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relevant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special incentive mechanism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China's economy has shifted from a high-speed growth stage to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age,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mode, optimiz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transforming the growth momentum, how the government can better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further enhance China'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by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olicies is a very in-depth study and exploration of a problem. This book is precis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incentive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re-sort out the policy incentive methods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struct the "input-integration-output" analysis framework of government incentives, study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government incentive policie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alyze and verify whether government incentive policies can real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whether they can bring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from the regional level, industry level and enterprise level. On this basis, 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policy system to stimulat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AI翻译)
郑琼洁:(著)
郑琼洁,女,1986年6月生,浙江温州人,管理学博士,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专家,南京市第二批青年文化人才。在《改革》《学习与探索》《中国科技论坛》《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南京市青年文化人才项目“南京市小微文化企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模式研究”,重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我国城市转型研究”、苏中发展研究院课题“苏中地区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及协调”等课题20多项。曾获“孙冶方青年菁英奖学金”、“2012年第二届中浦长三角论坛”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经济学、管理学专场”优秀论文一等奖、“南京市优秀调研成果奖”(2011-2012年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1]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Washington,DC,2004.
[2]Coccia M.,“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R&D Expenditure and National Productivity”,,Vol.29,No.2,2011.
[3]Lee C.Y.,“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ublic R&D Support on Firm R&D: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Multi-country Data”,,Vol.31,No.5-6,2011.
[4]Czarnitzki D.,C. L. Bento,“Evaluation of Public R&D Policies:A Cross Country Comparison”,,No.9,2012.
[5]Wahal S.,McConnell J.J.,“D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xacerbate Managerial Myopia?”,,No.6,No.3,2000.
[6]Schumpeter,J. 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
[7]Chen,Y.,Puttitanun,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Vol.78,No.2,2005.
[8]Comanor W.S.,“Market Structure,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Andustrial Research”,,No.23,1967.
[9]Levin R.C.,Cohen W.M.,Mowery D.C.,“R&D Appropriability Opportunity and Market Structure:New Evidence on the Schumpeterian Hypothesis”,,No.15,1985.
[10]Levin,R.C.,Klevorick,A.K.,Nelson,R.R.,et al.,“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No.3,1987.
[11]Kogut,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Profiting from Operational Flexibility”,,No.27,1985.
[12]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1993.
[13]Kamien Morton L.,Nancy L.Schwarts,“Self-financing of An R&D Project”,,No.6,1978.
[14]Dodgson,,Routledge,1993.
[15]Roy Rothwell,“ Towards the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Vol.11,No.1,1994.
[16]Mansfield E.,“The Speed and Cost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External vs. Internal Technology”,,Vol.34,No.10,1998.
[17]Mulherin,J.H.,Boone,A.L.,“Comparing Acquistitions and Divestitures”,,Vol.6,No.2,2000.
[18]Acs,Z.J.,Audretsch,D.B.,“Innovation,Market Structure,and Firm Size”,,Vol.78,No.6,1987.
[19]Acs,Z.J.,Audretsch,D.B.,“Innovation in Large and Small Firms:An Empirical Analysis”,,Vol.78,No.4,1988.
[20]Scherer,F.M.,“Firm Size,Market Structure,Opportnity,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Vol.55,No.5,1965.
[21]Pavitt,K.,“The Objectives of Technology Policy”,,Vol.14,No.3,1987.
[22]Hansen,B.E.,“Tests for Parameter Instability in Regressions with I(1)Processes”,,No.33,1992.
[23]Huergo,E.,“Sele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y”,,No.50,1982.
[24]Grossman G.,Helpman 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IT Press,Cambridge MA,1991.
[25]Painn,Wakelink,“Export Performance and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No.66,1998.
[26]Luca Berchicci,“Towards an Open R&D System:Internal R&D Investment,Exter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Vol.42,No.1,2013.
[27]Kin D.Y.and Lee Y. S.,“A Study on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Model in Korea”,,Vol.41,No.1,1993.
