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comb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is book establish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eautiful Chinese nightlife, and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table cities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Damei Shaanxi and tourist-friendly cities. Through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cal geography, history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the "why is beautiful" in Shaanxi was analyzed, and the "how beautiful - each beautiful - each beautiful"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index system of suitable cities for tourism, and based on this, the image positioning of each city in Shaanxi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how to be more beautiful" was further proposed.(AI翻译)
谭志喜:(著)
谭志喜,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致力于美丽中国、特色村寨、宜游城市等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及以上论文4篇,ISTP、EI会议论文各收录1篇。主持地厅级项止3项,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两项。曾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共青团湖北省委“三下乡”活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湖北省恩施州第七届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长江经济论坛·绿色发展论坛(恩施)二等奖1项、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1项。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谭志喜、孙根年、冯庆:《旅游视角下“美丽中国”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3]陆志远:《旅游业是建设“美丽中国 幸福海南”的重要平台》,《新东方》2013年第1期。
[4]杨亚丽、孙根年:《城市化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时空动态分析》,《经济地理》2013年第7期。
[5]郑新立:《新常态下的旅游业发展机遇》,《中国青年报》2015年第11期。
[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单之蔷、刘晶、李志华:《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2004年版。
[8]李经龙:《中国品牌旅游资源评价及其开发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吴坚、陈国强:《“美丽中国”的特色及思考》,《中国电视》2011年第11期。
[10]周汉民:《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1]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论界》2013年第1期。
[12]万俊人:《美丽中国的哲学智慧与行动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3]王晓广:《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美丽中国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4]李建华、蔡尚伟:《“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及其战略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5]左静:《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新创举》,《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6]刘峰:《以生态文明机制促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8日。
[17]邓玲、严金明、曾刚:《深入推进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选登》,《光明日报》2013年1月23日。
[18]沈满洪:《论美丽中国建设》,《观察与思考》2013年第1期。
[19]丁仲礼、贺铿、卢耀如:《“我心中的美丽中国”座谈会》,《中国科学报》2013年3月4日。
[20]丁仲礼、刘志彪、张全:《美丽中国用什么抚慰我们的乡愁》,《光明日报》2014年3月5日。
[21]张子贤:《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人民日报》2013年4月5日。
[22]甘露、蔡尚伟、程励:《“美丽中国”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建设水平评价——基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比较研究》,《思想战线》2013年4期。
[23]李雪:《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解与思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严法善访谈录》,《经济师》2014年第2期。
[24]蔡书凯、胡应得:《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3期。
[25]张云路、章俊华、李雄:《基于构建“美丽中国”的我国村镇绿地建设重要性思考》,《中国园林》2014年第3期。
[26]李小辉、罗春梅:《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六个维度》,《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7]马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分析——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28]解保军:《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维度》,《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29]Bob Mckercher,“Attributes of Popular Cultural Attractions in Hong Kong”,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 393-407.
[30]Anna Chiesura,“The Role of Urban Parks for the Sustainable Cit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 129-138.
[31]Stephen W.Litvin,“Streetscape Improvements in a Historic Tourist City a Second Visit to King Street,Charleston,South Carolina”,Tourism Management,2005: 421-429.
[32]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3]Douglas G.,“Tourism in Paris: Stud-ies at the Microscal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 77-97.
[34]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
[35]陶伟、戴光全、吴霞:《“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经济地理》2002年第4期。
[36]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
[37]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市规划设计》2007年第1期。
[38]Judd D.R.,“Promoting Tourism in US Cities”,Tourism Management,1995: 175-187.
[39]Brawellb,“Tourism Marketing Images of Indust Rial Citie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201-221.
[40]金卫东:《城市旅游形象浅析》,《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1期。
[41]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旅游学刊》1998年第1期。
[42]崔凤军:《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营销效应研究》,《旅游学刊》2004年第2期。
[43]程金龙:《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44]李娟文、彭红霞、何军:《论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以湖北武汉市为例》,《人文地理》1999年第3期。
[45]周玲强、白鸥、周永广、吕建中:《杭州国际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经济地理》2004年第3期。
[46]徐菲菲、Cu Kai、万旭才、刘沛林:《南京城市旅游形象探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第3期。
[47]马晓龙:《西安城市旅游形象再定位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期。
[48]Parletg,Flet Cher J.,Cooper C.,“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Old Town of Edin Burgh”,Tourism Management,1995: 355-360.
