[75]Wiebe E.Bijker:“Undersding Technoical Culture through 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Science,Technoy,and Society”,Visions of STS,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2001.
[76]William F Ogburn and SGilfillan:The Influence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in US President’s Research Committee on Social Trends in the UnitedStates,NewYork:McGraw Hill,1933.
[77]Westrum.Ron:"Technoy and Social Change"in Robert Perrucci,Socioy:Basic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Dubuque:Brown Company Publishing,1977.
[78]W.VQuine:Epistemoy Naturalized in Ontoical Relativity and otherEssays,NewYork and Lond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9.
[1][美]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邢冬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美]奥利卡·舍格斯特尔:《超越科学大战——科学与社会关系中迷失了的话语》,黄颖,赵玉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安维复:《STS的理论基础:从综合学科论到社会建构主义》,载李正风《走向科学技术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超越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最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超越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最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8][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伍况普等译,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9][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0][英]巴恩斯、布鲁尔:《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知识社会学》,《世界哲学》,鲁旭东译,2001年第1期。
[11][英]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理论》,鲁东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12][英]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约翰·亨利:《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法]布鲁诺·拉图尔,史蒂夫·伍尔伽:《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张伯霖、刁小英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4]布里奇斯托克:《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刘立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6]陈昌曙:《STS研究与中国国情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增刊)。
[17]陈昌曙等:《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9]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陈凡,陈佳:《国际STS研究的新进展—34届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4S)国际会议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4期。
[21]陈凡,张明国,梁波:《科学技术社会论——中日科技与社会(STS)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2]陈红兵:《新卢德主义评析》,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崔建明:《杜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论》,学术月刊,1996年第5期。
[24][英]C.P.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
[25]蔡平、赵魏:《社会学的实证研究辨析》,《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3期。
[26]崔绪治、浦根祥:《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0期。
[27]蔡仲、郑玮:《从“社会建构”到“科学实践”》,《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4期。
[28][英]大卫·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艾彦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29][德]E.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30]冯平:《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1]郭贵春,成素梅,马惠娣:《如何理解和翻译“Science and Technoy Studies”》,《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1期。
[32]顾海良:《“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33]高经宇:《美国实用主义技术观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4]郭明哲:《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哲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35]葛勇义:《现象学对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7期。
[36][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7][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8][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技术》,李黎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9]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40]黄欣荣:《从科学学、技术学到科学技术学》,载李正风《走向科学技术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简明哲学百科词典》,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42][德]迦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43]贾绘泽:《社会整合:涵义述评、分析和相关概念辨析》,《高校社科动态》,2010年第2期。
[44]江怡著:《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5][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殷登祥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46][美]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陈凡等译,辽宁人们出版社2008年版。
[47][英]科纳尔:《伦理学理论中的革命》,牛津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48][美]卡林·诺尔·谢廷娜:《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49]柯文:《让历史重返自然——当代STS的本体论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5期。
[50]李鸿:《涂尔干“法人团体”社会整合观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51]刘珺珺:《从知识社会学到科学社会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06期。
[52]刘魁,干承武:《建构主义纲领评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第12期。
[53][美]拉瑞·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54][美]罗伯特·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5]刘鹏,蔡仲:《从“认识论的鸡”之争看社会建构主义研究进路的分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4期。
[56]刘鹏:《SSK的描述与规范悖论—并基于此兼论后SSK与SSK的决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10期。
[57]刘群:《实证主义在社会学中的发展脉络》,《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58]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9][美]莱斯利·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9期。
[61]罗婷:《克里斯特瓦的符号学理论探析》,《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62][美]鲁帝·沃尔梯《社会学与技术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增刊)。
[63]拉图尔,伍尔伽:《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张柏霖,刁小英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64]李侠:《断裂与整合:有关科学主义的多维度考察与研究》,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65]李晓峰,吴永忠:《论STS的两种研究传统》,《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第3期。
[66]罗英豪:《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代际演进探析》,《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7]卢艳君:《默顿科学社会学:当前困境与未来趋向》,《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2期。
[68]刘亦雄:《阴阳太极思想与STS理论范式的建构》,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9]李正风等:《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发言撮要》,《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0]李真真:《STS的兴起及研究进展》,《科学与社会》2011年第1期。
