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详情

中国奶产业链重构与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乳品工业 供应链管理 研究 中国 鲜乳 产品质量 安全管理 研究 中国

2016-09-01

978-7-5161-8923-8

244

9

扫码阅读

  • 内容简介
  • 书籍目录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业界对中国乳制品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除重新审视乳品产业质量监控体系的缺陷外,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奶产业链的结构缺陷。在以“散养奶农+奶站+乳品加工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链条中,各个经济主体缺乏内在的利益联结,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力的条件下,必然导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大量研究成果认为,通过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可以促进产业链各主体的利益协调,更好地保证产品安全和促进产品品质的提高。基于以上认识,中国的奶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一方面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迅速推进,另一方面乳品加工环节的市场集中度迅速提高,纵向一体化不断推进,生鲜乳的价格形成机制也有所改进。中国的奶产业链重塑正在走一条以乳品加工企业为核心+工商资本养牛的养殖规模化道路。然而,几年过去,实践给业界提出更多的问题:(1)中国的奶产业链重构能够改善产业链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吗?(2)目前,中国出现了养殖小区、家庭牧场、规模牧场、超大规模现代牧场等不同的规模养殖模式。养殖模式不同,关系到中国未来谁养牛、怎么养的问题。那么,考虑质量控制和环境影响,哪种养殖模式的效率更高?或者说,中国未来的规模养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3)在中国目前占主体地位的养殖小区模式中,奶农的安全生产行为是什么状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种集中养殖的模式能够明显改善生鲜乳的质量和品质吗?(4)恢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是中国奶产业链重构的目标之一,那么,当前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是否恢复了?(5)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走基于家庭农场的“合作社纵向一体化”道路,为什么中国与众不同?未来又可能走向何方?上述问题均是中国乳业发展中面临的基本问题,不同的答案可能使中国在乳业未来的发展中面临不同的选择。
本研究围绕以上问题进行,除导论章外,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第二章,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再认识——从产业链主体间关系的视角。本章回顾“三聚氰胺”事件及其影响,提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选择是造成中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理论上讲,解决乳品质量安全问题有三个视角:有效的信号传递、强有力的政府管制以及确保质量安全的正向激励。然而,中国的乳制品质量监管体系不能有效控制安全隐患、没有有效的信号传递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产业链上以邻为壑的竞争行为诱发机会主义行为,造成中国的质量安全机制全面崩塌。本研究认为,除了健全乳品质量监管体系,产业链纵向整合是除政府监管外控制食品质量的另一有效途径。
第三章,中国奶业发展和产业链重构——背景和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奶牛养殖业高速发展,形成了以“乳企+奶站+奶农”为代表的奶产业链组织模式,然而高速增长背景下的奶产业链存在严重的组织缺陷:农户散养模式不能满足质量控制和技术引进的需要;重市场、轻奶源,乳企的野蛮生长以忽视质量为代价;以邻为壑的竞争模式导致产业链上各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养殖规模化和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成为当前中国奶产业链的重构方向。一方面,工商资本涉足奶牛规模养殖;另一方面,乳品加工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此外,为了应对来自国外的乳业竞争,中国的大型乳企“引进来,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展开布局。然而,这样的产业链重组是否能够保障乳业的健康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目前来看既存在共识,也存在许多争议。包括奶牛散养是技术落后和质量隐患的根源吗?规模养殖的主导模式应该是什么?一体化是解决乳品质量安全的唯一方法吗?以合作社还是以乳企为基础实施纵向一体化?业界和学界均有不同的声音。
第四章,产业链重构与纵向关联市场价格传递——奶产业链利益分配改善了吗?“三聚氰胺”事件后,在中国乳业发展政策的引导下,中国奶产业链上养殖环节和乳品加工环节的市场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乳品加工企业与养殖场之间的利益联结也有所改进,然而产业链上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有所改善呢?本章使用2009年以来生鲜乳交售价格和鲜牛奶零售价格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通过考察产业链中是否存在非对称价格传递来观察市场势力对利益分配的影响。向量自回归结果表明,在一个月的传导时滞后,生鲜乳价格上涨(下跌)后会造成鲜牛奶价格的上涨(下跌);而鲜牛奶价格对生鲜乳价格的影响不显著。脉冲响应结果进一步印证了乳品产业链价格非对称传递的存在,一个正向的价格冲击到来,鲜牛奶价格对生鲜乳价格的影响时滞较短,但影响较小且收敛快;生鲜乳价格对鲜牛奶价格的影响则持续而深远。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鲜牛奶价格的下跌很快就会给奶农带来利益损失,鲜牛奶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却迟迟不能被奶农分享,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反应再次被验证。奶农在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第五章,中国乳业产业政策与奶牛养殖模式的嬗变:结构分析与效率评价。由于奶牛散养模式在质量控制和技术引进方面的局限性,中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正如火如荼。目前,养殖小区、家庭牧场、规模牧场、超大规模现代化牧场大量涌现。不同的养殖模式,意味着“谁养牛”(农户还是企业)、“如何养”(更多的资本要素还是更多的劳动要素)的抉择不同,并从根本上对产业链整合的方向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章对各种养殖模式进行优势和劣势分析,然后使用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在考虑环境友好和质量安全的视角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各种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评价,发现家庭牧场的综合效率显著优于规模牧场和养殖小区,是今后需大力支持的奶牛养殖模式。
第六章,养殖小区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奶农的安全生产行为分析。当前,“奶农+养殖小区(合作社)+乳企”在中国很多地方成为主流的奶牛养殖和加工模式,在这一典型的产业链条中,奶农、养殖小区老板、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如各界所期望的那样有所改善?奶农的安全生产行为又是怎样的?哪些因素影响其行为?调研发现,养殖小区式的“集中散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奶农、养殖小区老板及乳企之间的紧张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养殖小区模式下,奶农的受教育年限、原料乳价格水平,奶农对原料乳指标体系的掌握程度,对各种条例规范的了解程度以及政府政策都显著影响了奶农的安全生产行为。政府应进一步改进定价机制,提高奶农的价格满意度;加强对乳业政策特别是质量安全政策的宣传和技术推广,为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提供制度约束和技术保障;同时,应该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外的其他规模养殖模式,特别是为较大规模的散户发展成为家庭牧场提供条件。
第七章,中国奶产业链的解构与重塑——一种发展思路。基于前文研究基础,本章分析了工商企业养牛的多重弊端,认为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不符合资源配置的规律。当前,中国奶牛养殖业增长进入平台期,乳制品产量的增长基本来自国外奶源;乳品质量安全隐患未从根本上消除;而且中国乳企的国际化是原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内,并不完整;中国乳业正在被国内外大工商资本所绑架。从国际经验看,农民养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是普遍的经验。在中国,散养奶农普遍实力弱,技术差,农民的组织化还举步维艰,但是从长远看,政府还是要以极大的耐心培育家庭牧场和培育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合作社,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合作社与乳企形成双边垄断或者合作社延伸产业链到加工领域,与大型乳企形成竞争。
关键词:奶产业链 解构与重建 质量安全 合作社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book include: (1) Analysis of melamine ev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chain subjects. (2)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reality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chain reconstruction. (3) Analyze the benefit distribution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chain based on the benefit transmission model. (4)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dairy farming model considering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5) Analyze the safe production behavior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resh milk of farmers in the breeding community. (6)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shaping of China's dairy industry chain. This book argues that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though "large dairy enterprises +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 cattle breeding" is conducive to quickly solving dairy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and cultivating Chinese enterprises that can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short term, in the long run,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of cooperatives based on family farms is still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aspect, and China should leave mor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dairy industry chain.(AI翻译)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