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财贸经济》2007年第8期。
[2]蔡方、孙文祥:《政府间财力分配:计量模式与优化思路》,《财政研究》2004年第1期。
[3]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4]陈思霞、卢胜峰:《“省直管县”弱化了资源的城市偏向性配置吗?——财政转移支付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5]陈志武:《代议制与市场:划分四类国家——收入机会的政治经济学》,《经济观察报》2006年1月2日第41版。
[6]段国旭:《省以下财政体制导向研究——基于经济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动视角》,《财贸经济》2009年第6期。
[7]冯俏彬:《从政府层级改革中探求政府治理模式的根本改变》,《财政研究》2004年第7期。
[8]付文林:《均等化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行为激励初探》,《财贸经济》2010年第11期。
[9]谷成:《基于财政均等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设计》,《财贸经济》2010年第6期。
[10]顾佳峰:《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收敛性实证研究——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教育与经济》2008年第4期。
[11]胡德仁、刘亮:《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因素分解》,《探索》2007年第1期。
[12]胡德仁:《中国地区间财政均等化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
[13]霍克、丁伟:《我国地方财政收支收敛性检验与实证分析》,《财政研究》2005年第9期。
[14]贾俊雪、高立、秦聪:《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效应与地方税收收入体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6期。
[15]贾俊雪、郭庆旺、宁静:《财政分权、政府治理结构与县级财政解困》,《管理世界》2011年第1期。
[16]贾康、梁季:《中央地方财力分配关系的体制逻辑与表象辨析——客观存在的地区间“横向不均衡”,需要合理的中央、地方间“纵向不均衡”机制加以调节》,《财政研究》2011年第1期。
[17]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18]贾康、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19]贾晓俊、岳希明:《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20]江庆、李光龙:《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县域财政差距——基于安徽省个案的研究》,《财贸研究》2010年第4期。
[21]江庆:《省际间财力差距的地区分解和结构分解》,《统计研究》2009年第6期。
[22]江孝感、魏峰、蒋尚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适度规模控制》,《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23]江依妮、张光:《中国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2期。
[24]姜长云:《县乡财政困难及其对财政支农能力的影响》,《管理世界》2004年第7期。
[25]解垩:《我国财政政策收敛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26]课题组:《财政均衡制度的起源和概述》,《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6期。
[27]课题组:《基于基层财政视角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64期。
[28]李佳明、李佳:《进一步发挥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财政研究》2007年第9期。
[29]李建军、谢欣:《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当代财经》2011年第7期。
[30]李萍:《财政体制简明图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版。
[31]李齐云、刘小勇:《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地区财政差距研究》,《财贸经济》2009年第12期。
[32]李文星、蒋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理论建构》,《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33]李祥云、徐淑丽:《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平衡效应——基于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34]李学军、刘尚希:《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5]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36]刘波、崔鹏鹏:《省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7]刘寒波、龚莉、夏一丹:《中国县域财政能力差距分析》,《财政研究》2006年第5期。
[38]刘京焕、李景友、陈志勇:《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39]刘亮:《既得利益、均等化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因素——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软科学》2011年第3期。
[40]刘亮:《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度量及分解》,《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2期。
[41]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42]刘溶沧、焦国华:《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财贸经济》2002年第6期。
[43]刘尚希:《怎样看待当前的财政体制》,《财政监督》2012年第15期。
[44]刘小勇、丁焕峰:《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收敛性研究——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11年第4期。
[45]卢洪友、陈思霞:《谁从增加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受益——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2年第4期。
[46]卢洪友、贾智莲:《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检验与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省际数据比较》,《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5期。
[47]芦惠、欧向军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经济地理》2013年第6期。
[48]马恩涛:《我国政府间财政能力及其均衡制度研究》,《财贸研究》2007年第1期。
[49]马海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1版。
[50]马栓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51]孟翠莲、胡德仁:《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及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目标定位——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31期。
[52]白志平、胡德仁:《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适度性模型及应用》,《财政研究》2009年第8期。
[53]欧阳华生:《我国分税制的评述:基于地方财力实证分析的结论》,《财贸经济》2007年第5期。
[54]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55]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1版。
[56]平新乔:《中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
[57]乔宝云、王道树:《中国税收收入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涉外税务》2004年第12期。
[58]佘国信、陈秋华:《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区间理论》,《财政研究》1999年第2期。
[59]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60]孙群力:《地方政府规模及其收敛性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61]谭建立:《关于我国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的认识与建议》,《财政研究》2006年第2期。
[62]汤林闽:《有余还是不足?对地方政府财力的再讨论——兼谈“十二五”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63]陶勇:《政府间财力分配与中国地方财政能力的差异》,《税务研究》2010年第4期。
