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民、侯志翔:《西安服务外包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16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比较分析》,《经济问题》2010年第8期。
[2]艾时钟、尚永辉、信妍:《IT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关系质量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8期。
[3]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蔡进:《武汉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启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5]曹德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改革趋势》,2014中国国际教育年会,2014年10月。
[6]曹宇、叶红雨:《OEM企业突破俘获型网络的升级路径研究》,《企业经济》2011年第7期。
[7]陈和、甘天文:《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8]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9]陈明亮:《客户忠诚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0]陈鹏、郑翼村:《“微笑曲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启示》,《市场论坛》2006年第11期。
[11]陈双喜、王磊、戴美虹:《辽宁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静态与动态效应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2]陈维真:《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强于中国的原因分析》,《中国市场》2012年第11期。
[1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4]陈耀、周洪霞:《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区域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8期。
[15]陈钰:《基于GEM模型的离岸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以南京市为例》,《信息化研究》2014年第6期。
[16]单婷婷、史安娜:《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统计与决策》2014年第11期。
[17]邓春平:《服务外包中的俘获型治理与突破策略》,《商业时代》2011年第12期。
[18]邓伟根、王然:《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外向型经济产业转型——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学术研究》2010年第1期。
[19]丁宋涛、刘厚俊:《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视角》,《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20]董爽、宋玉祥、袁晓勐:《我国二线城市的总体发展态势分析》,《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期。
[21]傅德印:《因子分析统计检验体系的探讨》,《统计研究》2007年第6期。
[22]傅盛宁:《印度股市公司数量全球居首》,《深圳商报》2013年7月20日第10版。
[23]甘振韬:《基于AMOS的网络学习忠诚度调查研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年第5期。
[24]高伟、柳卸林:《嵌入全球产业链对中国新兴产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11期。
[25]龚三乐:《全球价值链内企业升级绩效、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例》,《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7期。
[26]郭姝、赵桐、冉瑶:《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外包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9期。
[27]郭维、常海遥:《上市公司专用性资产投入者利益制衡机制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
[28]胡国恒:《利益博弈视角下本土企业的价值链升级与能力构建》,《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9期。
[29]胡浩志、吴梦娇:《资产专用性的度量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30]胡军、陶锋、陈建林:《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8期。
[31]胡列曲:《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2]胡水晶:《中国承接IT外包企业进行国际认证动因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5期。
[33]花卉:《西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商贸》2013年第16期。
[34]华迎、孟环宇:《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研究》,《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4期。
[35]黄小玉:《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评析》,《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第6期。
[36]黄烨菁:《跨国服务外包中的知识转移——以软件外包为对象》,《科研管理》2012年第6期。
[37]江小涓主编:《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8]姜宏:《全球价值链下中国软件产业竞争优势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9]课题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国际贸易》2007年第8期。
[40]兰宏、聂鸣:《领导型治理模式GVC下的学习障碍及突破路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9期。
[41]冷昕、张少杰:《“金砖五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情报科学》2014年第6期。
[42]李辰:《金融危机背景下“微笑曲线”再探》,《经营与管理》2010年第9期。
[43]李晖、韩国红:《我国西部地区服务外包格局的拓展与延伸》,《求索》2009年第12期。
[44]李靖华、阮绍平:《我国软件企业外包信任关系的路径演变分析——对杭州的多案例研究》,《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3期。
[45]李军、任旺兵:《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几个关键问题》,《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7期。
[46]李默风:《在华外企战略调整二线城市渐成投资新宠》,《IT时代周刊》2006年第24期。
[47]李青原、王永海:《资产专用性、资产一体化与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7年第2期。
[48]李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民航运输市场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9]栗菲、叶娟、许锐:《城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以宁波和十个试点城市为例》,《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8期。
[50]刘承波:《高等教育在印度软件业发展中的作用》,《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第7期。
[51]刘德军、刘文涛:《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因果影响系数测算》,《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52]刘东明、马非:《微笑曲线与产业升级》,《人民日报》2007年7月6日第9版。
[53]刘光宗、肖洪钧:《中国软件外包企业发展的升级路径研究》,《科技与管理》2011年第1期。
[54]刘林青、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55]刘梅:《BPO你准备好了吗?》,《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年第46期。
[56]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8期。
[57]刘维林、李兰冰、刘玉海:《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6期。
[58]刘英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9期。
[59]刘盈秀、马丽亚、李靖华:《服务外包知识转移的跨文化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11期。
[60]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61]刘志彪、于明超:《从GVC走向NVC:长三角一体化与产业升级》,《学海》2009年第5期。