[28]Helfat,C.E.,“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The Case of R&D”,,No.18,1997.
[29]Canto,J.G.D.,“Gonza’lez,I.S.A Resource-Base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a Firm's R&D Activities”,,Vol.28,1999.
[30]Jian Cheng Guana,Richard C.M. Yamb,Esther P.Y. Tange,Antonio K. W. Laud,“Innovati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Evidence in Beijing”,,Vol.38,No.5,2009.
[31]Katharine Wakelin,“Productivity Growth and R&D Expenditure in UK Manufacturing Firms”,,Vol.30,No.2,2001.
[32]Yeonhee Lee,Sooyoung Kim,Hyejin Lee,“The Impact of Service R&D on the Performance of Korea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Vol.28,No.1-2,2011.
[33]Levin,R.C. Klevorick,A.K.Nelson,R.R.&S.G. Winter,“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D”,,No.3,1987.
[34]Marcea Miozzo,Paul Dewick,“Build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European on Construction”,,No.31,2002.
[35]Lee,P.M.,H.M. O’Neill,“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R&D Investments of U.S. and Japanese Firms:Agency and Stewardship Perspectives”,,Vol.46,No.2,2003.
[36]Frederico Munari,“Does Ownership Affect Innovation: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rivatization Processes on Innovation Activities”,,No.4,2003.
[37]Graves,S.B.,“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R&D in the Computer Industy”,,Vol.31,No.2,1988.
[38]Liddle,B.T.,“Privatizaiton Decis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No.3,1997.
[39]John,E.G.,“Management Commitment to Innovation and Esop Stock Concentration”,,No.15,2000.
[40]Popov Alexander,Peter Roosenhoom,“Does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Spur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Europe”,European Central Bank,WP 1063,2009.
[41]Boone,A. L.,Casares,Field,L.,Karpoff,J.M.,et al.,“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ard Size and Composi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Vol.85,2007.
[42]Smith,Adam,,Edited by Edwin Cannan,London:Methuen,1904.
[43]Schumpeter,J.A.,“The Instability of Capitalism”,,Vol.18,No.4,1986.
[44]Romer,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Vol.98,No.5,1990.
[45]Grossman,G.M.,Helpman,E.,“Trade,Innovation,and Growth”,,Vol.80,No.2,1990.
[46]Aghion,Bolton,“A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Vol.59,No.3,1992.
[47]Marx Karl 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Vol.51,No.1,1867.
[48]Barker,V.L.,Mueller,G.C.,“CEO Characteristics and Firm R&D Spending”,,Vol.48,No.6,2002.
[49]Acs,Z.J.,Audretsch,D.B.,“ Innovation,Market Structure,and Firm Size”,,Vol.78,No.6,1987.
[50]Cohen.,W.M.,Levin,R.C.,“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No.2,1989.
[51]Frenkel A.,Shefer D.,Koschalzky K.,et al.,“Firm Characteristics,Loca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Israeli and German Industrial Firm”,,Vol.35,No.5,2001.
[52]Yangling Wang,“Trade,Human Capital,and Technology Spillover:An Industrial-Level Analysis”,,Vol.15,No.2,2007.
[53]Borensztein E.,Gregorio J.D,Lee J-W.,“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No.45,1998.
[54]Damijan,J.P.,Knell,M.&Majcen,B.Rojec,M.,“The Role of FDI,R&D Accumulation and Trade in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to Transition Countries:Evidence from Firm Panel Data for Eight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to Transition Countries:Evidence from Firm Panel Data for Eight Transition Countries”,,No.27,2003.
[55]Lankhuizen,M.,“Catching Up,Absorption Capability and the Organzation of Human Capital”,JEL Classification,2001.
[56]Kinoshita,Yuko,“R&D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 via FDI:Innov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Vol.349,2000.
[57]Kyung-Nam Kang,Hayoung Park,“Influence of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Start-ups”,,Vol.112,No.1,2011.
