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identity is the deepest identity, the root of national unity and the soul of national harmony. Identity and prejudice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measure ethnic relations and ethnic relations. "The beauty of each country, the beauty of the people, the beau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y of the world" is the principle of multi-ethnic cultural coexistence, and it is also the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uralistic and integrated patter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book uses the theory of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theory of ethnic relations to describe and summarize the background, form, content, process, motivation, pathway and mode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in Xiangxi and Tujia and Miao, focusing 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prejudice in interaction and its impact on ethnic relations, and provi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ethnic culture,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n Xiangxi.(AI翻译)
李然:(著)
李然(1975— ),汉族,湖北随州人,历史学硕士、法学(民族学专业)博士。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入选人员。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先后主持“当代湘西民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明清以来武陵山区集市体系发展与多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研究”“民族村寨保护、发展与乡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基于武陵山区的调查”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被教育部等部门采纳。
[1](春秋)左丘明:《左传》,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广百宋斋铅印本。
[4](后晋)刘昫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5](晋)常琚撰:《华阳国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
[6](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7]林继钦、龚南金修,袁祖缓纂:《保靖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8]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路振撰:《九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0]苗柴:《苗民考》,载王锡祺编《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8秩第2册。
[11](明)宋濂等修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清光绪长沙龙氏刻本。
[14](清)董鸿勋纂修:《古丈坪厅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铅印本。
[15](清)董鸿勋纂修:《永绥厅志》,宣统元年铅印本。
[16](清)符为霖、(清)吕懋恒修,(清)刘沛纂;(清)谢宝文续修,(清)刘沛续纂:《龙山县志》,光绪四年(1878年)续修刻本。
[17](清)缴继祖修,洪际清纂:《龙山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
[18](清)李瑾纂修,(清)王伯麟续撰修:《永顺县志》,清乾隆五十八年(1745年)刻本。
[19](清)李瑾纂修,王伯麟续撰修:《永顺县志》,清乾隆五十八年(1745年)刻本。
[20](清)林继钦、(清)龚南金修,(清)袁祖缓纂:《保靖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21](清)魏式曾等编,李龙章纂:《永顺县志》,同治抄本。
[22](清)魏源:《圣武记》,古微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刻本。
[23](清)谢明谦等纂:《辰州府志》,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24](清)严如熤编:《苗防备览》,1644年刻本。
[25](清)杨瑞珍纂:《永绥直隶厅志》,同治七年刻本。
[26](清)曾国荃等纂:《湖南通志》,光绪十一年重修刻本。
[27](清)张天如纂修:《永顺府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刻本。
[28](清)朱克敬纂修:《龙山县志》,清同治九年(1870年)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年)续刻。
[29](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30](唐)杜佑:《通典》,岳麓书社1994年版。
[31](唐)樊绰:《蛮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3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34](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35]徐宏祖:《黔游日记》(上),载任可澄编《黔南丛书》第2集,民国。
[36](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37]袁坷校译:《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8]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1]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保靖县民族志》编纂小组:《保靖县民族志》,2007年版。
[3][苏]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彬彬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邓佑玲:《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7]丁世忠:《重庆土家族民俗概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8]董珞:《巴风土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段超:《土家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0]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3]《凤凰县民族志》编写组编:《凤凰县民族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
[14]高永久编:《族群政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古丈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茶乡风情》,州医科教综合服务公司印刷厂2000年版。
[16]古丈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古丈县民族志》,湖南省保靖印刷厂1992年版。
[17]侯钧生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9]湖南省永顺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永顺土家族》,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印刷厂1992年版。
[20]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1]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岳麓书社1991年版。
[22]黄淑娉、龚佩华编:《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金安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关系》,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4]林耀华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李昌俊、彭继宽:《湖南民族关系史》(下),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6]李亦园:《文化的图像:宗教与族群的文化观》(下),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2年版。
[27]列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28]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9]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0]刘黎光编:《传说的湘西》,湘西吉首微小印刷厂1999年版。
[31]刘黎光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卷》,湘西保靖印刷厂1989年版。
[32]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3]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34]马戎编:《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7][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38]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苗族简史编写组编:《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40]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1]彭万廷:《巴楚文化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
[42]彭继宽编:《湖南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精选》,岳麓书社2002年版。
[43]彭勃、彭继宽整理译释:《摆手歌》,岳麓书社1989年版。
[44]彭继宽、彭勃编:《土家族摆手活动史料辑》,岳麓书社2000年版。
[45]全国政协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土家族百年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46]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8]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9]宋蜀华、白振声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孙秋云:《核心与边缘:18世纪汉苗文明的传播与碰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唐明哲、覃柏林:《湘北土家族探秘》,凤凰出版公司1999年版。