[62]刘志彪:《国际外包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1期。
[63]卢锋:《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64]卢锋:《软件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芦文娟、傅文利:《国际城市服务外包理论及其发展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66]罗积玉、邢瑛:《经济系统统计分析方法及预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7]罗辑、张其春:《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吕波:《服务外包的兴起与天津建设服务外包基地问题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5期。
[69]马方、王铁山、郭得力等:《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与协同创新研究——以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7期。
[70]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71]彭一峰:《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软件服务外包潮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18期。
[72]秦远建、蔡文娟:《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俘获型价值链突破的路径选择》,《现代商业》2011年第2期。
[73]曲刚、李伯森:《软件外包项目发包方对承接方团队绩效的影响——基于交互记忆系统的行为特征》,《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3期。
[74]曲玲年、沙琦:《构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新常态”》,《国际商报》2015年1月26日第6版。
[75]全立新:《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政策支持的比较和启示——以成都和大连为例》,《对外经贸》2012年第3期。
[76]全立新、董展眉:《长沙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支持》,《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4期。
[77]阙澄宇、郑继忠:《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基于大连市软件外包行业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6期。
[78]茹雪、陈建博、安会芳:《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新经济》2013年第20期。
[79]芮明杰:《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80]商春荣、黄燕:《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向》,《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6期。
[81]邵峰晶、于忠清:《数据挖掘的原理与算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
[82]石洪波、吕亚丽:《因子分析降维对分类性能的影响研究》,《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3]苏昭、吴金舟:《软件服务外包研究综述》,《科技广场》2013年第6期。
[84]孙久龙:《基于生态位的江苏省13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价值工程》2013年第20期。
[85]孙晓琴:《我国服务外包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7期。
[86]汤吉军:《资产专用性、“敲竹杠”与新制度贸易经济学——兼论保护主义的适度合理性》,《经济问题》2010年第8期。
[87]唐德淼:《产业转型视角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10期。
[88]唐晓云:《产业升级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4期。
[89]王德青、朱建平、谢邦昌:《主成分聚类分析有效性的思考》,《统计研究》2012年第11期。
[90]王海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述评》,《经济纵横》2013年第6期。
[91]王宏伟:《一二线城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路径选择》,《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第10期。
[92]王健:《IT和金融软件服务外包引领二线城市投资价值》,《中国高新区》2009年第7期。
[93]王雷、姚洪心:《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科研管理》2014年第6期。
[94]王丽萍、李创、汤兵勇:《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95]王伶俐:《中印服务外包的比较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6]王梅源:《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7]王梅源:《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方式与策略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98]王梅源、文小禹:《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分析与思考》,《当代经济》2013年第19期。
[99]王梅源、郑双怡、熊兰兰:《武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构建与价值提升策略》,《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1期。
[100]王荣艳:《东亚各国(地区)承接生产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8期。
[101]王如镜、孙华灿:《软件产业外包发展模式演进路径分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16期。
[102]王松涛:《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比较研究》,《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
[103]王旭超、罗锐戈、黄海安:《省域IT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吉林省新兴产业发展的视角》,《情报科学》2012年第12期。
[104]王艳秋、金秋颖、杨晓龙等:《空间整合、产业势力、治理模式与集群产业链升级》,《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9期。
[105]王玉燕、林汉川、吕臣:《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技术进步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9期。
[106]王育晓:《全球价值链下我国软件外包产业升级研究》,《商业时代》2011年第9期。
[107]王志刚:《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8]威廉·H.格林:《计量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9]吴竑:《承接服务外包: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10]吴建新、刘德学:《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综述》,《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8期。
[111]吴建新、刘德学:《全球价值链中治理与升级的关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12]吴琳:《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学校,2009年。
[113]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4]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5]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6]武志伟、陈莹:《关系专用性投资、关系质量与合作绩效》,《预测》2008年第5期。
[117]夏幼明、解敏、周雯:《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与评价》,《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18]谢少安、周启红、唐华:《湖北发展国际外包服务的机理分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6期。
[119]谢少安、周启红:《湖北省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前沿》2010年第14期。
[120]谢泗薪、薛求知:《中国企业全球学习的国内攻略——从OEM到OBM的学习链接与战略升级》,《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第3期。
[121]熊茗:《上海软件外包业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22]熊婷燕:《主成分分析与R型因子分析的异同比较》,《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2期。
