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左丘明:《左传》,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广百宋斋铅印本。
[4](后晋)刘昫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5](晋)常琚撰:《华阳国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
[6](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7]林继钦、龚南金修,袁祖缓纂:《保靖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8]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路振撰:《九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0]苗柴:《苗民考》,载王锡祺编《小方壶斋舆地丛抄》第8秩第2册。
[11](明)宋濂等修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1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清光绪长沙龙氏刻本。
[14](清)董鸿勋纂修:《古丈坪厅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铅印本。
[15](清)董鸿勋纂修:《永绥厅志》,宣统元年铅印本。
[16](清)符为霖、(清)吕懋恒修,(清)刘沛纂;(清)谢宝文续修,(清)刘沛续纂:《龙山县志》,光绪四年(1878年)续修刻本。
[17](清)缴继祖修,洪际清纂:《龙山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
[18](清)李瑾纂修,(清)王伯麟续撰修:《永顺县志》,清乾隆五十八年(1745年)刻本。
[19](清)李瑾纂修,王伯麟续撰修:《永顺县志》,清乾隆五十八年(1745年)刻本。
[20](清)林继钦、(清)龚南金修,(清)袁祖缓纂:《保靖县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21](清)魏式曾等编,李龙章纂:《永顺县志》,同治抄本。
[22](清)魏源:《圣武记》,古微堂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刻本。
[23](清)谢明谦等纂:《辰州府志》,清乾隆三十年刻本。
[24](清)严如熤编:《苗防备览》,1644年刻本。
[25](清)杨瑞珍纂:《永绥直隶厅志》,同治七年刻本。
[26](清)曾国荃等纂:《湖南通志》,光绪十一年重修刻本。
[27](清)张天如纂修:《永顺府志》,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刻本。
[28](清)朱克敬纂修:《龙山县志》,清同治九年(1870年)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年)续刻。
[29](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30](唐)杜佑:《通典》,岳麓书社1994年版。
[31](唐)樊绰:《蛮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33](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34](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35]徐宏祖:《黔游日记》(上),载任可澄编《黔南丛书》第2集,民国。
[36](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37]袁坷校译:《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8]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1]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保靖县民族志》编纂小组:《保靖县民族志》,2007年版。
[3][苏]勃罗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彬彬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邓佑玲:《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7]丁世忠:《重庆土家族民俗概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8]董珞:《巴风土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段超:《土家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0]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3]《凤凰县民族志》编写组编:《凤凰县民族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版。
[14]高永久编:《族群政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古丈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茶乡风情》,州医科教综合服务公司印刷厂2000年版。
[16]古丈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古丈县民族志》,湖南省保靖印刷厂1992年版。
[17]侯钧生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9]湖南省永顺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永顺土家族》,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印刷厂1992年版。
[20]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1]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岳麓书社1991年版。
[22]黄淑娉、龚佩华编:《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金安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关系》,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4]林耀华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李昌俊、彭继宽:《湖南民族关系史》(下),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6]李亦园:《文化的图像:宗教与族群的文化观》(下),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2年版。
[27]列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28]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29]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0]刘黎光编:《传说的湘西》,湘西吉首微小印刷厂1999年版。
[31]刘黎光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卷》,湘西保靖印刷厂1989年版。
[32]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3]罗康隆:《族际关系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34]马戎编:《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5]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7][美]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38]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苗族简史编写组编:《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40]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1]彭万廷:《巴楚文化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
[42]彭继宽编:《湖南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精选》,岳麓书社2002年版。
[43]彭勃、彭继宽整理译释:《摆手歌》,岳麓书社1989年版。
[44]彭继宽、彭勃编:《土家族摆手活动史料辑》,岳麓书社2000年版。
[45]全国政协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土家族百年实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46]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8]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9]宋蜀华、白振声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孙秋云:《核心与边缘:18世纪汉苗文明的传播与碰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唐明哲、覃柏林:《湘北土家族探秘》,凤凰出版公司1999年版。
[52]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53]谭必友:《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4]土家族简史编写组编:《土家族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5]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56]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7]王承尧、罗午、彭荣德:《土家族土司史录》,岳麓书社1991年版。
[58]吴仕明主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9]伍新福:《苗族文化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60]伍新福:《湖南民族关系史》(上),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61]武吉海:《湘西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62]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6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土家族历史讨论会论文集》,1983年版。
