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st-80s, post-90s and post-00s" youth, due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the fault line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disconnect between family and society, the opposition between self and other, the ratio of creation and risk, and the contrarian of virtual and real, have produced confusion of choice, dislocation of time and space, difficulty of identity and crisis of alienation. Build a harmonious life community linked by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 harmonious family community linked by blood and family affection, a harmonious community community linked by living space, a harmonious workplace community linked by career development, a national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linked by cultural identity, an ecological destiny community linked by life symbiosis,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linked by sovereignty and respect, and a network destiny community linked by shared security, so as to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man and man and society. The harmony of body and mind enables contemporary Chinese youth to get out of the confusion of value, have a sound personality, and live a harmonious life.(AI翻译)
陈绪新:(著)
陈绪新,男,1970年生,安徽六安人。东南大学伦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江苏省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530工程)。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政治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道德哲学、东西方文化及其伦理精神比照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课题近20余项,参与课题近30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社会科学硏究》《中州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80篇,会议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会、议论文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合著5部。学术专著《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二等奖;《资本主义文化悖论的后现代走向与回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入选教育部《高校社科文库》。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罗晓明:《大思想:人格本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余潇枫、张彦:《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宋希仁:《道德观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肖平:《理工科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顾彬:《关于“异”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李伦:《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根法:《德性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李蜀人:《道德王国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樊浩:《文化撞击与文化战略——中西比较文化原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成兵:《当代文化认同的人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昶:《人心目中的历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孙本文:《社会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黄志斌:《绿色和谐管理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晖、彭国梁、江堤主编:《千年论坛——思想无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万中航:《哲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布伯:《人与人》,张健、韦海英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高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洛克:《论宗教宽容——致友人的一封信》,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亨廷顿、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绊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H.T.D.罗斯特:《黄金法则》,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拉彼德、克拉托赫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戴维·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立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狄玉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夏里特:《社群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阿马蒂亚·森:《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王宁、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尼布尔莱:《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派卡·海曼:《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李伦等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艾伦·布坎南:《伦理学、效率和市场》,廖申白、谢大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布坎南:《规则的理由:宪政的政治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隐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韩光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普塞特:《政治人》,张绍宗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麦金太尔:《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万俊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大卫·休谟:《道德原则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大卫·休谟:《人性的断裂》,马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爱弥儿·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重建》,刘榜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位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C.D.布劳德:《五种伦理学理论》,田永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王守昌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伯恩斯等:《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变迁》,周长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佟景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林方主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弗里德里希·尼采:《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程志明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莫里茨·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林克明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艾四林、安仕侗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陈祖楠:《心有他人: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余逸群:《“80后”青年群体特征的解读》,《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于家明:《“90后”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第4期。
祝耸立、闫峰:《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及其社会原因》,《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莫飞平:《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二重性及导引机制探略》,《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2期。
王雯娜:《当代青年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的脱节及其对策》,《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高国希:《道德理论形态:视角与会通》,《哲学动态》2007年第8期。
杨铮铮:《传统“五伦”的现代建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陈绪新:《后金融危机时代必须究诘的几个伦理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
全哲君、张静:《从自我中心主义到他者的伦理认同》,《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万俊人:《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3期。
刘峰:《商谈伦理之维——哈贝马斯的伦理学解决方案及其现实道路》,《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8期。
唐晓燕:《哈贝马斯商谈伦理理论的立场和应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卢风:《现代人为什么不重视美德》,《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2期。
王易、刘致丞:《试析儒家的个人品德养成论》,《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朱金瑞:《提升个人品德应注重的几个关键环节》,《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程立涛:《“社会公德”及其相关概念辨析》,《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赵旭:《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中国商界》2010年第3期。
谢晶莹:《对社会公德建设若干问题的理性透析》,《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