[49]Adam Finn,“The Economic Impact of a Mega-multi-mall,Estimation issues in the Case of West Edmonton Mall”,Tourism Management,1995: 367-373.
[50]Steven C.Deller.,“Recreational Hous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7: 687-705.
[51]Carol M.Eastman,“Tourism in Kenya an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Swahili”,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 172-185.
[52]T.C.Chang.,“Urban Heritage Tourism,the Global-local Nexu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284-305.
[53]Antonio Paolo Russo,“The Vicious Circl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ritage Citie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 165-182.
[54]Hughe S.H.L.“Theatre in London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with Tourism”,Tourism Management,1998: 445-452.
[55]Lukashina N.S.,Marat M.,“Tourism and Environment Aldegrada tion in Sochi,Russia”,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6: 654-666.
[56]Stuart M.M.,Erle T.C.,“Tourism Typology: Observations from Beliz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 675-699.
[57]David Gilbert.,“An Exploratory Examinat ion of Urban Tourism Impact,with Reference to Residents Attitudes,in the Cities of Canterbury and Guildford”,Cities,1997: 343-352.
[58]Tim Snaith,“Residents Opinion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ic city of York,England”,Tourism Management,1999: 595-603.
[59]Tim Coles,“The Emergent Tourism Industry in Eastern Germany a Decade after Unification”,Tourism Management,2003: 217-226.
[60]张文:《审视阳朔旅游的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的调查与比较》,《旅游学刊》2003年第5期。
[61]宣国富、陆林、章锦河、杨效忠:《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第6期。
[62]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城市问题》2005年第2期。
[63]N.Leiper,“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on of Tourism,Tourism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 90-407.
[64]Enright M.J.,Newton J.,“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2004: 777-788.
[65]屈海林、邱汉琴:《香港都市旅游的形象与竞争优势》,《旅游学刊》1996年第1期。
[66]保继刚:《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旅游学刊》2002年第2期。
[67]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旅游学刊》2003年第3期。
[68]郭舒、曹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商业研究》2004年第9期。
[69]董锁成、李雪、张广海、金贤锋:《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探讨》,《旅游学刊》2009年第2期。
[70]傅云新、胡兵、王烨:《中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经济地理》2012年第6期。
[71]王琪延、黄羽翼:《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2期。
[72][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3]董晓峰、杨保军:《宜居城市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3期。
[7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75]任致远:《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4期。
[76]李扬:《“宜居”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词》,《中华建设》2005年第2期。
[77]张文忠、尹卫红、张景秋:《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8]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3期。
[79]顾文选、罗亚蒙:《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第1期。
[80]董晓峰、刘星光、刘理臣:《兰州城市宜居性的参与式评价》,《干旱区地理》2010年第1期。
[81]邓海骏:《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探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1年版。
[82]朱晓清、甄峰:《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9期。
[83]张明斗、王雅莉:《慢城:低碳、宜居城市新模式》,《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3期。
[84]胡小武:《论从“五有”到“五宜”的城市发展理念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85]骆高远:《宜居城市与城市旅游的互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经济地理》2009年第4期。
[86]张红:《对建设宜居宜游城市的几点思考》,《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87]徐万佳:《宜居宜游休闲化是城市功能演化的新方向》,《中国旅游报》2013年第1期。
[88]桂强芳、薛凤旋:《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城市杂志社2007年版。
[89]刘爱莉:《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中国老年报》2013年6月8日。
[90]孙明菲:《滨海旅游城市宜游度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12年。
[91]孙根年、潘潘:《陕西十地市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
[92]王晓峰:《基于TMIS和TGIS比较的陕西旅游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3]李君轶:《基于Internet的陕西国内旅游市场虚拟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4]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年。
[95]宋咏梅:《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测评及显化机制研究:以陕西为例》,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6]向云波、谢炳庚:《“美丽中国”区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统计与决策》2015年第5期。
[97]喻红:《论“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国家新形象与旅游产业建设战略路径》,《旅游论坛》2013年第7期。
[98]万军、李新、吴舜则:《美丽城市内涵与美丽杭州建设战略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第10期。
[99]刘佳奇:《“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与环境保护新审视》,《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2期。
[100]左玉辉:《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1]刘海岩、郝克路:《城市用语新释》(一)(三),《城市》2007年第1期。
[102]何一民:《中国城市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3]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4]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9年第22期。
[105]Mullins,Patrick,“Tourism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 326-342.