[64]田发、周琛影:《地方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均等化水平考量》,《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6期。
[65]田发:《财政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当代财经》2010年第4期。
[66]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方法和证据》,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67]王爱君:《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探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68]王朝才、冷永生、王彦荣:《县市政府财力自主性与转移支付制度》,《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2期。
[69]王敏:《县级财政收支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70]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71]王雍君:《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的比较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72]王雍君:《中国的财政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体制改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73]王志刚:《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性收敛》,《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74]吴湘玲、邓晓婴:《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地区非均衡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6期。
[75]项中新:《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及其调节的对策建议》,《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1期。
[76]辛波:《从有效政府的角度看我国对税收负担率的合理选择》,《管理世界》2005年第12期。
[77]徐博:《关于分税制下税收返还问题的思考》,《财政研究》2010年第4期。
[78]闫泽滢、李光龙:《中国税收立法权划分对政府间纵向财力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6期。
[79]杨志勇:《1978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变化研究》,《经济纵横》2008年第6期。
[80]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1期。
[81]尹恒、王文斌、沈拓斌:《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82]尹恒、朱虹:《中国县级地区财力缺口与转移支付的均等性》,《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83]尹恒、王丽娟、康琳琳:《中国县级政府间财力差距:1993—2003年》,《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
[84]于淑俐、唐晓波:《我国省际政府间财政能力的差异》,《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85]曾军平:《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平衡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86]张恒龙、秦鹏亮:《政府间转移支付与省际经济收敛》,《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87]赵颖:《转移支付与县域财力的分化》,《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
[88]谢旭人:《国务院关于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运行情况的报告》,http://www.npc.gov.cn/huiyi/ztbg/gwygyxjjbclbzgzqkbg/2012-08/30/content_1735734.htm。
[89]钟晓敏、叶宁:《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1版。
[90]钟晓敏:《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第1版。
[91]周美多、颜学勇:《专项转移支付的政治意蕴——基于中部某县的个案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92]周美多、颜学勇:《转移支付类型对省内县际间财力不均等的贡献——按收入来源进行的基尼系数分解》,《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93]周美多:《省内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省级差别和原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4]张侠、刘小川:《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第2期。
[1]Shah.,“A Fiscal Need Approach to Equalization”,Canadian Pub-lic Policy,Vol.22,No.2,1996,pp.99-115.
[2]Annala,C.and Perez,S.,“Convergence of Public Capital Investment among the United States,1977-1996”,Public Fianace and Management,Vol.1,No.2,2001,pp.214-229.
[3]Annala,C.,“Have States and Local Fiscal Policies Become More A-like?Evidence of Beta Convergence among Fiscal Policy Variables”,Public Finance Review,Vol.31,No.2,2003,pp.144-165.
[4]Antony Brown,“Technical Assistance to Rural Communities:Stopgap or Capacity Building”,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40,No.3,1980,p.121.
[5]Barro,R.J.,and Sala-I-Martin,X.,“Convergence”,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0,No.2,1992a,pp.223-251.
[6]Barro,R.J.and X.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New York:McGraw-Hill,1995.
[7]Barro,R.,“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8,No.5,1990,pp.102-112.
[8]Barro,R.,“Economic Growth in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6,No.2,1991,pp.407-444.
[9]Bert Hoffman and Susana Cordeiro Gurra,Fiscal Disparities in East Asia:How Large and Do They Matter?http://siteresources· worldbank·org/INTEAPDECEN/Resources/Chapter-4·pdf.
[10]Buchanan,J.M.,“Federalism and Fiscal Equ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0,No.4,1950,pp.583-599.
[11]Chernick,Howard,“Fiscal Capacity in New York:the City versus the Region”,National Tax Journal,Vol.51,No.9,1998,pp.1531-1540.
[12]Christopher Lindley,“Changing Policy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of Local legislative Bodie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35,No.11,1975,p.1797.
[13]Engen,E.M.,Jonathan Skinner,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4423.
[14]Fields,G.S.,and Ok,E.A.,“The Measurement of Income Mobility:An Introduction to the Literature”,in Silber,J.(eds),Handbook of Inequality Measuremen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15]Fields,G.S.and G.Yoo,“Falling Labor Income Inequality in Korea’s Economic Growth:Patterns and Underlying Cause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Vol.46,No.2,2000,pp.139-159.