[6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5]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丛书·文化志》,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67]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8]湘西自治州统计局编:《湘西统计年鉴2007》,怀化市国瑞印刷厂2008年版。
[69]徐杰舜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0]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1]杨学琛:《清代民族关系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72]余振:《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73]张翅翔:《湖南风物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4]杨昌鑫、杨正存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学校总览》,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刷厂1993年版。
[75]姚本奎:《沅水盘瓠文化游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76]谢世忠:《认同的污名——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变迁》,自立晚报社1987年版。
[77]郑英杰:《文化的化理剖析:湘西民族伦理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78]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9]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土家族简史简志合编》,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63年版。
[80]中国民族年鉴社编:《中国民族民族年鉴2007》,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81]周大鸣编:《中国的族群与族际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2]周明阜、吴晓编:《凝固的文明》,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4]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4集》,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5年版。
[85]朱兴文:《权力冲突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陈心林:《南部方言土家族族群性研究——以武水流域一个土家族社区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3]段超:《民族地区之间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以湖北省来凤县、湖南省龙山县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段超:《元至清初汉族与土家族文化互动探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5]段超:《当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6]段超:《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情况及其对策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7]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8][挪威]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序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9]胡天成:《土家族的白虎崇拜》,《土家学刊》1998年第1期。
[10]胡鸿保、张丽梅:《20世纪早期外国民族学家在华调查对中国民族学建设的影响》,载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编《探讨》2008年第8期
[11]黄骏:《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文化与多元文化互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2]何天贞:《松滋市卸甲坪乡土家语地名考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3]蒋小进:《民族文化的多元互动——永顺县苗寨、双凤、儒家三村民俗调查所见所思》,《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14]雷海:《对“族群概念”的再认识》,《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5]刘莉、谢心宁:《改土归流后的湘西经济与民族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16]隆名骥:《苗族风俗中祖先崇拜》,《吉首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7]马雪峰:《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18]明跃玲:《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的建构——以瓦乡文化变迁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
[19]明越玲:《湘西苗疆边墙与白帝天王崇拜文化》,《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0]潘蛟:《勃罗姆列伊的民族分类及其关联的问题》,《民族研究》1995年第4期。
[21]那日碧力戈:《族群形式与族群内容反观》,载徐杰舜编《族群与族群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彭武一:《明清年间湘西的土家与苗家——兼论土家族苗族历史上的和睦友好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23]杨伟兵:《由糯到籼:对黔东南粮食作物种植与民族生境适应问题的历史考察》,《中国农史》2004年第4期。
[24]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5]王爱英:《变迁之神:白帝天王信仰流变与湘西社会》,《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6]王爱英:《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湘西白帝天王信仰的渊源流变》,《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7]谭必友:《苗疆边墙与清代湘西民族事务的深层对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8]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寨政治体系变迁研究》,《民族论坛》2008年第7期。
[29]王希恩:《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
[30]积赞江:《试论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和模式》,《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1]陆群:《试论湘西苗族信仰的宗族意识特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2]李甫春:《湘西旅游产业开发与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复兴》,《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33]姚金泉:《试论湘西苗族婚恋自由的相对性》,《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4]许宪隆、沈再新:《共生互补——构建散杂居和谐社会的实践理念》,《中国民族报》2008年第7期。
[35]万建忠:《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6]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37]万明钢、王舟:《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发展及测定与研究方法》,《世界民族》2007年第3期。
[38]高源:《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39]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0]明跃玲:《认同与互动:兼论苗族瓦乡人的族群意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1]黄柏权:《文化资源之争引发的思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2]彭武一:《明清年间湘西的土家与苗家——初论土家族苗族历史上的和睦友好关系》,《吉首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43][美]郝瑞:《民族、族群和族性》,《中国人类学通讯》1996年第196期。
[44]刘思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5]王平:《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及分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2期。
[46]王平:《从族际通婚看武陵地区民族关系的演变》,《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47]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8]向柏松:《土家族白帝天王传说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9]杨成胜:《西部大开发与湖南民族关系》,《求索》2003年第5期。
[50]张正明:《读书·考古·采风》,载中国民族史学会编《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51]郑英杰:《湘西民族团结的伦理基础》,《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2]郑英杰:《湘西文化生态及其影响》,《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53]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4]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Abner Cohe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9.