[106]黄震方、吴江、侯国林:《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2期。
[107]徐红罡:《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动态模式探讨》,《人文地理》2005年第1期。
[108]陆林、郭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研究》2006年第4期。
[109]麻学锋、孙根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与机制分析》,《旅游学刊》2012年第3期。
[110]马星、汤燕良:《基于人的需求导向下多元化“宜游”城市建设思路探索——以湛江为例》,《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城市规划管理),2012年。
[111]曾珍香、李艳双:《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12]张春泉:《“正能量”:科学术语中的一个“高能”热词——基于认知语义的语域渗透理据分析》,《江汉学术》2013年第6期。
[113]YOYO:《给过劳肌肤休个年假》,《中国科学美容》2008年第12期。
[114]陶继新、胡正明:《书写大写的人——异军突起的济南市历城双语实验学校》,《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9日。
[115]薛致娟:《电视娱乐节目价值观的探析》,《东南传播》2010年第9期。
[116]汪金友:《积聚正能量 抵制负能量》,《学习月刊》2013年第11期。
[117]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8]刘仁胜:《关于生态文明的英文翻译》,http://sl.iciba.com/
viewthread-25-409784-1.shtml.
[119]邱耕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年第3期。
[120]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121]廖才茂:《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当代财经》2004年第9期。
[122]毛明芳:《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123]Reitzes,“Urban Images: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Sociological Inquiry,1983: 314-332.
[124]Gamba,“An efficient Neural Classification Chain of SAR and Optical Urban Imag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1:1535-1553.
[125]Campkin,“Urban Image and Legibility in King's Cross”,London:Advances in Aart,Urban Futures,2004: 63-79.
[126]Chura,“Talking the Talk Part of Job for Urban Marketing Chief”,Advertising Age,2001: 45.
[127]Keller,“Strtegic Brand Management:Building,Measuring&Managing Brand Equity”,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
[128]Whitfield,Paul,“Belfast Visitors'Bureau Goes Direct to Tourist Industry to Develop City Brand”,Marketing(U K),1999: 13.
[129]Lloyd,Brenda,“Wha t's Hot in Atlanta: Denim,Urban Brands”,Daily News Record,2003: 8.
[130]Gellers,Stan,“Urban on Top at off 2 Price Show”,Daily News Record,2003: 12.
[131]Gibson T.A.,“Selling City Living: Urban Branding Campaigns,class Power and the Civic Goo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5: 259-280.
[132]蒋敏芝:《论现代城市的形象构建与传播设计》,《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33]徐根兴:《论城市公关与城市形象》,《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版)1995年第2期。
[134]张鸿雁:《论当代中国城市的整体CI方略导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年第4期。
[135]高文杰、路春艳:《城市特征形象系统(CIS)规划》,《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第6期。
[136]董晓峰:《城市形象研究的兴起》,《兰州城市形象与城建法制研究》1999年第3期。
[137]陈建新、姜海:《试论城市品牌》,《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38]杜青龙、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39]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0期。
[140]吉福林:《论打造城市品牌》,《商业研究》2004年第24期。
[141]李成勋:《城市品牌定位初探》,《市场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142]陈跃兵:《论中国城市品牌的发展》,《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1期。
[143]刘新鑫:《重大事件传播对城市形象的塑造》,《现代传播》2004年第8期。
[144][美]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第三版)》,卢泰宏、吴水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5]叶郎:《旅游离不开美学》,《中国旅游报》1988年1月20日。
[146]章采烈:《论柳宗元的旅游美学观》,《江汉论坛》1992年第2期。
[147]卢善庆:《中国古代旅游美学思想的总体特色》,《上海艺术家》1997年第2期。
[148]沈振剑、杨建华:《中国古代文士名人的旅游美学意蕴探微》,《中州学刊》2010年第2期。
[149]赵士林:《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50]宗白华:《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文艺研究》1982年第2期。
[151]陶济:《景观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52]郑家度:《旅游美学研究》,《财贸研究》1985年第6期。
[153]乔修业:《旅游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4]黄艺农:《略论旅游美学的构建》,《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55]徐缉熙:《旅游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6]章海荣:《旅游美学研究对象辨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57]庄志民:《旅游美学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框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5期。
[158]喻红:《论“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国家新形象与旅游产业建设战略路径》,《旅游论坛》2013年第7期。
[159]谭志喜、孙根年:《“美丽中国”视阈下品牌景区体系建构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60]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年版。
[161]Economic Impact of Travel&Tourism 2015 Annual Update,WTTC,March30,2015.