[123]熊小丽:《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第5期。
[124]熊英、马海燕、刘义胜:《全球价值链、租金来源与解释局限——全球价值链理论新近发展的研究综述》,《管理评论》2010年第12期。
[125]熊永芳、李淑贞:《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北方经济》2008年第7期。
[126]徐建伟、葛岳静、刘璐等:《优势、创新与俘获型价值链突破——以爱尔兰、印度软件产业发展为例》,《经济地理》2010年第2期。
[127]许南、李建军:《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突破对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28]许正中:《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129]闫娅、曹蕊:《基于城市间比较的大连市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年第1期。
[130]杨广青、刘涛、丁茜:《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2年第9期。
[131]杨丽琳:《我国区域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模式探讨——以我国20个服务外包城市雁行模式为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5期。
[132]杨玲丽、丘海雄:《“钻石模型”的理论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3期。
[133]杨稣、邓俊荣:《基于知识互动视角的发展中国家价值链提升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12期。
[134]杨学军、曾国军:《影响服务外包承接地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基于示范城市软件外包企业的问卷调查》,《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20期。
[135]叶洪涛:《基于钻石模型的武汉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36]殷国鹏、杨波:《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承接能力评估模型研究——基于北京的实证调查与分析》,《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37]尹松、周永权、李陶深:《数据聚类方法的研究与分析》,《航空计算技术》2005年第1期。
[138]于娜:《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4年第5期。
[139]于珊珊:《科技创新与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关联弹性研究——基于创新城市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数据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13年第4期。
[140]余建平、胡峰、孙冰锋:《嵌入程度、知识转移与代工企业升级》,《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22期。
[141]俞立平、孙建红:《知识溢出下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综合绩效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6期。
[142]俞荣建、吕福新:《由GVC到GVG:“浙商”企业全球价值体系的自主构建研究——价值权力争夺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143]喻春娇:《武汉市吸引服务外包的竞争力分析——基于武汉市与10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比较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44]袁永友:《服务外包与示范城市差异化发展》,《国际贸易》2009年第9期。
[145]袁永友、朱东红、余敏:《湖北差异化发展服务外包业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7期。
[146]袁永友:《大中城市承接服务外包优势消长与持续发展》,《国际贸易》2012年第4期。
[147]张超:《资产专用性、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基于信息技术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48]张华伦、张振华:《产品内贸易视角下武汉市服务外包的策略研究》,《企业经济》2013年第3期。
[149]张化尧、叶欣园:《基于全球产业链的知识转移阻碍机制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第10期。
[150]张杰、刘志彪:《需求因素与全球价值链形成——兼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封锁型”障碍与突破》,《财贸研究》2007年第6期。
[151]张珉、卓越:《全球价值链治理、升级与本土企业的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152]张向阳、朱有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5期。
[153]张晓涛、李芳芳:《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54]张颖、汪飞燕:《安徽省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及发展路径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10个城市服务外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6期。
[155]赵德海、冯德海:《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商业研究》2009年第5期。
[156]赵枫:《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31期。
[157]赵宏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化兰州产业结构——对兰州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思考与建议》,《甘肃科技纵横》2012年第3期。
[158]赵建刚:《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抉择》,《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期。
[159]赵晶、王根蓓、朱磊:《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方法与聚类方法的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160]赵卫亚、孙津、赵亚茹:《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检验的EViews实现》,《统计与决策》2013年第7期。
[161]赵元笃:《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分析》,《商业时代》2013年第22期。
[162]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COI:《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3]钟田丽、马娜、胡彦斌:《企业创新投入要素与融资结构选择——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会计研究》2014年第4期。
[164]周海炜、姜骞:《IT外包接包企业知识管理对外包成功的影响研究——知识黏滞性的调节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第11期。
[165]周立群、马宝鹏:《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层级分析及对策建议》,《天津经济》2010年第12期。
[166]周晓宏、郭文静:《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异同比较》,《科技和产业》2008年第9期。
[167]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科研管理》2000年第3期。
[168]周毅、吴碧波:《全球价值链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模式及治理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169]周正柱:《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70]朱福林、夏杰长、王晓红:《中国离岸服务外包国家竞争力及促进效应实证研究》,《商业研究》2015年第1期。
[171]朱仁显、李伟、刘会芳:《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与厦门市的路径选择》,《厦门科技》2009年第2期。
[172]朱四明、陈洁、王方华等:《基于要素禀赋和自主创新战略的上海服务外包产业选择》,《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8期。
[173]朱小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74]宗和、湖畔:《武汉软件及服务外包业税收透视》,《税收征纳》2010年第12期。
[175]A.T.Kearney,“Offshoring for Long-term Advantage:The2007AT Kearney Global Services Location Index”,AT Kearney,Inc.,Chicago,2007.