张海辉:《韦伯的职业道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2期。
刘鑫森:《公共精神: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6期。
张健:《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学术界》2011年第4期。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高文兵:《现代性语境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文史哲》2010年第6期。
陈廷:《“还自然之魅”的“生态人”理论重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胡军、蔡学英:《“经济人”与“生态人”的统一》,《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蔡文:《“生态人”:人的发展的生态向度》,《理论界》2010年第8期。
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
何新华:《韦伯命题与东亚资本主义的发展》,《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1期。
左秋明:《论韦伯的新教伦理》,《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孙业成:《谈〈新教伦理〉与儒学》,《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阳勇:《论韦伯“新教伦理”与“和谐社会”》,《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
邢岩:《马克斯·韦伯“天职”思想探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曾凡远:《新教伦理的超越性及其借鉴》,《南方论刊》2007年第11期。
牛庆燕:《和谐社会运作的道德信念启示》,《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吴舒屏:《对宗教的超越——论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社会功能》,《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马君:《论新教伦理中的职业精神》,《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李会军、王罡:《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张审娜:《从路德宗、加尔文教的新教伦理到“入世禁欲主义”的历史、逻辑考察》,《学术论坛》2007年第7期。
林少敏:《价值多元论及其悖论:对自由主义理论前提的一种检讨》,《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李海青:《理想的公共生活如何可能:对“公共理性”的一种政治伦理学阐释》,《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7期。
刘金文、刘然:《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视角:从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王结发:《论公共理性及其生成——一个公民文化的视角》,《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9期。
贺汉魂、廖鸿冰:《人本和谐经济学论纲》,《求索》2008年第1期。
焦君红、孙万国:《从“经济人”走向“生态理性经济人”》,《理论探索》2007年第6期。
吴锋刚:《“东方经济学”构想——竞争与合作共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樊浩:《伦理—经济生态:一种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樊浩:《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资源难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杨春学:《经济人的“再生”:对一种新综合的探讨与辩护》,《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叶航:《利他行为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陈慧雄:《经济人假说的理论机理与利己一致性行为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7期。
齐良书:《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经济评论》2006年第3期。
吕保军:《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经济学家》2006年第5期。
陈美衍:《“经济人”假设与人的有限理性》,《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
陈文科:《超越“经济人”的批判》,《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
刘娟:《“经济人”假设的多角度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5期。
唐晓燕:《哈贝马斯商谈伦理理论的立场和应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吴晓明:《文明的冲突与现代性批判——一个哲学上的考察》,《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高兆明:《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詹世友:《从信用到信任——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
程承坪:《信誉生成机理及其对我国加强信誉建设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
鄯爱红:《儒家诚信道德的现代转化》,《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姜正冬:《论社会诚信》,《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2期。
夏伟东:《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素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万俊人:《信用伦理及其现代解释》,《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董辅礽:《信用是一种交易方式》,《企业文化》2003年第8期。
万俊人:《论道德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王珏:《政府如何帮助企业建立诚信信用》,《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5期。
韩琪:《市场经济要求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国际贸易论坛》2002年第5期。
卢风:《当代中国的诚信危机》,《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盛洪:《信用的基础是制度》,《改革内参》2002年第13期。
刘雪梅:《我国诚信缺失的根源及其对策》,《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解明贵:《信任如金》,《新安晚报》2004年5月4日第15版。
程承坪:《信誉生成机理及其对我国加强信誉建设的启示》,《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
陈潭:《政府信用与政府自觉》,《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道德灵魂》,《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
乔法容、朱金瑞:《论诚信为重点的市场经济道德建设》,《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2期。
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2年第1期。
唐贤秋、张登巧:《〈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
石淑华、李建平:《论现代信用文化建设》,《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
陈文玲:《中美信用制度的比较和建设》,《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2期。
赵士辉:《中国传统诚信观特点及其现代意义》,《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1期。
邓郁松:《借鉴国外经验,构筑信用基础》,《求是》2002年第14期。
李翔海:《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侯庆双:《共生:“为我而存在”的当代阐释》,《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李茂平、彭月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保民间组织的价值诉求》,《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9期。
钟翔:《“和谐共生”:论梭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伦理思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陈祖楠:《心有他人: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张洪民:《浅谈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的因素及对策》,《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第8期。
赵洁:《自我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张曙光:《“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
臧峰宇:《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2月25日。
徐艳玲、李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意蕴的三重维度》,《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3期。
丛占修:《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现实与意蕴》,《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3期。
饶世权、林伯海:《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4期。
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求是》2013年第4期。
杜正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命运共同体思想评述》,《人民公仆》2014年10月刊。
阮宗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
王公龙、韩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四重维度探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学习中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年第1期。
刘娟:《人格尊严及其实现——道德与法的双重考量》,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蔡春:《德性与品格教育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曲丽涛:《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赵颖:《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王婧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角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童华胜:《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Becker,T.E.,Integrity in Organizations:Beyond Honesty and conscientiousness,(23),1998.
Sackett,P.R.and Callahan,C.,Integrity Testing for Personnel Selection:An Update,(42),1989.
Gerald McCool,S.J.,The Theology of John Paul II,In The Thought of John Paul II,Ed.,John McDermott,S.J.,Rome:The Pontical Gregorian University,1993.
Wayne and Schneider,Dianne,Integrity Test-Facts and Unresolved Issues,(49),1989.
Kaptein,Muel,Integrity Management,,Ltd.,1999.