[58]Martin,Stephen,John J.Scott,“The Nature of Innovation Market Falure and the Design of Public Support for Private Innovation”,,Vol.29,2000.
[59]Guangzhou Hu,A.,“Ownership,Government R&D,Private R&D,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Vol.29,No.1,2001.
[60]Hewitt-Dundas,N.,Roper,S.,“Output Additionality of Public Support for Innovation:Evidence for Irish Manufacturing Plants”,,Vol.50,No.1,2009.
[61]Lichtenberg,Frank R.,“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Funding on Private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 Re-assessment”,,No.36,1987.
[62]Lichtenberg,Frank R.,“The Private R&D Investment Response to Federal Design and Technical Competitions”,,No.78,1988.
[63]Carpron,H.,Van Pottelsbergue,B.,“Public Support to Business R&D:A Survey and Some New Quantitative Evidence”,OECD Working Paper,1998.
[64]Gorg H.,Strobl E.,“The Effect of R&D Subsidies on Private R&D”,,No.294,2007.
[65]Lundvall,B.A.(Ed.),-,London,1986.
[66]Vytautas Snieskal,Vitalija Venckuviene,“The Rationality for Government Sponsored Venture Capital Funds In Lithuania:Innovation Perspective”,,Vol.17,No.1,2012.
[67]Kaplan,Stromberg,“Financial Contracting Theory Meets the Real World:Evidence from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No.70,2003.
[68]Josh Lerner,Brian Watson,“The Public Venture Capital Challenge:The Australian Case”,,No.1,2008.
[69]Marco Da Rin,Giovanna Nicodano,Alessandro Sembenelli,“Public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Active Venture Capital Markets”,,Vol.90,No.9,2006.
[70]Krists Avots,Rihards Strenga,Anders Paalzow,“Public Venture Capital in Latvia”,,Vol.13,No.1,2013.
[71]Branstetter,L.G.,Fisman,R.,Foley,C.F.,“Do Strong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reas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Empirical Evidence from US Firm-Level Panel Data”,,Vol.121,No.1,2006.
[72]Lai,E.L.C.,“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the Rate of Product Innovation”,,Vol.55,No.1,1998.
[73]Chen,C.J.,Li,Z.,Su,Z.,“Rent-seeking Incentives,Corporate Political Connections,and the Control Structure of Private Firms:Chinese Evidence”,,Vol.17,No.2,2011.
[74]LéGer,A.,“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Mexico:Do They Play a Role?”,,Vol.33,No.11,2005.
[75]Lin,C.,Lin,P.,Song,F.,“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R&D:Evidence from China”,,Vol.93,No.1,2010.
[76]Qiu,L.D.,Yu,H.,“Does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imulate Innovation in the US?”,,Vol.18,No.5,2010.
[77]Schneider,P.H.,“International Trade,Economic Growt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 Panel Data Study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Vol.78,No.2,2005.
[78]Qian,Y.,“Do National Patent Laws Stimulate Domestic Innovation in a Global Patenting Environment?A Gross-country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al Patent Protection,1978-2002”,,Vol.89,No.3,2007.
[79]Parello,C.P.,“A North-South Mode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Skill Accumulation”,,Vol.85,No.1,2008.
[80]Futukawa,Y.,“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novaiton: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Vol.109,No.2,2010.
[81]Spence,A. Michael,“Job Market Signalling”,,Vol.87,No.3,1973.
[82]Poyago Theotoky,J.,“ Equilibrium and Optimal Size of a Research Joint Venture in an Oligopoly with Spillovers”,,Vol.43,1998.
[83]Wang,X.,H.,“Fee Versus Royalty Licensing in a Cournot Duopoly Model”,,Vol.60,2008.
[84]Nasierowski,Arcelus F.J.,“On th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No.37,2003.
[85]Michael Fritsch,“Cooper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Regional R&D Activities”,,Vol.28,No.6,2004.