[52]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53]谭必友:《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4]土家族简史编写组编:《土家族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5]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56]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7]王承尧、罗午、彭荣德:《土家族土司史录》,岳麓书社1991年版。
[58]吴仕明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9]伍新福:《苗族文化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60]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上),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61]武吉海:《湘西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62]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6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土家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1983年版。
[6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丛书·文化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6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8]湘西自治州统计局编:《湘西统计年鉴2007》,怀化市国瑞印刷厂2008年版。
[69]徐杰舜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0]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1]杨学琛:《清代民族关系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72]余振:《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73]张翅翔:《湖南风物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4]杨昌鑫、杨正存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学校总览》,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刷厂1993年版。
[75]姚本奎:《沅水盘瓠文化游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76]谢世忠:《认同的污名——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变迁》,自立晚报社1987年版。
[77]郑英杰:《文化的化理剖析:湘西民族伦理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78]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9]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土家族简史简志合编》,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63年版。
[80]中国民族年鉴社编:《中国民族民族年鉴2007》,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81]周大鸣编:《中国的族群与族际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2]周明阜、吴晓编:《凝固的文明》,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4]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4集》,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5年版。
[85]朱兴文:《权力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陈心林:《南部方言土家族族群性研究——以武水流域一个土家族社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3]段超:《民族地区之间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以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龙山县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段超:《元至清初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互动探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5]段超:《当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6]段超:《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情况及其对策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7]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8][挪威]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序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9]胡天成:《土家族的白虎崇拜》,《土家学刊》1998年第1期。
[10]胡鸿保、张丽梅:《20世纪早期外国民族学家在华调查对中国民族学建设的影响》,载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编《探讨》2008年第8期
[11]黄骏:《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化与多元文化互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2]何天贞:《松滋市卸甲坪乡土家语地名考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3]蒋小进:《民族文化的多元互动——永顺县苗寨、双凤、儒家三村民俗调查所见所思》,《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14]雷海:《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5]刘莉、谢心宁:《改土归流后的湘西经济与民族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16]隆名骥:《苗族风俗中祖先崇拜》,《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7]马雪峰:《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18]明跃玲:《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的建构——以瓦乡文化变迁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
[19]明越玲:《湘西苗疆边墙与白帝天王崇拜文化》,《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0]潘蛟:《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
[21]那日碧力戈:《族群形式与族群内容反观》,载徐杰舜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彭武一:《明清年间湘西的土家与苗家——兼论土家族苗族历史上的和睦友好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23]杨伟兵:《由糯到籼:对黔东南粮食作物种植与民族生境适应问题的历史考察》,《中国农史》2004年第4期。
[24]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5]王爱英:《变迁之神:白帝天王信仰流变与湘西社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6]王爱英:《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湘西白帝天王信仰的渊源流变》,《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7]谭必友:《苗疆边墙与清代湘西民族事务的深层对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8]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寨政治体系变迁研究》,《民族论坛》2008年第7期。
[29]王希恩:《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
[30]积赞江:《试论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和模式》,《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1]陆群:《试论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2]李甫春:《湘西旅游产业开发与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复兴》,《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33]姚金泉:《试论湘西苗族婚恋自由的相对性》,《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4]许宪隆、沈再新:《共生互补——构建散杂居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中国民族报》2008年第7期。
[35]万建忠:《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6]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7]万明钢、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
[38]高源:《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39]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0]明跃玲:《认同与互动:兼论苗族瓦乡人的族群意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1]黄柏权:《文化资源之争引发的思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2]彭武一:《明清年间湘西的土家与苗家——初论土家族苗族历史上的和睦友好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43][美]郝瑞:《民族、族群和族性》,《中国人类学通讯》1996年第196期。
[44]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5]王平:《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及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2期。
[46]王平:《从族际通婚看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演变》,《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7]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8]向柏松:《土家族白帝天王传说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9]杨成胜:《西部大开发与湖南民族关系》,《求索》2003年第5期。
[50]张正明:《读书·考古·采风》,载中国民族史学会编《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51]郑英杰:《湘西民族团结的伦理基础》,《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2]郑英杰:《湘西文化生态及其影响》,《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53]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4]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Abner Cohe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9.