[176]Alan M. Rugman and Joseph R. D’cruz,“The ‘Double Diamo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nadian Experience”.,Vol.33,No.2,1993,pp.17-39.
[177]Amira Khattak,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uth Asian Apparel Firms in Global Value Chains:Governance,Institutions and Upgrading,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Auckland,2013.
[178]Bill McEvily and Alfred Marcus,“Embedded Tie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Vol.26,No.11,2005,pp.1033-1055.
[179]Chang H. Moon,Alan M. Rugman and Alain Verbeke,“A Generalized Double Diamond Approach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 and Singapore”,,Vol.7,No.2,1998,pp.135-150.
[180]Cornelia Staritz,Mike Morris,“Local Embeddedness,Upgrading and skill Development:Global Value Chain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Lesotho’s Apparel Industry”,Working Paper,No.20,2013.
[181]David Hummels,Jun Ishii and Kei-Mu Yi,“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Vol.54,No.1,2001,pp.75-96.
[182]Debmalya Mukherjee,Ajai S. Gaur and Avimanyu Datta,“Creating Value Through Offshore Outsourcing:An Integrative Framework”.,No.19,2013,pp.377-389.
[183]Dong-Sung Cho,“A Dynam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Korea”.,Vol.1,No.1,1994,pp.17-36.
[184]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 eds.,,London:Praeger,1994.
[185]Gary Gereffi,“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Vol.48,No.1,1999,pp.37-70.
[186]Gary Gereffi,John Humphrey and Timothy Sturgeon,“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Vol.12,No.1,2005,pp.78-104.
[187]Gary Gereffi and Karina Fernandez-Stark,Center on Globalization,Governance & Competitiveness(CGGC),Duke University,North Carolina,USA,May31,2011.
[188]Glauco De Vita,Arafet Tekaya,Catherine L. Wang,“Asset Specificity’s Impact on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 Performance:A Disaggregated Analysis by Buyer-supplier Asset Specificity Dimensions”.,Vol.63,No.7,2010,pp.657-666.
[189]L Deborah,“Survey Research:Reliability and Validity”.,Vol.18,No.4,2004,pp.211-212.
[190]Li Guo,Zhonglong Zheng,Jiong Jia et al.,“A Supervised 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 for Face Recognition”.,Vol.8,No.1,2013,pp.189-197.
[191]Hubert Gatignon and Erin Anderson,“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Degree of Control over Foreign Subsidiaries:An Empirical test of a Transaction Cost Explanation”,,No.4,1998,pp.305-336.
[192]Hubert Schmitz,,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4.
[193]Jackia Fenn,Mark Raskino,“Understanding Gartner’s Hype Cycles,2009”,Gartner,Inc. and/or its Affiliates7,2009.
[194]Jens Dibbern,Wayne W. Chin and Armin Heinzl,“The Impact of Human Asset Specificity on the Sourcing of Application Services”,The13th European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Systems:Regensburg(ECIS)paper,2005.
[195]John H. Dunning,“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Vol.33,No.2,1993,pp.7-15.
[196]John Humphrey and Hubert Schmitz,“”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1,IDS Bulletin32.3,2001.
[197]John Humphrey and Hubert Schmitz,.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in Global Value Chains,INEF-Report. Duisburg N/61,2002.
[198]John Humphrey,ILO Working Paper,No.28,2004.
[199]Koen De Backer,Sébastien Miroudot,“Mapping Global Value Chains”,Paper prepared for the Final WIOD Conference: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Globalization,Groningen,The Netherlands,April24-26,2012.
[200]Kogut Bruce,“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 Added Chains”,,Vol.26,No.4,1985,pp.15-28.