[16]Fields,G.S.,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A New Look at the Developing Worlds,The MIT Press,2001.
[17]Fields,G.S.,Does Income Mobility Equalize Longer-term Incomes?New Measures of an Old Concept,Cornell University,2005.
[18]Gabriel A.,Almond,Bingham Powell,Comparative Politics:A Development Approach,Boston:Little,Brown&Co.,1966.
[19]Guy D.Spiesman,Gary Dean Hulshoff,Sam A1McConnell,Legislative Staff,The Equalizer in state Government,Final Report of the Human Resources Services Staffing Demonstration of the Arizona State Legislature,U.S.1978.
[20]John.F.,“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s in a National Perspective”,Dalhousie Review,Vol.15,No.4,1963,pp.50-60.
[21]John P.Coleman,Local Government Viability,Paper presented at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Conference,Chicago,1975.
[23]James Edwin Kee,Fiscal Decentralization:Theory as Reform·V Congress International del CLAD sober la Reform del Estado y de la Administration Public,Panama,Washington DC:2003.
[24]Kanbur,Ravi and Xiaobo Zhang,“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Ru-ral-Urban or Coast-Inland?An Application to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27,No.4,1999,pp.686-701.
[25]Koenker,R.and Bassett,G.,“Regression Quantiles”,Econometrica,Vol.46,No.1,1978,pp.33-50.
[26]Kanbur,Ravi and Xiaobo Zhang,“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Reform,and Opennes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9,No.1,2005,pp.87-106.
[27]Ladd Helen F.,John Yinger,America’s Ailing Cities,Fiscal Health and the Design of Urban Policy,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28]Landau Daniel,“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Study”,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Vol.49,No.3,1983,pp.789-792.
[29]Landau Daniel,“Gover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n Empirical Study for 1960-1980”,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35,No.1,1986,pp.35-75.
[30]M.Smart,“Equalization and Stabilization”,Canadian Public Policy,Vol.30,No.2,2004,pp.195-208.
[31]Mankiw,Rome and Wei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Economics,Vol.107,No.2,1992,pp.407-437.
[32]Merriman,D.and Skidmore,M.,“Convergence in State Government Monetary Union”,in Mairo,B.and T.Ter-Minassian(eds.),Macroeconomic Dimensions of Public Finance,Routledge,1997.
[33]Montinola,G.,Y.Qian,B.R.Weingast, “Federalism,Chinese Style and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al Success in China”,World Politics,Vol.48,No.10,1995,pp.175-180.
[34]Musgrave,R.A.,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New York,McGraw Hill,1959.
[35]Oates,W.E.,Fiscal Federalis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36]Oaxaca,R.L.,“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 in Urban Labor Market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14,No.3,1973,pp.693-709.
[37]R.Boadway,D.Wildasin,Public Sector Economics,Boston,A:Little Brown Press,1984.
[38]R.Boadway,M.Hayashi, “An Evaluation of the Stabilization Properties of Equalization in Canada”,Canadian Public Policy,Vol.30,No.1,2004,pp.91-109.
[39]R.T.Lenz,“Strategic Capability,A Concept and Framework for Analysi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2,No.4,1980,pp.1225-1234.
[40]Richard W.Tresch,Pbulic Finance,Business Publications,Inc,1981.
[41]Sala-I-Martin,X.,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Working Paper,1995.
[42]Shorrocks,A.F.and D.Slottje,“Approximating Unanimity Orderings:An Application to Lorenz Dominance”,Journal of Economics,Supplement,Vol.77,No.1,2002,pp.91-117.
[43]Shorrocks,A.F.,“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Factor Components,”Econometrica,Vol.50,No.1,1982,pp.193-211.
[44]Shorrocks,Anthony F.,“The Class of Additively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s”,Econometrica,Vol.48,No.3,1980,pp.613-625.
[45]Shorrocks,Anthony F.,“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Population Subgroups”,Econometrica,Vol.52,No.6,1984,pp.1369-1385.
[46]Solow,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y,Vol.70,No.1,1956,pp.65-94.
[47]Tao Zhang,Hengfu Zou,“Fiscal Decentralization,Public Spending,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67,No.2,1998,pp.221-240.
[48]Tiebour C.,“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4,No.5,1956,pp.416-424.
[49]Tsui,K.,“Local Tax System,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and China’s Local Fiscal Dispariti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33,No.1,2005,pp.173-196.
[50]Yin Heng,“Fiscal Disparities and the Equalization Effects of Fiscal Transfer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China”,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9,No.1,2008,pp.8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