[162]顾朝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04年第2期。
[163]聂树人编著:《陕西自然地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64]薛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65]王永锋:《三秦绿了!陕西美了!——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综述》,《陕西日报》2014年9月26日。
[166]石高俊:《中国旅游资源分区初探》,《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67]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8]郭莲:《文化的定义与综述》,《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169]张晓虹:《陕西文化区划及其机制分析》,《人文地理》2000年第3期。
[170]张建忠:《中国帝陵文化价值挖掘及旅游利用模式——以关中3陵为例》,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71]陈忠实:《惹眼的秦之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2]周循:《《白鹿原》的关中文化特色探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73]张志英、李继瓒:《陕西种子植物名录》,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
[174]陕西森林编委会:《陕西森林》,中国林业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175]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经济纵横》2013年第11期。
[17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美利坚合众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编写:《英汉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77]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9年第2期。
[178]Malcolm Copper,“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 New Urban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3).
[179]宋家增:《发展都市旅游之我见》,《旅游学刊》1999年第3期。
[180]唐恩富、罗能:《城市旅游刍议》,《市场论坛》2005年第7期。
[181]薛莹:《城市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个理论述评》,《旅游学刊》2004年第2期。
[182]吴承照:《城市旅游的空间单元与空间结构》,《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3期。
[183]张玲:《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化》,《网络财富》2009年第8期。
[184]朱铁臻:《城市圈崛起是城市化与地区发展的新趋势》,《南方经济》2004年第6期。
[185]钟士恩、章锦河、孙晋坤:《基于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综合评价的古镇型旅游目的地差异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研究》2015年第7期。
[186]吴必虎、冯学刚、李咪咪:《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
[187]杨传开、汪宇明,杨牡丹:《中国主要城市旅游功能强度的变化》,《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2期。
[188]徐嘉蕾、李悦铮:《中国首批最佳旅游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对比研究——以大连、杭州、成都为例》,《旅游论坛》2010年第4期。
[189]周玲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1999年第10期。
[190]阎友兵、王忠:《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05期。
[191]朱梅、魏向东:《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1期。
[192]闻飞、王娟:《中国热点旅游城市旅游国际化水平定量评价研究》,《人文地理》2012年第2期。
[193]高舜礼:《“宜居宜游”应无大碍》,《中国旅游报》2011年12月17日。
[194]杨其元:《旅游城市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8年。
[195]张辉:《旅游经济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96]赵永平、徐盈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97]桂强芳、薛凤旋:《中国城市竞争力年鉴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中国城市”杂志社2013年版。
[198]王文瑜:《雷达图定量综合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统育教育》2007年第1期。
[199]刘平、鲁卿:《基于 SWOT分析的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研究》,《管理学报》2006年第4期。
[200]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1]阎成功:《陕西风情》,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02]马耀峰、王冠孝、张佑印等:《古都国内游客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研究——以西安市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9期。
[203]叶永玲:《木桶理论对战略管理的启示》,《自然辨证法研究》2006年第2期。
[204]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旅游学刊》2012年第5期。
[205]李庆国、张乾元:《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06]许阳:《用治污项目支撑环保工作 用环保推进咸阳生态文明》,《咸阳日报》2014年1月8日。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