[86]Hak Yeon Lee,Yong Tae Park,“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R&D Efficiency:DEA Approach”,,Vol.13,No.2,2005.
[87]Seema Sharma,V.J.,“Thomas. Inter-Country R&D Efficiency Analysis: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Vol.76,No.3,2008.
[1]安同良、周绍东、皮建:《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2]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3]白庆华:《产学研合作法律与政策瓶颈问题分析》,《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薄文广、马先标、冼国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分析》,《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1期。
[5]池仁勇、唐根年:《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科研管理》2004年第7期。
[6]陈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陈德球、李思飞、王丛:《政府质量、终极产权与公司现金持有》,《管理世界》2011年第11期。
[8]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陈振明、经纬:《政府工具研究的新进展》,《东南学术》2006年第6期。
[10]陈泽聪、徐钟秀:《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1]陈修德、梁彤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SFPF模型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8期。
[12]陈保根:《经济转型与企业家才能配置的变迁过程》,《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13]陈庆江:《政府科技投入能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经济管理》2017年第2期。
[14]陈晓红、王艳、关勇军:《财务冗余、制度环境与中小企业研发投资》,《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5]程华:《直接资助与税收政策优惠促进企业R&D比较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3期。
[16]杜伟:《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分析》,《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第1期。
[17]杜斌、张治河、李斌:《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动态最优、福利分配与补偿机制——弥合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视角》,《经济管理》2017年第3期。
[18]杜伟、魏勇:《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与政府激励政策安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7期。
[19]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陈劲、王飞绒:《创新政策:多国比较和发展框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冯宗宪、王青、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22]关志民、吴浩、陶瑾、曹忠鹏、杨洁、王帆:《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支持作用与成功因素的探索性研究——基于辽宁省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调查数据》,《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4期。
[23]郭斌:《知识经济下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郭克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25]顾建华、陈辉华、杨军将:《政府引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政府对企业的激励——基于江苏省的统计数据》,《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6期。
[26]葛建新:《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7]黄泰岩、郑江淮:《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2期。
[28]黄庆德、戴强、胡登峰:《基于政府角色定位的我国产学研合作促进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22期。
[29]胡珑瑛等:《大中型大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12期。
[30]胡曙虹、黄丽、杜德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的实践——基于三螺旋和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以硅谷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31]何枫:《经济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期。
[32]何强、陈松:《创新发展、董事创新偏好与研发投入——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33]焦斌龙、冯文荣:《企业家转型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34]陈劲、吴波:《开放式创新下企业开放度与外部关键资源获取》,《科研管理》2012年第3期。
[35]李博、李启航:《经济发展、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3期。
[36]李平、田朔:《出口贸易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水平溢出与垂直溢出——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37]李友梅等:《面向全球科创中心的服务业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38]李伟、余翔、蔡立胜:《政府科技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研发投入》,《科学学研究》2016年第3期。
[39]李永、王砚萍、马宇:《制度约束下政府R&D资助挤出效应与创新效率》,《科研管理》2015年第10期。
[40]李程骅、郑琼洁:《中国服务业发展如何推动城市转型进程——给基于SYS-GMM的实证检验》,《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11期。
[41]李程骅、郑琼洁:《现代服务业创新转型的政策效用:江苏证据》,《改革》2015年第2期。
[42]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影响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12期。
[43]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44]林忠、鞠蕾、孙灵希:《中日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6期。
[45]刘和东:《转轨时期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6]刘和东、梁东黎、耿修林:《技术创新绩效的“南北差异”分析——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为对象的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4期。
[47]刘凤朝、孙玉涛:《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其他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第6期。
[48]刘方:《“十三五”规划研究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9]刘欣、陈飞:《R&D活动与技术市场成交额的相关关系》,《当代经济》2013年第2期。
[50]刘顺忠:《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第1期。
[51]胡明勇、周寄中:《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理论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择》,《科技管理》2001年第1期。
[52]简兆权、刘荣:《财政投入对企业创新的宏观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的案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第8期。
[53]解维敏、唐清泉、陆姗姗:《政府R&D资助、企业R&D支出与自主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2009年第6期。