[2]Allport,Gordon W.,,N.Y.:Doublerday,1958.
[3]Barth,Fredrik,,Prospect Heights:Waveland Press Inc.,1969.
[4]Berry & Tischle, (4ed),Boston:Houghton Miffilin,1978.
[5]Blumer,Herbert,“Industrialization and Race Relations”,in Guy Hunter (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6]Bob Blauner,“Talking Past Each Other:Black and White Languages of Race”,,Vol.10,1992.
[7]Brackette F. Williams,“A Class act,Anthropology and Race to Nation Across Ethnic Terrain”,,Vol.18,1989.
[8]Brewer,M.,“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Vol.86,1979.
[9]Charles Keyes,“Toward a New Formation of Concept of Ethnic Croup”,,Vol.3,1976.
[10]Charles Keyes,“The Dialect of Ethnic Change”,in Charles Keyes(e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11]Clifford Geertz,,London:Fontana Press,1993.
[12]Conner,Walker,“Nation-Building or Nation Destorying ?” ,Vol.24,1972.
[13]Ehrlich,Howard J.,,New York:Wiley,1973.
[14]Frazier,E. Franklin,“Sociological Theory and Race Relations”,,Vol.12,No.3,1947.
[15]Glazer,Natha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6]Glazer,Nathan & Daniel P. Moynihan (ed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7]Glick,P. C.,“A Demographic Picture of Black Families”,in Harriete Pipes McAdoo(ed.),,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81.
[18]Gordon,Milton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9]Gordon,Milt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20]Gordon,Milton M.,“Models of Pluralism:The New American Dilemma”,,Vol.454,1981.
[21]Harding,John,“Stereotypes”,in David L. Sills (ed.),,New York:Macmillan,1968.
[22]Heisle,Martin O.,“Hyphenating Belgium:Changing State and Regime to Cope with Culture Division”,in Joseph V. Montville (ed.),,New York:Lexington Books,1991.
[23]Horowitz,Donald L.,,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24]Hughes,Everett C.& Helen M. Hughes,,Glencoe,Ill.:Free Press,1952.
[25]Jones,James M., (2ed),New York:McGraw-Hill,1996.
[26]Klineberg,Otto,“Prejudice:The Concept”,in David L. Sills (ed.),,New York:Macmillan,Vol.12,1968.
[27]Kaufmann,Eric,“Liberal Ethnicity:Beyond Liberal Nationalism and Minority Right”,,Vol.23,No.6,2000.
[28]Lijphart,Arend,,New Haven,Com: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
[29]Mason,Philip,,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30]Max Weber,“The Ethnic Group”,in Parsons and Shis et al. (eds.),,The Free Press,Vol.1,1961.
[31]McRae,Kenneth D.,,Vol.2:Belgium. Waterloo,Ont.: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1986.
[32]McRae,Kenneth D.,,Waterloo,Ont.: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1983.
[33]Olzak,Susan & Joane Nagel (eds.),,New York:The Academic Press,1986.
[34]Paul R. Bras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1991.
[35]Park,Robert E.,,Glencoe:The Free Press,1950.
[36]Park,Robert E.,“The Concept of Social Distance”,,Vol.8,1924.
[37]Petersen,William,“Concept of Ethnicity”,in Stephen Thernstrom (e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8]Pettigrew,Thomas F.(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0.
[39]Pettigrew,“Prejudice”,in Stephen Thernstorm (e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40]Pierre L. Van den Berghe,,New York:Elsevier,1981.
[41]Roosens,Eugeen E.,,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89.
[42]Shibutani,Tamotsu & Kian M. Kwan,,New York:Macmillan,1965.
[43]Wacker,R. Fred,,Greenwood Press,1983.
[44]Wagley & Harri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8.
[45]Williams,Robin M.,Jr.,,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Hall,1964.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