[201]Lamminmaki Dawne,“Why do Hotels Outsource?An Investigation Using Asset Specificity”.,Vol.17,No.6,2005,pp.516-528.
[202]Linda V. Ruchala,“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Specialized Assets”.,Vol.79,No.4,1997,p.20.
[203]Manuel Arellano,OUP Catalogue,2003.
[204]Mary Amiti and Shang-Jin Wei,“Demystifying Outsourcing:The Numbers Do not Support the Hype over Job Losses”.,No.12,2004,pp.36-39.
[205]Matthew C. Mahutga,“When Do Value Chains Go Global?A Theory of the Spatialization of Global Value Chains”.,Vol.12,No.1,2012,pp.1-21.
[206]Michael Bradley,Gregg A. Jarrell and Kim E. Han,“On the Existence of an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Theory and Evidence”.,Vol.39,No.3,1984,pp.857-878.
[207]Michael E. Porter,. New York:Free Press,1990.
[208]Namchul Shin,Kenneth L. Kraemer and Jason Dedrick,“Value Captur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Smiling Curve’ Concept”.,Vol.19,No.2,2012,pp.89-107.
[209]Nikolaos Zahariadis,“Assets Specificity and State Subsidi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Vol.45,No.4,2001,pp.603-616.
[210]Oliver E. Williamson,“Credible Commitments:Using Hostages to Support Exchange”.,No.73,1983,pp.519-540.
[211]Oliver E. Williamson,. New York:Free Press,1985.
[212]Oliver E. Williamson,“The Logic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No.4,1988,pp.65-93.
[213]Oliver E. Williamson, In Schnalen,R.,Willing,R.,eds. ,1989,pp.135-182.
[214]Oliver E. Williams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15]Oliver E. Williamson,“The Theory of the Firm as Governance Structure:from Choice to Contract”.,Vol.16,No.3,2002,pp.171-195.
[216]Olivier Cattaneo,Gary Gereffi,S. Miroudot,D. Taglioni,“Joining,Upgrading and being Competitive in Global Value Chains:A Strategic Framework”,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6406,2013.
[217]Paul L. Joskow,“Contract Duration and Relationship-specific Investment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oal Markets”,,No.77,1987,pp.168-185.
[218]Pavida Pananond,“Where Do We go from Here?:Globalizing Subsidiaries Moving up the Value chain”.,Vol.19,No.3,2013,pp.207-219.
[219]Pete Naudéand Francis Buttle,“Assessing Relationship Quality”.,Vol.29,No.4,2000,pp.351-361.
[220]Pierre Hadaya,Luc Cassivi,“Joint Collaborative Planning as a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Strengthen the Chain of IT Value Co-creation”.,Vol.21,No.3,2012,pp.182-200.
[221]Rajesh K. Chandy and Gerard J. Tellis,“Organizing for 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The Overlooked Role of Willingness to Cannibalize”.,Vol.35,No.4,1998,pp.474-487.
[222]Raphael Kaplinsky and Mike Morris,. Prepared for the IDRC,2000.
[223]Robert C. Feenstra and Gordon H. Hanson,“Globalization,Outsourcing,and Wage Inequality”.,Vol.86,No.7,1996,pp.240-245.
[224]Saliola Federica and Antonello Zanfei,“Multinational Firms,Global value Chain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Vol.38,No.2,2009,pp.369-381.
[225]Scott W. O’Leary-Kellyand Robert J. Vokurka,“The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Validity”.,Vol.16,No.4,1998,pp.387-405.
[226]Steven S. Lui,Yin-yee Wong and Weiping Liu,“Asset Specificity roles in Interfirm Cooperation:Reducing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r Increasing Cooperative Behavior?”. ,Vol.62,No.11,2009,pp.1214-1219.
[227]Teresa Shuk-Ching Poon,“Beyond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A Case of Further Upgrading of Taiw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Vol.1,No.1,2004,pp.130-144.
[228]Thomas W. Malone,Joanne Yates and Robert I.Benjamin,“Electronic Markets and Electronic Hierarchies”.,Vol.30,No.6,1987,pp.484-497.
[229]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Vienna,2002:107-116.
[230]Zaheer Akbar and Natarjan Venkatraman,“Relational Governance as An Interorganizational Strategy: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ole of Trust in Economic Exchange”. ,Vol.16,No.5,1995,pp.37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