[54]刘立:《科技政策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5]刘剑雄:《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中国私营企业制度选择和创新》,《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56]刘怡芳、吴国萍:《我国政府R&D补助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当代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
[57]刘伟、刘星:《高管持股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研究——来自2002—2004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0期。
[58]刘楠、杜跃平:《政府补贴方式选择对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1期。
[59]刘穷志:《激励自主创新:公共支出效应与最优规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60]刘穷志:《财政激励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1]刘志阳、施祖留:《我国政府主导型风险投资机理分析——兼论与市场主导型的比较》,《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6期。
[62]吕晓军:《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来自2009—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软科学》2016年第12期。
[63]马宁、官建成:《影响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3期。
[64]聂永有、殷凤等:《科创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5]任海云:《股权结构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5期。
[66]王锐淇、张宗益:《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分析》,《科研管理》2010年第5期。
[67]王任飞:《企业R&D支出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68]王燕妮:《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7期。
[69]王战等:《转型升级的新战略与新对策——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
[70]文芳:《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与公司R&D投资》,《南方经济》2008年第4期。
[71]吴延兵:《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R&D——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
[72]孙诚、冯之浚:《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7期。
[73]孙早、宋炜:《企业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74]魏后凯:《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技术创新能力》,《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
[75]许培源:《贸易结构与贸易溢出的技术创新效应》,《亚太经济》2012年第1期。
[76]夏后学、谭清美:《简政放权与政府补贴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财贸经济》2017年第5期。
[77]肖利平:《政府干预、产学研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3期。
[78]徐伟民:《科技政策与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决策:来自上海的微观实证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79]徐二明、张晗:《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经济管理》2008年第1期。
[80]杨刚:《政府科技研发投入激励机制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81]杨洵、师萍:《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82]杨建君、盛锁:《股权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8期。
[83]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84]闫冰、冯根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6期。
[85]余官胜:《我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组》,《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2期。
[86]余秀江、胡冬生、何新闻等:《我国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10年第8期。
[87]余泳泽:《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0期。
[88]袁建国、后青松、程晨:《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管理世界》2015年第1期。
[89]张同斌、李金凯、周浩:《高技术产业区域知识溢出、协同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财贸研究》2016年第1期。
[90]张龙平、谭园园:《我国产业集聚升级路径及政府作用分析》,《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91]张群、孙志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经济纵横》2013年第6期。
[92]张雅娴、苏竣:《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及其在我国软件产业中的应用》,《科研管理》2001年第4期。
[93]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
[94]周立群、邓路:《企业所有权性质与研发效率——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高技术产业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第4期。
[95]郑慕强:《FDI技术外溢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吸收能力的影响》,《科研管理》2011年第3期。
[96]郑琼洁:《政府科技激励与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行业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南方经济》2014年第2期。
[97]郑琼洁:《基于博弈论的政府激励与技术创新机制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第6期。
[98]郑琼洁:《政府科技激励与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9期。
[99]朱春生、郝群:《寻租与企业家精神》,《南方经济》2005年第5期。
[100]庄子银:《创新、企业家活动配置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01]周经、刘厚俊:《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与我国技术创新——基于199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102]周五七、聂鸣:《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公共政策实践与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7期。
[103]秦雪征、尹志锋、周建波、孔欣欣:《国家科技计划于中小型企业创新:基于匹配模型的分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4期。
[104]盛亚、孙津:《我国区域创新政策比较——基于浙、粤、苏、京、沪五省(市)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6期。
[105]赵菽媛、苏竣:《基于政策工具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06]吴芸:《政府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40个国家1982—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第1期。
[107]史安娜、李兆明、黄永春:《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与政府研发补贴理念转变——基于演化博弈视角》,《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第5期。
[108]赵建强:《中国地方政府科技投入行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09]程华:《直接资助与税收政策优惠促进企业R&D比较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3期。
[110]夏力:《税收优惠能否促进技术创新: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第12期。