[71][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7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3]马会端:《PSTS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进化》,《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74][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75][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6]孟庆伟:《科学技术学: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载李正风《走向科学技术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7]莫少群:《SSK科学争论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11期。
[78]庞丹:《杜威技术哲学思想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庞丹、李鸥:《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研究纲领》,《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80][美]乔治·米德:《现在的哲学》,李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1][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82]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83][美]R.K.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4]任玉凤,刘敏:《社会建构论从科学研究到技术研究的延伸》,《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5]盛国荣:《走向一种中国本土化的技术哲学整体论?——读<重申传统>一书》,《探求》,2010年第5期。
[86]沈律:《关于科学技术学建设的几个问题》,载李正风《走向科学技术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7][美]史蒂芬·卡特克利夫:《STS教育:20年来我们学到了什么?》,《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增刊)。
[88][美]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间》,林建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9]孙思:《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评介》,《哲学动态》1997年第11期。
[90]盛晓明:《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3期。
[91]涂纪亮:《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其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2][美]托马斯·库恩:《是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心理学?》,载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9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范岱年,纪树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谭萍:《科学知识社会学:缘起、发展及启示》,《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96]吴国林:《主体间性与客观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6期。
[97]吴国盛:《北京大学科学的社会研究论坛》[EB/OL].(2008-12-05)[2012-2-3].
[98]王华平,许为民:《STS:从SSK到SEE》,《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3期。
[99][美]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陈羽纶、张瑞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00]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1]王建设:《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关系解析》,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2008年。
[102][英]W.牛顿-史密斯:《相对主义与解释的可能性》,《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
[103]吴彤:《试论S&TS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研究策略—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野看》,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北京,2008年。
[104]王晓升:《走出语言的迷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05]汪漪:《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6]王彦雨:《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马尔凯话语分析研究纲领探析》,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年。
[107]吴永忠:《国际STS研究范式的演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2期。
[108]邢冬梅:《作为生成的建构与作为构造的建构——对科学的常人方法论研究》,《哲学分析》,2010年第3,第141期。
[109]肖峰:《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及其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第5期。
[109]肖峰等:《现代科技与社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110]徐飞:《科学技术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领域》,载李正风《走向科学技术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1]邢怀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2]希拉?贾萨诺夫等:《科学技术论手册》,盛晓明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许良:《技术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夏世杰:《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之源初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15]许为民:《走近科学技术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6]夏禹龙,刘吉,冯之浚:《科学学的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17][美]约翰·杜威:《自由主义与社会行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18][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2004年版。
[119][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20]殷登祥:《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
[121]殷登祥:《关于STS的起源、争论和前景》,《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22]殷登祥,威廉姆斯:《技术的社会形成》,沈小白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125]于洪波:《基于范式的STS学科演进逻辑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2009年。
[126][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利:《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7]阎莉:《实验室研究——SSK自然主义纲领的实现途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28]佚名:《新世纪的时代特征和STS研究》,《哲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129]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超越工兵主义的技术观念》,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
[130]杨善民:《传播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探析》,《文史哲》,1998年第1期。
[131]杨志刚:《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软科学》,2003年第17期。
[132]袁泽民、莫瑞丽:《“社会整合”的类型及建构——对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的解读》,《理论界》,2008年第5期。
[133]《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34][日]佐藤公治.《在对话中学习与成长》,东京:金子书房1999年版。
[135]张纯成:《科学技术学——从历史走向现实》,载李正风《走向科学技术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6]朱春艳,陈凡:《社会建构论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2期。
[137]中岛秀人:《新科学技术论动向——STS新领域的兴起》,日本物理学会论文,1991年第5期。
[138]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139]郑文范,于洪波:《论STS研究的逻辑进路和学科进路》,《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11期。
[140]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8期。
[141]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2]张晓东:《实践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蜕变—杜威工具主义伦理观探析》,《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
[143]赵学漱等:《STS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44]郑雨:《技术系统的结构——休斯的技术系统观评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2期。
[145]张翼:《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社会学者的“整合”观》,《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46]张志林、程志敏:《多维视界中的维特根斯坦》,华东师范出版社2005年版。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