Hans-Georg Gadamer,,2nd revised ed.,English translation revised by Joel Weinshe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New York:Crossroad,1989.
Peter,F.,Drucker,,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3.
Giesch H.,Economic Morality as a Competitive Asset in A Hamlin,H. Ciesch and A. Norton,,Sydney: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1996.
Hegel,,edited by Allen W.Wood,Professor of Philosophy,Cornell University,translated by H.B.Nisbet,Professoer of Modern Languages,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Fellow of Sidney Sussex College,1991.
Manual G.Velasquez,,5th ed.,Prentice Hall,Inc.,a Pearson Education Company,2002.
Peter L. Danner,,In Teaching the Social Economics Way of Thinking: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Ninth World Congress of Social Economics Ed.Edward J.O'Boyle,New York:Edwin Mellen,1999.
Robert A. Sirico,,Australia:The Center for Independent Studies,1993.
Eve M.Caudill and Patrick E.Murphy,Consumer Online Privercy:Legal and Ethical Issues,,19(1),Spring 2000.
James R.Rest,,New York:Praeger,1986.
Korten,,Kumarian Press,West Hartford and Berett-Koehler Publishers,San Francisco,1998.
Alan E.Donant,Science and Ethics,,Theosophical University Press,April/May 2003.
Morris Altman,,New York:M.E.Sharpe,2001.
John Searl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Dallas Willard,,eds.,Barry Smith and David Woodruff,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James E.Alvey,A Short History of Economics As a Moral Science,2,Spring 1999.
Mark W.Hendrickson,ed.,, Hudson,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Inc.,1996.
Daniel Jonah Goldhaben,,New York:Vintage,1997.
Edward J.O'Boyle,,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
James Alvey,A Short History of Economics As a Moral Science, 2,Spring,1999.
F.Schneider and D.H.Enste,Shadow Economies:Size,Causes,Consequences,,2000.
T.R.Tybout,Manufacturing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How Well Do They Do,and Why?38,2000.
Baker,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Benhabib,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
Cohen,J.,For a Democratic Society,in S.Freeman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Dean,J.,Cybersalons and Civil Society: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in Transnational Technoculture,,Vol.13,No.2,243-265,Spring,2001.
Fraser,N.,Honneth,, London:New York,2003.
Gutmann,A.,,in S.Freema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Hrubec,M, in M.Hru-bec(Ed.),Globalni spravedlnost a demokracie Global Justice and Democracy,Prague:Filosofia,2004.
Moon,J.,,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Vol.6,257-274,June,2003.
Rawls,J.,,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Schwartzman,M.,The Completeness of Public Reason,Politics,Philosophy& Economics,Vol.3,No.2,191-220,2004.
Sparks,C.,,in L.Benneth,R.Entman(eds.),Mediated Politics: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Wei Xiaoping,From Principle to Context:Marx versus Nozick and Rawls on Distributive Justice,,Vol.20,Issue 3 July 2008.
Charles Larmore,,in S.Freema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Jurgen Habermas,Religion in the Public Sphere,,Polity Press,14:1,2006.
Frederick Liu and Stephen Macedo,,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April,2005.
Henry S.Richards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Christopher May,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Mega-Machine, 3:2,2000.
Jürgen Habermas,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Media Society:Does Democracy Still Enjoy an Epistemic Dimension?The Impact of Normative Theory on Empirical Research,,Vol.16 Issue 4,Nov.,2006.
Anna Elisabatta,Galeot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Ferber,Marianne A.and Nelson,Julie A.,Introduction:Beyond Economic Man,Ten Years Later,in Ferber,Marianne A.and Nelson,Julie A.,ed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Donna Janet Schroeder,Morality De-Kanted or the Biological Roots of Moral Behavior,,2000.
Shaw,B.and F.R.Post,A Moral Basis for Corporate Philanthropy,,1993,12(10).
Rust,K.G.and W.McKinley,Managerial Ideologies as Rationalizers:How Managerial Ideologies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in Profitability and Downsizing,,2002,3(2).
Darity Jr.,William A.(Ed.),,Vol. 6,Farmington Hills,MI:The Gale Group,2008.
Cogan,J.J.,Morris,P.& Print M.(Eds.),,New York:Routledge Falmer,2002.
Jennifer Welchman,Hume,Callicott,and the Land Ethic,Prospects and Problems,,2009.
Hau-siu,C.I.,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Context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ree Chinese Societies,,2004,(26).
LeClair,M.S.,Fighting Back:The Growth of Alternative Trade,,2003(46).
Pauline Johnson,Romantic and Enlightenment Legacies:Habermas and the Post-Modern Critics,in5,No.1,2006.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