[111]夏长杰、尚铁力:《技术创新与税收政策: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112]阎维洁:《浅析企业所得税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0期。
[113]蒋建军、齐建国:《激励企业R&D支出的税收政府效应研究》,《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8期。
[114]张景安:《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5]朱欢:《我国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效果的实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4期。
[116]戚勇、丁刚、魏继鑫:《创业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1期。
[117]隋广军、陈和:《中国创业投资国有模式的缺陷及政策建议》,《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0期。
[118]黄国平、孔欣欣:《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制度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2期。
[119]李后建、张宗益:《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效率——金融市场化的作用》,《科研管理》2014年第12期。
[120]公衍照:《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8期。
[121]曹麒麟、蒋维、吴红军:《创业投资对创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研究数据》,《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22]贺贵才、于永达:《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分析》,《科研管理》2011年第11期。
[123]王华:《更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技术创新吗?》,《经济研究》2011年第S2期。
[124]史安娜、张慧君:《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区域技术创新研究与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25]龚荒:《后发地区创新体系中政府政策工具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4期。
[126]韩霞:《政府采购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财贸经济》2003年第11期。
[127]贾明琪、朱亚宁、辛江龙、刘双双:《技术创新与政府采购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开放性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10期。
[128]叶伟薇、郑锦宜:《激发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25期。
[129]王丛虎:《论我国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30]肖迪、郝云宏、吴波:《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4期。
[131]吴勇、陈通:《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9期。
[132]王雪原、王宏起:《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及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3期。
[133]许庆瑞:《技术创新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4]汪应洛:《充分发挥大学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中国科技论坛》1990年第4期。
[135]柳卸林、简明钰:《如何通过国际兼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京东方的并购与创新》,《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2期。
[136]傅家骥等:《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7]梁琦:《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38]朱新轩等:《上海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综合评价》,《华东科技》1998年第3期。
[139]王大洲、关士续:《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现状分析》,《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4期。
[140]秦宇:《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经济分析》,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1]薛薇:《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国内外实践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
[142]丁重:《政府干预与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理论和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43]胡卫:《研究与开发产出知识品与科技财政的职能定位》,《探索》2004年第1期。
[144]虞晓芬、李正卫、池仁勇、施鸣炜:《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现状与原因》,《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45]何枫、陈荣、何炼成:《SFA模型及其在我国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5期。
[146]管建成、刘顺忠:《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147]时鹏将、许晓雯、蔡虹:《R&D投入产出效率的DEA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期。
[148]周勇、张宗益:《基于SFA模型的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06年第12期。
[149]任胜刚、彭建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系统工程》2007年第2期。
[150]史修松、赵曙东、吴福象:《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151]谢伟、胡玮、夏绍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3期。
[152]唐清泉、卢博科、袁莹翔:《工业行业的资源投入与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大中型工业部门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153]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154]柳卸林、陈璐:《我国工业的R&D与创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155]郭国峰、温军伟、孙保营:《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156]周经、刘厚俊:《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与我国技术创新——基于1998—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157]余官胜:《我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组》,《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58]许培源:《贸易结构与贸易溢出的技术创新效应》,《亚太经济》2012年第1期。
[159]江珂、卢现祥:《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1997—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科研管理》2011年第7期。
[160]周晨:《FDI影响技术创新中间传导环节的实证分析——基于苏州地区1995—2008年的数据》,《管理评论》2011年第3期。
[161]王文治、扈涛:《FDI导致中国制造业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了吗?——基于微观贸易数据的GMM方法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162]余东华、王青:《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软科学》2009年第8期。
[163]樊琦、韩民春:《政府R&D补贴对国家及区域自主创新产出影响绩效研究——基于中国28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第3期。
[164]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1期。
[165]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3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