[2]Allport,Gordon W.,,N.Y.:Doublerday,1958.
[3]Barth,Fredrik,,Prospect Heights:Waveland Press Inc.,1969.
[4]Berry & Tischle, (4ed),Boston:Houghton Miffilin,1978.
[5]Blumer,Herbert,“Industrialization and Race Relations”,in Guy Hunter (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6]Bob Blauner,“Talking Past Each Other:Black and White Languages of Race”,,Vol.10,1992.
[7]Brackette F. Williams,“A Class act,Anthropology and Race to Nation Across Ethnic Terrain”,,Vol.18,1989.
[8]Brewer,M.,“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Vol.86,1979.
[9]Charles Keyes,“Toward a New Formation of Concept of Ethnic Croup”,,Vol.3,1976.
[10]Charles Keyes,“The Dialect of Ethnic Change”,in Charles Keyes(ed.),,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11]Clifford Geertz,,London:Fontana Press,1993.
[12]Conner,Walker,“Nation-Building or Nation Destorying ?” ,Vol.24,1972.
[13]Ehrlich,Howard J.,,New York:Wiley,1973.
[14]Frazier,E. Franklin,“Sociological Theory and Race Relations”,,Vol.12,No.3,1947.
[15]Glazer,Natha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6]Glazer,Nathan & Daniel P. Moynihan (ed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7]Glick,P. C.,“A Demographic Picture of Black Families”,in Harriete Pipes McAdoo(ed.),,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81.
[18]Gordon,Milton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9]Gordon,Milt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20]Gordon,Milton M.,“Models of Pluralism:The New American Dilemma”,,Vol.454,1981.
[21]Harding,John,“Stereotypes”,in David L. Sills (ed.),,New York:Macmillan,1968.
[22]Heisle,Martin O.,“Hyphenating Belgium:Changing State and Regime to Cope with Culture Division”,in Joseph V. Montville (ed.),,New York:Lexington Books,1991.
[23]Horowitz,Donald L.,,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24]Hughes,Everett C.& Helen M. Hughes,,Glencoe,Ill.:Free Press,1952.
[25]Jones,James M., (2ed),New York:McGraw-Hill,1996.
[26]Klineberg,Otto,“Prejudice:The Concept”,in David L. Sills (ed.),,New York:Macmillan,Vol.12,1968.
[27]Kaufmann,Eric,“Liberal Ethnicity:Beyond Liberal Nationalism and Minority Right”,,Vol.23,No.6,2000.
[28]Lijphart,Arend,,New Haven,Com: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
[29]Mason,Philip,,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30]Max Weber,“The Ethnic Group”,in Parsons and Shis et al. (eds.),,The Free Press,Vol.1,1961.
[31]McRae,Kenneth D.,,Vol.2:Belgium. Waterloo,Ont.: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1986.
[32]McRae,Kenneth D.,,Waterloo,Ont.: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1983.
[33]Olzak,Susan & Joane Nagel (eds.),,New York:The Academic Press,1986.
[34]Paul R. Brass,,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1991.
[35]Park,Robert E.,,Glencoe:The Free Press,1950.
[36]Park,Robert E.,“The Concept of Social Distance”,,Vol.8,1924.
[37]Petersen,William,“Concept of Ethnicity”,in Stephen Thernstrom (e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38]Pettigrew,Thomas F.(ed.),,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0.
[39]Pettigrew,“Prejudice”,in Stephen Thernstorm (e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
[40]Pierre L. Van den Berghe,,New York:Elsevier,1981.
[41]Roosens,Eugeen E.,,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89.
[42]Shibutani,Tamotsu & Kian M. Kwan,,New York:Macmillan,1965.
[43]Wacker,R. Fred,,Greenwood Press,1983.
[44]Wagley & Harri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8.
[45]Williams,Robin M.,Jr.,,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Hall,1964.